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5個月寶寶患上中耳炎,竟是因為媽媽一個小小的動作!太不可思議

【六一兒童網導讀】中耳炎不光大人有, 新生寶寶患中耳炎的幾率更高, 嬰幼兒時期, 寶寶中耳結構不堅固, 媽媽抱寶寶的姿勢不對或者給寶寶餵奶時姿勢不恰當, 都會引起中耳炎, 下面我們看看該如何預防寶寶患上中耳炎。

為什麼寶寶會患中耳炎呢?

寶寶中耳炎是小兒常見病之一, 發病率較高, 其原因與小兒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關。 嬰幼兒時期, 不但中耳結構不堅固, 咽鼓管的發育也不完善, 咽鼓管又短又直, 管腔比較寬, 咽鼓管的生理性狹窄處還沒有形成, 管道接近水準位, 這樣, 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開口端就幾乎與鼻底相平。 由於咽鼓管的這一特點, 嬰兒患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的細菌很容易沿著咽鼓管咽口進入中耳, 引起中耳炎症。 由於這一特點, 也使哺乳的嬰兒易患中耳炎, 如在平臥位給嬰兒哺乳時, 尤其是哺喂太多、太急,

發生嗆奶, 可使奶液進入中耳。 此外, 新生兒生下來開始吸氣和啼哭時, 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也可造成只有幾天或一周的新生兒患急性中耳炎。

寶寶患上中耳炎主要是和平時寶寶吃奶的姿勢有關。 由於寶寶耳的發育尚未完善, 咽鼓管較短, 且位置低而平直, 其生理峽部又未形成, 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縮力較弱, 在鼻咽部開口較低, 所以鼻咽部的液體容易流入中耳。 媽媽在餵養母乳的時候通常會選擇橫抱著餵奶或是讓孩子平躺著吃奶, 這樣的姿勢吃奶當寶寶發生溢奶和嗆奶的情況時, 會導致乳汁逆流入鼻咽部, 從咽鼓管進入中耳導致中耳炎。

還由於咽鼓管的開口靠近鼻咽部的增殖體, 而嬰幼兒時期的增殖體較大, , 若本身發生感染, 增殖體可因炎性增大, 使開口於附近的耳咽管, 也很容易受到影響而發生感染、腫脹和堵塞, 導致中耳炎。 除增殖體炎症腫脹累及咽鼓管這個原因外, 增殖體的肥大、鼻咽部的腫瘤、鼻後孔息肉、下鼻甲肥大、鼻咽粘連等疾患都可引起咽鼓管機械性受壓,

發生堵塞, 引起中耳炎;另外, 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確, 當傷風感冒, 鼻堵, 鼻涕多時, 如擤鼻用力過猛, 鼻腔分泌物可被擠入咽鼓管內, 繼而進入中耳腔也可引起中耳炎。

除了以上原因, 寶寶患上中耳炎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1)給寶寶洗澡、洗頭時, 因寶寶不合作導致污水流入耳朵內發生感染;

(2)給寶寶餵奶過急或奶嘴上的孔較大, 使流入口內奶太快或太多, 寶寶來不及吞咽而引起嗆咳, 使乳汁容易進入中耳發生感染;

(3)家長給寶寶挖耳朵, 不小心刺傷了耳內的皮膚粘膜而引起感染。

如何預防寶寶患上中耳炎呢?

首先, 小兒耳部解剖結構尚未發育完善, 其次, 就是小兒本身的生理特點:小兒抵抗力低,

免疫力差, 容易患各種各樣的呼吸道疾病, 這樣也就很容易因呼吸道感染誘發中耳炎;第三, 就是小兒的病理特點的因素, 也是導致好發中耳炎的原因。

預防中耳炎, 正確的餵奶姿勢很重要:

1、搖籃式:將寶寶橫抱在自己的腿上, 寶寶的頭靠在媽媽的手肘內側,媽媽的前臂和手沿著寶寶後背一直伸到寶寶的 眼部,支撐好寶寶的脖子、背部以及腰部。另一隻手可以輕輕的托住乳房,方法寶寶的吸吮。

2、交叉式:相比於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3、側臥式:這個姿勢合適晚上喂乳或是媽媽想要放鬆一下時。媽媽和寶寶都側臥在床上,腹部相對,使寶寶的嘴巴和乳頭保持水準,媽媽的頭部以枕頭承托,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作支撐。

4、橄欖式: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喂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欖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臥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另一隻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寶寶的頭靠在媽媽的手肘內側,媽媽的前臂和手沿著寶寶後背一直伸到寶寶的 眼部,支撐好寶寶的脖子、背部以及腰部。另一隻手可以輕輕的托住乳房,方法寶寶的吸吮。

2、交叉式:相比於搖籃式的姿勢,把寶寶的身體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寶寶吃奶時,嘴的角度會有所變化,更容易吸奶。

3、側臥式:這個姿勢合適晚上喂乳或是媽媽想要放鬆一下時。媽媽和寶寶都側臥在床上,腹部相對,使寶寶的嘴巴和乳頭保持水準,媽媽的頭部以枕頭承托,最好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的背後作支撐。

4、橄欖式:這個哺乳姿勢特別適合剖宮產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在媽媽腹部手術切口。乳房很大、寶寶太小或是喂雙胞胎的媽媽也很適合。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欖球那樣,用手臂夾著寶寶的雙腿放在身體側腋下,寶寶上身呈半坐臥位姿勢正對媽媽胸前,用枕頭適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另一隻手指張開呈“八字形”貼在乳頭、乳暈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