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發“殺胡令”的冉閔是英雄嗎?

西晉時期, 繼八王之亂後, 國力衰弱, 最終被匈奴人滅國。 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趁天下大亂之機大舉侵入中原。 胡人視漢人為豬狗, 稱漢人為“羊”, 不僅大肆殺戮, 還烤而食之。 為避戰亂, 中原人口遷往江南, 無力遷徙的北方漢族, 則命運悲慘。 胡人所到之地, 盡皆屠戮。 “狼煙千里, 十不存二”。

後趙的王室曾經想利用冉閔的威望和兵權來穩定局勢, 並假意許諾時機成熟後擁立冉閔為帝。 冉閔起初信以為真, 但後來無奈地發現趙石氏反復無常, 且欲置自己於死地。 忍無可忍之下, 冉閔決定重回中原漢人的一邊, 盡心竭力消滅胡人, 以完成陳午當年的遺願。 於是, 冉閔頒佈了旨在報復羯胡的著名的“殺胡令”。

第一道“殺胡令”是冉閔在鄴城幽禁後趙皇帝石鑒後頒佈的, 號稱“內外六夷, 敢稱兵器者斬之”, 也就是說: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

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 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 此令一出, 鄴城內的羯族為了保命紛紛外逃, 百裡外的漢人為了殺胡紛紛擁入城中。

第三道命令:所有漢人, 凡是斬一個胡人, 憑人頭加官晉爵。 冉閔親自帶隊, 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 一日之內, 便有數萬胡人被砍頭。

無論男女老幼, 都不能倖免, 屍體被拋在城外, 成為野狗豺狼的晚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