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說說雍正皇帝的三大心腹謀臣

1、鄂爾泰(1677年—1745年), 西林覺羅氏, 字毅庵, 滿洲鑲藍旗人。 康熙朝舉人, 任內務府員外郎, 與田文鏡、李衛並為雍正帝心腹。 鄂爾泰先人投歸清太祖, 為世管佐領。 祖父圖彥突官戶部郎中, 父親鄂拜為國子祭酒。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鄂爾泰二十歲中舉, 即進入仕途。 二十一歲襲佐領世職, 充任侍衛。 鄂爾泰官運的轉機是在雍正繼位之時。 雍正三年(1725年), 被遷移為廣西巡撫, 雍正四年(1726年)調任雲貴總督, 兼轄廣西, 他在雲南實行設置州縣、改土歸流, 加強中央對西南地區的統治。 雍正十三年(1735年), 雍正帝駕崩, 與張廷玉等同受遺命輔政,

擔任總理事務大臣, 歷任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經筵講官, 管翰林院掌院事, 加銜太傅, 國史館、三禮館、玉牒館總裁, 賜號襄勤伯。

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 享年六十六歲。 諡文端, 配享太廟, 入祀京師賢良祠。 乾隆二十年(1755年)被撤出賢良祠。

2、田文鏡 (1662年—1733年), 字抑光, 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 原隸籍漢軍正藍旗, 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 監生出身。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二十二歲的田文鏡出仕縣丞, 升知縣、知州, 曆二十餘年。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官內閣侍讀學士。 雍正帝即位後, 深受寵待。

雍正元年(1723年), 署山西布政使, 次年調任河南布政使, 擢升巡撫。 田文鏡憑藉多年擔任地方官的經驗, 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 以整飭弊政。 清查積欠,

實行耗羨提解;限制紳衿特權, 嚴限交納錢糧;嚴行保甲制度等。 但引起一些官員不滿, 先後受直隸總督李紱、監察禦史謝濟世參劾。 然而雍正帝以其實心任事, 稱之為“模範疆吏”, 任用如故。

雍正五年(1727年), 任為河南總督, 加兵部尚書銜。 雍正六年(1728年), 任河南山東總督。 雍正七年(1729年), 加太子太保。 雍正八年(1730年), 兼北河總督。 河南水災, 田文鏡隱匿不報, 雍正帝仍予包容。 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 享年七十二歲, 諡端肅。

3、李衛(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 字又玠, 江南銅山(今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李寨)人, 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李衛捐資員外郎, 隨後入朝為官, 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深受雍正皇帝賞識, 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

為官清廉, 不畏權貴, 不論所任何職, 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 深受百姓愛戴。 李衛於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 年五十一, 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 諡敏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