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蘇軾的悲情婉約和他的豪放一樣,都讓人久久難忘

眾所周知, 蘇軾作為豪放詞一派的開創者, 同時也是最高成就的一個人, 寫下了豪放詞派的無數代表之作, 以至於只要提到中秋有關的詞, 一定首先想到他的《水調歌頭》, 一句“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不知令多少人潸然淚下又充滿希冀。

但同是寫于中秋的另一首詞, 情緒卻顯得非常落寞, 應該也是寫于被貶黃州之時。 在這首詞中, 蘇軾以“中秋”這一深具情感意義的節日為背景, 抒寫了遠貶黃州的孤獨悲苦的心情, 同時又在感歎時間的流逝中, 表達出對人生歷史的深沉思考, 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

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圍的營造中, 讀者可以見到豪放詞人蘇東坡在曠達超然背後悲情婉約的一面。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 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淒然北望。

世事一場大夢, 人生幾度秋涼?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 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

夜來風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鬢上。 到了晚上, 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 響徹回廊裡, 看看自己, 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

酒賤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雲妨。 酒並非好酒, 卻為客少發愁, 月亮雖明, 卻總被雲遮住。

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淒然北望。 在這中秋之夜, 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 淒然望著北方。

詞一開端, 便慨歎世事如夢, 雖然蘇軾詩詞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夢的思想, 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語, 或為往古來今之思, 讀來往往覺其放達, 而不覺其悲切。 此處卻不然, 以一種歷盡滄桑的語氣寫出, 加上幾度秋涼之問, 風葉鳴廊, 忽覺人生短暫, 已驚繁霜侵鬢, 益覺開頭浮生若夢的感歎, 並非看破紅塵的徹悟, 而是對自身遭際有不平之意, 從而深感人生如夢境般荒謬與無奈。

蘇軾這首詞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但這種哲理意味是通過營造一個完美的審美意境傳達出來的。 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 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 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 讀者並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 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

然後體驗出作者蘊含于詞中的哲理趣味。

另外, 蘇軾是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 然而這首詞風格柔婉, 可以看出蘇軾的詞風也有悲情婉約的一面, 這種哀怨隱忍之作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