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厲害了!芍陂(安豐塘)入選全國 “最美水工程”~

● ● ●

近日, 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中國水利報社)在全國組織開展的“2017尋找最美水工程”評選結果出爐, 壽縣芍陂(安豐塘)在13項最美水工程中位元列第3名, 為安徽省唯一入選水利工程。

2017年, 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中國水利報社)開展了“尋找最美水工程”主題活動, 聚焦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芍陂(安豐塘)於西元前613—西元前591年由楚令尹孫叔敖領導組織修建, 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後因隋朝在此地設置安豐縣, 芍陂又稱為安豐塘。 芍陂建成後, 農業因灌溉而增產, 促進了淮河以南尤其壽縣一帶經濟和社會發展。 戰國時, 楚考烈王遷都壽縣, 壽縣由此成為當時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現今的芍陂(安豐塘), 是淠史杭灌區的一座中型反調節水庫, 更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塘面積34平方公里, 周長25公里, 汛下蓄水8400萬立方米, 塘周設有22座進放水閘口, 灌區配套建有幹渠2條、分幹渠3條、支渠54條、斗渠151條、農渠298條, 設計灌溉面積67.3萬畝, 實際灌溉面積90萬畝, 糧食年產量達70余萬噸, 為壽縣人民的“當家塘”、“造福塘”, 是全球可持續灌溉利用工程的典範。

芍陂(安豐塘)於2015年10月被國際灌排委員會認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成為安徽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同年11月, 芍陂又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