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手機裡養一隻蛙,卻認識了一個隱藏的自己

最近幾天, 大家肯定都注意到了“旅行青蛙”(旅かえる)這款風靡朋友圈的遊戲。 很多執著於“跳一跳”、“戀與製作人”的玩家, 紛紛被這只看不出性別也不會說話的“蛙崽”俘獲, 在遊戲裡扮演著一名辛勤割草換便當、抽獎券的“老父親”、“老母親”, 等待著遠行的蛙回家或寄來明信片, 期待著崽會交到新朋友。

佛系、可愛、平靜、治癒……這些是玩家們用來形容“旅行青蛙”的高頻詞。 這些形容詞也暗示了“旅行青蛙”火爆朋友圈的原因——操作簡單、不費時間、青蛙畫風簡單可愛、在遊戲中體會父母心態……然而這些理由總感覺意猶未盡。

收拾行李的蛙

“旅行青蛙”的製作公司Hit-Point在前幾年也出了一款類似的放置類遊戲“貓咪庭院”, 玩家只需要在庭院裡放置野貓喜歡的物品等待野貓前來, 同樣操作簡單畫風可愛, 但是其熱度與“青蛙”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此外, “青蛙”玩家們的平靜治癒感究竟來自於哪裡?是在於父母角色互換的過程中獲得的嗎?遊戲中與“蛙崽”的互動的樂趣是個人情感代入的結果嗎?遊戲的大規模風行是否有社會集體心理動因?

帶著這些問題, 我們找了四個在玩“旅行青蛙”的朋友, 請他們聊聊養蛙心情。 養蛙的第一步是要給蛙崽取名字, “取名”行為本身就蘊含個人對自己遊戲身份的預設和期待, 或許是接近玩家潛意識的途徑之一, 於是“你給你的蛙崽起了什麼名字”, 成為我們打開話匣子的第一個問題。 在跟玩家們的交流中, 我們也看到了這一隻小小的蛙崽背後, 令我們最感治癒的, 是我們透過這只小小的蛙看到不斷被深入認識的另一個自己。 即使只是一款虛擬遊戲, 我們卻在打開手機的那幾分鐘裡,

透過跟蛙的相處, 毫無壓力地感受著自己的情緒, 難得地擁有跟自我相處的時間。

撰文 | 萬齋

佛系玩家

“我沒有治癒感”

飼養人:小A

蛙崽姓名:大佬

我的蛙兒子叫“大佬”, 取這個名字沒什麼特別的意義, 就是好玩, 覺得有這樣生活的蛙挺大佬的。

兒子的生活很酷, 一個人旅行, 一吃吃幾個小時也吃不胖、勤寫日記、經常看書, 這樣的習慣挺好的。 我不會拿蛙和自己對比, 單純欣賞這樣的蛙兒子, 帶著被萌到的心情——一隻蛙誒!寫日記啊!還看書!

我養蛙是跟風, 其實我很早就知道這個遊戲了, 但是因為看不懂日文, 玩了幾分鐘就卸載了。 後來再下載純粹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玩, 而且網上除了很詳細的翻譯和攻略。

但關鍵是這個遊戲不怎麼占時間, 你再急兒子也不會回來(微笑)。

我管自己叫“操心的老母親”, 因為好玩。 網上有很多表情包。 蛙兒子在我心裡沒什麼地位, 它很乖很萌, 我會體會到一丟丟當媽的心態, 比如我蛙兒子看完書就出去了, 還不回來, 我當時就想:好好在家待著不好嗎!但感受也僅此而已了。

遊戲是遊戲, 生活感情是另一回事。

我不會看攻略, 因為我懶……不擔心蛙有沒有朋友, 也不追求收到更好的明信片, 我個人玩遊戲沒有體會到治癒感。

看書的蛙

小A是很典型的“佛系玩家”, 一切隨緣。 這種玩家不在少數, 他們玩遊戲帶著極弱的目的性,同時情感代入性極低。虛擬和現實在這些玩家心中自動區分開,在遊戲中體會到現實中的情感成分時,他們不排斥也不浸入。

小A說她在遊戲中體會不到治癒感,這與她情感低程度代入直接相關。她玩遊戲的樂趣來源於青蛙擬人的新鮮設定,來源於互聯網互相調侃交流的有趣開心。遊戲對於這類玩家而言是一種短暫的附屬,除了好玩以外,遊戲不會帶來更多的價值。

低情感投入玩家

“我避免自我代入”

飼養人:小B

蛙崽姓名:旺財

我的崽叫“旺財”,因為我一直想養寵物,名字早就想好了,就叫“旺財”。我平時管青蛙叫“崽”,這是我們那邊的方言,指代小孩或者寵物。我不喜歡管自己叫媽媽,這種稱呼太正式,我喜歡“老母親”,因為它帶有泥土的氣息,很接地氣。“老母親”這種說法在網路上流傳很久了,像什麼“流下老母親的淚水”。

雖然我叫青蛙“我的崽”,但是我只是把它當寵物,我會避免自我代入,玩遊戲不會代入母親心理,也不把它當兒子看。我不喜歡養孩子,但養蛙很輕鬆,不耗時間。每次收到的明信片不一樣就會很開心,和一起在玩的室友分享。

我很排斥虛擬情感,比如戀與製作人(一款戀愛養成遊戲),比如網戀,只接受虛擬寵物。

旺財寄回的明信片

小B雖然說自己會避免代入自我,但是她在玩遊戲的時候已經無意識地代入自己。相較於小A這樣零情感代入的玩家,小B的情感代入程度稍高一些。這個遊戲會吸引她,除了遊戲不占時間、設定新鮮之外,還因為遊戲裡擁有這些她熟知的元素。但是她在遊戲裡不會體會到更多,也沒有很明確的治癒感,說到底這只是一個遊戲,只是用於打發時間,沒有跟小B的生活發生太多連接。

角色代入玩家

“我體會到當‘老母親’有趣的一面”

飼養人:小C

蛙崽姓名:LX之蛙

給蛙起名沒花多少時間,當時沒把自己當母親,就給它起了“LX之蛙”這個名字(LX是小C的網名)。但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慎重起名,因為叫它LX之蛙太不尊重它了哈哈哈哈哈。

我喜歡這個遊戲的弱目的性,不像其他遊戲要得分,要養卡,養蛙每天要費的精力很少,獲得滿足感很容易。我不會去查攻略,這樣就破壞了遊戲的弱目的性。收到明信片我就很開心這款遊戲讓我感到治癒,就像畫畫、寫字一樣,獲得一種內心的平靜。

我發朋友圈會說“你媽……”,生活中我媽有時會這麼說“你是不是以為你媽好脾氣。”我有當老母親的感覺,但是用老母親指代自己怪怪的。我收到明信片會對比蛙和朋友的關係,兒子和誰關係好真是太好猜了。

我覺得‘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形容操心的程度,在外面和誰玩啦,有沒有交到好朋友,什麼時候給我寄照片,總在期待和盼望;另一方面是,擁有這種心態的往往都是孩子長大在外的媽媽,符合年齡老的特徵。

玩遊戲的時候會讓我想起我媽媽,但是這不算角色互動體驗。因為我只感受到當‘老母親’有趣的一面,當媽的辛苦和操勞在遊戲中我完全不用體會。養蛙撫慰了家庭關係帶給我的煩惱。

外出旅行的蛙

與前兩位元訪談物件不同,小C對遊戲有更多的思考。小C討論心理問題時經常會討論“缺失”。小C強調弱目的性,影射她目前正處在複雜、變化多端的情境之中,她有些厭倦高效能驅動的社會,需要簡單的、低效能意義的活動來平復內心的焦躁。低效能意味著低評判,意味著從複雜的社會中短暫地釋放和解脫。(事實也正是如此,小C正面臨招聘季極大的不確定性和壓力)

對於“旅行青蛙”,小C有較高的情感代入程度。她很注重與遊戲相關的親子關係的思考,養蛙也給她提供了一種替代性滿足——與蛙和諧的親子關係舒緩了家庭緊張關係壓力。

透過遊戲改進現實的玩家

“我在尋找歸屬”

飼養人:小D

蛙崽姓名:Kido

我的青蛙叫“Kido”,這是“kid”一詞的日語發音。起這個名字是受網路語境影響,我想玩遊戲是因為看到網路上以老母親口吻擔心蛙社交恐懼的調侃圖,蛙在我眼裡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所以起名“Kido”。

我不覺得我在養兒子,我更像在幫一個蛙崽找朋友。我的蛙得到了“獨自旅行”的稱號,我看著不舒服,我想讓它在旅途中遇到很多很多朋友。我會看攻略,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歐氣十足的明信片。(歐氣,指運氣好,歐氣足的明信片指有很多朋友在場的明信片)

我不會叫自己“老母親”,我沒什麼代稱,會叫蛙“我的蛙”。我玩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幫蛙找朋友,然後跟其他養蛙的人分享。我很喜歡看網路上跟蛙有關的段子和插圖,有很多人在跟我做一樣的事情,我很開心。

最開始蛙經常獨自旅行,故被調侃有社交恐懼

在小D心裡,“旅行青蛙”是一款幫蛙崽找朋友的遊戲。小D分享遊戲動態時都會提及青蛙找朋友,她會看攻略,研究如何搭配旅行行李能讓青蛙交到更多的朋友。她想讓青蛙走遍遊戲世界,得到和朋友濟濟一堂的明信片。蛙在寫東西的時候,她解讀為在給朋友寫信。看著蛙崽不再自己一個人旅行,慢慢地有更多的朋友,小D感到很開心。

小D不會叫自己“老母親”,也不叫青蛙“蛙兒子”,而是叫它“我的蛙”。她在儘量弱化遊戲中的親子關係成分,雖然她也喜歡看關於“老母親”的調侃,但是她自己不會這麼說,親子元素會讓她想到沉重的事情。小D還喜歡看網路上的關於青蛙的插畫和段子,也喜歡和朋友討論自己的蛙,這讓她找到一種微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我的蛙”不同於“某某之蛙”,它暗示了某種與自我更緊密的聯繫。小D認為需要幫助的青蛙,也許正是一個需要幫助的自我,她擔憂青蛙的社交恐懼也許實際在擔憂的,是自己。青蛙讓她與網路上其他正在養蛙的人聯繫起來,以遊戲這種輕鬆的方式去尋找自己與世界的歸屬。

青年心態萬花筒

你玩的遊戲裡,藏著你自己

養青蛙的玩家很多,不養青蛙的人也很多。遊戲的有趣和治癒只有特定的人才能體會。喜歡目的性強或者競技性強遊戲的人,一般會覺得“旅行青蛙”相當無聊。“旅行青蛙”的目標玩家,是一群追求不用花時間、不必負多餘責任的輕鬆感的人,他們追求弱目的性的消遣,以逃脫繁重社會生活的壓力。

前文四個簡短的訪談涉及了四種玩家類型,情感代入程度由淺到深。代入淺的玩家止於有趣,而代入深的玩家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治癒感。不過這並不能概括所有的青蛙遊戲玩家。有玩家雖然在遊戲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卻在與遊戲有關的討論和二次創作中獲得快樂。網路討論提供了微弱但自由的人際連結,身在其中的人們不用承擔會帶來壓力的責任,卻能得到認同的慰藉。有網路作者談自己的創作時說到,她畫畫最開心的事,是影響一大批人跟她“一起掉進坑裡”(意為喜歡上同樣的事物)。

從問世到流行,“旅行青蛙”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於中國玩家來說,它是有接觸障礙的——全篇都是日文,沒有正式的中文版,玩家們憑藉著“愛”,讓遊戲登上了手機遊戲下載排行榜的第一名。

對比中日遊戲下載排行榜,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是中國手游“荒野行動”,“旅行青蛙”排名並不靠前。網友們調侃,中日友好靠遊戲。

短時間內獲得如此大規模的關注和討論的遊戲,必然因其設計契合社會集體心理。結合四個訪談物件的分析,不難看出,“旅行青蛙”是一隻當代中國青年心態萬花筒。

前文四個訪談對象都是離家在外、孤身在大城市的年輕人。隨著社會發展,類似這樣的“空巢青年”數量在中國越來越龐大,此類青年也是“旅行青蛙”玩家的主力軍,他們能從遊戲中感受到“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心情,並熱衷在社交媒體上衍生出諸多話題。

不同人的遊戲體驗不同,由此拼合出一個遊戲青年萬花筒——有人只感受到有趣,有人感受到治癒;有人因為青蛙簡單的操作模式短暫逃離了緊張的生活,有人因為和青蛙和諧的關係緩解了人際關係壓力,有人因為玩遊戲和別的玩家建立聯繫,獲得認同和歸屬感……

《遊戲的人》

作者: [荷] 約翰·赫伊津哈

譯者: 何道寬

版本: 花城出版社 2007年9月

由此可見,真正被遊戲俘獲的玩家,最喜歡的是遊戲的治癒感。那麼回到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遊戲的治癒感究竟來自於哪裡?不玩遊戲的人猜測,治癒是否與遊戲中親子關係互換體驗有關,或者與人類照顧他人的天性有關?

崽,阿媽阿爸今天割了好幾茬三葉草,終於能幫你換你最愛吃的餅和頭巾。對不起崽今天抽獎又只抽到安慰獎,阿媽阿爸會努力為你抽更好的獎品,去見更多的朋友。明信片我們收到了,好開心,田鼠姐姐在跟你說什麼?崽外面冷,晚上記得帶頭巾,不著急回來,記得給我們寄明信片就好。外面有更大的世界等待你去遊歷,阿爸阿媽永遠在家裡等你。

其實,治癒並不直接來源於扮演青蛙的“老父親”“老母親”,也不直接來源於照顧天性作用。照顧青蛙只是一種形式,遊戲的治癒感源於它緩解了真實生活中的壓力和焦躁,獲得了某種替代性滿足。家庭關係緊張的人看到和諧的親子關係,社交障礙的人看到青蛙的朋友遍天下,尋求歸屬的在和其他玩家的交流中獲得歸屬,所以說“你玩的遊戲裡,藏著你自己”。

不像戀愛養成遊戲那樣提供虛擬的情感替代體驗,從而直接提供滿足,“旅行青蛙”是通過間接互補的方式提供替代滿足。玩家們也都明白,遊戲僅僅是遊戲,無論我們如何通過它體會“育兒焦慮”,它只能給我們帶有有趣的片面感受;無論我們如何在遊戲中獲得滿足,養蛙並不能幫我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但正是這種間接的緩衝感,給我們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提供了一種貼近自我的慰藉。

所以即使只是一款虛擬遊戲,我們卻在打開手機的那幾分鐘裡,透過跟蛙的相處,毫無壓力地感受著自己的情緒,難得地擁有跟自我相處的時間。也正是如此,我們仍然需要這樣的“安慰劑”,就像不著邊際的“遠方理想”一樣,遊戲在以一種不那麼直接的方式撫慰現代人的心理。

你養蛙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養蛙心情。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他們玩遊戲帶著極弱的目的性,同時情感代入性極低。虛擬和現實在這些玩家心中自動區分開,在遊戲中體會到現實中的情感成分時,他們不排斥也不浸入。

小A說她在遊戲中體會不到治癒感,這與她情感低程度代入直接相關。她玩遊戲的樂趣來源於青蛙擬人的新鮮設定,來源於互聯網互相調侃交流的有趣開心。遊戲對於這類玩家而言是一種短暫的附屬,除了好玩以外,遊戲不會帶來更多的價值。

低情感投入玩家

“我避免自我代入”

飼養人:小B

蛙崽姓名:旺財

我的崽叫“旺財”,因為我一直想養寵物,名字早就想好了,就叫“旺財”。我平時管青蛙叫“崽”,這是我們那邊的方言,指代小孩或者寵物。我不喜歡管自己叫媽媽,這種稱呼太正式,我喜歡“老母親”,因為它帶有泥土的氣息,很接地氣。“老母親”這種說法在網路上流傳很久了,像什麼“流下老母親的淚水”。

雖然我叫青蛙“我的崽”,但是我只是把它當寵物,我會避免自我代入,玩遊戲不會代入母親心理,也不把它當兒子看。我不喜歡養孩子,但養蛙很輕鬆,不耗時間。每次收到的明信片不一樣就會很開心,和一起在玩的室友分享。

我很排斥虛擬情感,比如戀與製作人(一款戀愛養成遊戲),比如網戀,只接受虛擬寵物。

旺財寄回的明信片

小B雖然說自己會避免代入自我,但是她在玩遊戲的時候已經無意識地代入自己。相較於小A這樣零情感代入的玩家,小B的情感代入程度稍高一些。這個遊戲會吸引她,除了遊戲不占時間、設定新鮮之外,還因為遊戲裡擁有這些她熟知的元素。但是她在遊戲裡不會體會到更多,也沒有很明確的治癒感,說到底這只是一個遊戲,只是用於打發時間,沒有跟小B的生活發生太多連接。

角色代入玩家

“我體會到當‘老母親’有趣的一面”

飼養人:小C

蛙崽姓名:LX之蛙

給蛙起名沒花多少時間,當時沒把自己當母親,就給它起了“LX之蛙”這個名字(LX是小C的網名)。但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慎重起名,因為叫它LX之蛙太不尊重它了哈哈哈哈哈。

我喜歡這個遊戲的弱目的性,不像其他遊戲要得分,要養卡,養蛙每天要費的精力很少,獲得滿足感很容易。我不會去查攻略,這樣就破壞了遊戲的弱目的性。收到明信片我就很開心這款遊戲讓我感到治癒,就像畫畫、寫字一樣,獲得一種內心的平靜。

我發朋友圈會說“你媽……”,生活中我媽有時會這麼說“你是不是以為你媽好脾氣。”我有當老母親的感覺,但是用老母親指代自己怪怪的。我收到明信片會對比蛙和朋友的關係,兒子和誰關係好真是太好猜了。

我覺得‘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形容操心的程度,在外面和誰玩啦,有沒有交到好朋友,什麼時候給我寄照片,總在期待和盼望;另一方面是,擁有這種心態的往往都是孩子長大在外的媽媽,符合年齡老的特徵。

玩遊戲的時候會讓我想起我媽媽,但是這不算角色互動體驗。因為我只感受到當‘老母親’有趣的一面,當媽的辛苦和操勞在遊戲中我完全不用體會。養蛙撫慰了家庭關係帶給我的煩惱。

外出旅行的蛙

與前兩位元訪談物件不同,小C對遊戲有更多的思考。小C討論心理問題時經常會討論“缺失”。小C強調弱目的性,影射她目前正處在複雜、變化多端的情境之中,她有些厭倦高效能驅動的社會,需要簡單的、低效能意義的活動來平復內心的焦躁。低效能意味著低評判,意味著從複雜的社會中短暫地釋放和解脫。(事實也正是如此,小C正面臨招聘季極大的不確定性和壓力)

對於“旅行青蛙”,小C有較高的情感代入程度。她很注重與遊戲相關的親子關係的思考,養蛙也給她提供了一種替代性滿足——與蛙和諧的親子關係舒緩了家庭緊張關係壓力。

透過遊戲改進現實的玩家

“我在尋找歸屬”

飼養人:小D

蛙崽姓名:Kido

我的青蛙叫“Kido”,這是“kid”一詞的日語發音。起這個名字是受網路語境影響,我想玩遊戲是因為看到網路上以老母親口吻擔心蛙社交恐懼的調侃圖,蛙在我眼裡是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所以起名“Kido”。

我不覺得我在養兒子,我更像在幫一個蛙崽找朋友。我的蛙得到了“獨自旅行”的稱號,我看著不舒服,我想讓它在旅途中遇到很多很多朋友。我會看攻略,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歐氣十足的明信片。(歐氣,指運氣好,歐氣足的明信片指有很多朋友在場的明信片)

我不會叫自己“老母親”,我沒什麼代稱,會叫蛙“我的蛙”。我玩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幫蛙找朋友,然後跟其他養蛙的人分享。我很喜歡看網路上跟蛙有關的段子和插圖,有很多人在跟我做一樣的事情,我很開心。

最開始蛙經常獨自旅行,故被調侃有社交恐懼

在小D心裡,“旅行青蛙”是一款幫蛙崽找朋友的遊戲。小D分享遊戲動態時都會提及青蛙找朋友,她會看攻略,研究如何搭配旅行行李能讓青蛙交到更多的朋友。她想讓青蛙走遍遊戲世界,得到和朋友濟濟一堂的明信片。蛙在寫東西的時候,她解讀為在給朋友寫信。看著蛙崽不再自己一個人旅行,慢慢地有更多的朋友,小D感到很開心。

小D不會叫自己“老母親”,也不叫青蛙“蛙兒子”,而是叫它“我的蛙”。她在儘量弱化遊戲中的親子關係成分,雖然她也喜歡看關於“老母親”的調侃,但是她自己不會這麼說,親子元素會讓她想到沉重的事情。小D還喜歡看網路上的關於青蛙的插畫和段子,也喜歡和朋友討論自己的蛙,這讓她找到一種微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我的蛙”不同於“某某之蛙”,它暗示了某種與自我更緊密的聯繫。小D認為需要幫助的青蛙,也許正是一個需要幫助的自我,她擔憂青蛙的社交恐懼也許實際在擔憂的,是自己。青蛙讓她與網路上其他正在養蛙的人聯繫起來,以遊戲這種輕鬆的方式去尋找自己與世界的歸屬。

青年心態萬花筒

你玩的遊戲裡,藏著你自己

養青蛙的玩家很多,不養青蛙的人也很多。遊戲的有趣和治癒只有特定的人才能體會。喜歡目的性強或者競技性強遊戲的人,一般會覺得“旅行青蛙”相當無聊。“旅行青蛙”的目標玩家,是一群追求不用花時間、不必負多餘責任的輕鬆感的人,他們追求弱目的性的消遣,以逃脫繁重社會生活的壓力。

前文四個簡短的訪談涉及了四種玩家類型,情感代入程度由淺到深。代入淺的玩家止於有趣,而代入深的玩家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治癒感。不過這並不能概括所有的青蛙遊戲玩家。有玩家雖然在遊戲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卻在與遊戲有關的討論和二次創作中獲得快樂。網路討論提供了微弱但自由的人際連結,身在其中的人們不用承擔會帶來壓力的責任,卻能得到認同的慰藉。有網路作者談自己的創作時說到,她畫畫最開心的事,是影響一大批人跟她“一起掉進坑裡”(意為喜歡上同樣的事物)。

從問世到流行,“旅行青蛙”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於中國玩家來說,它是有接觸障礙的——全篇都是日文,沒有正式的中文版,玩家們憑藉著“愛”,讓遊戲登上了手機遊戲下載排行榜的第一名。

對比中日遊戲下載排行榜,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是中國手游“荒野行動”,“旅行青蛙”排名並不靠前。網友們調侃,中日友好靠遊戲。

短時間內獲得如此大規模的關注和討論的遊戲,必然因其設計契合社會集體心理。結合四個訪談物件的分析,不難看出,“旅行青蛙”是一隻當代中國青年心態萬花筒。

前文四個訪談對象都是離家在外、孤身在大城市的年輕人。隨著社會發展,類似這樣的“空巢青年”數量在中國越來越龐大,此類青年也是“旅行青蛙”玩家的主力軍,他們能從遊戲中感受到“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心情,並熱衷在社交媒體上衍生出諸多話題。

不同人的遊戲體驗不同,由此拼合出一個遊戲青年萬花筒——有人只感受到有趣,有人感受到治癒;有人因為青蛙簡單的操作模式短暫逃離了緊張的生活,有人因為和青蛙和諧的關係緩解了人際關係壓力,有人因為玩遊戲和別的玩家建立聯繫,獲得認同和歸屬感……

《遊戲的人》

作者: [荷] 約翰·赫伊津哈

譯者: 何道寬

版本: 花城出版社 2007年9月

由此可見,真正被遊戲俘獲的玩家,最喜歡的是遊戲的治癒感。那麼回到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遊戲的治癒感究竟來自於哪裡?不玩遊戲的人猜測,治癒是否與遊戲中親子關係互換體驗有關,或者與人類照顧他人的天性有關?

崽,阿媽阿爸今天割了好幾茬三葉草,終於能幫你換你最愛吃的餅和頭巾。對不起崽今天抽獎又只抽到安慰獎,阿媽阿爸會努力為你抽更好的獎品,去見更多的朋友。明信片我們收到了,好開心,田鼠姐姐在跟你說什麼?崽外面冷,晚上記得帶頭巾,不著急回來,記得給我們寄明信片就好。外面有更大的世界等待你去遊歷,阿爸阿媽永遠在家裡等你。

其實,治癒並不直接來源於扮演青蛙的“老父親”“老母親”,也不直接來源於照顧天性作用。照顧青蛙只是一種形式,遊戲的治癒感源於它緩解了真實生活中的壓力和焦躁,獲得了某種替代性滿足。家庭關係緊張的人看到和諧的親子關係,社交障礙的人看到青蛙的朋友遍天下,尋求歸屬的在和其他玩家的交流中獲得歸屬,所以說“你玩的遊戲裡,藏著你自己”。

不像戀愛養成遊戲那樣提供虛擬的情感替代體驗,從而直接提供滿足,“旅行青蛙”是通過間接互補的方式提供替代滿足。玩家們也都明白,遊戲僅僅是遊戲,無論我們如何通過它體會“育兒焦慮”,它只能給我們帶有有趣的片面感受;無論我們如何在遊戲中獲得滿足,養蛙並不能幫我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但正是這種間接的緩衝感,給我們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提供了一種貼近自我的慰藉。

所以即使只是一款虛擬遊戲,我們卻在打開手機的那幾分鐘裡,透過跟蛙的相處,毫無壓力地感受著自己的情緒,難得地擁有跟自我相處的時間。也正是如此,我們仍然需要這樣的“安慰劑”,就像不著邊際的“遠方理想”一樣,遊戲在以一種不那麼直接的方式撫慰現代人的心理。

你養蛙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養蛙心情。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