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省延安市延長縣

延長縣, 隸屬于陝西省延安市, 位於陝西北部, 延安市東部, 東西長73千米, 南北寬55千米, 總面積2368.7平方千米。

延長縣早期人類活動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 確立縣的建置。 幾度變遷, 到唐廣德二年(764), 因延河由縣境自西向東長流入黃河而得名, 始名延長縣, 沿用至今。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南北高, 中間低, 呈穀峰型。 屬暖溫帶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冷暖幹濕明顯。

中文名稱

延長縣

外文名稱

Yanchang Count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陝西省延安市

下轄地區

七裡村街道、黑家堡鎮、鄭莊鎮

政府駐地

七裡村街道

電話區號

0911

郵政區碼

717100

地理位置

陝西省北部

面 積

2368.7平方千米

人 口

12.81萬人

方 言

晉語-志延片-延長話

氣候條件

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

著名景點

延一井舊址

車牌代碼

陝J

行政代碼

610621

歷史沿革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為白狄(後改白翟年)地。

戰國(前475年—前222年)

初屬魏, 後屬秦。

秦(前221年—前207年)

今境為高奴縣轄, 高奴為百戶之上縣, 隸上郡。

秦漢之際, 項羽封董翳翟王, 都高奴。

西漢(前206年—24年)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滅翟國, 複設高奴縣。 高奴縣隸上郡。

新(8年—23年)

始建國元年(8年), 王莽篡漢, 更朝“新”, 改高奴縣為平利縣。

東漢(25年—220年)

複名高奴縣, 隸上郡。

三國(220年—265年)

屬魏地, 居住匈奴等少數民族, 未設縣。

西晉(265年—316年)

併入金明郡地。

前秦(351年—384年)

氐入苻健居關中稱帝,

都長安。 為氐地。

後秦(384年—417年)

羌人姚萇據北地, 殺苻堅取長安, 自稱秦帝。 為羌地。 [按:乾隆、民國《延長縣誌》均記為“晉室東遷, (延長)沒入苻秦, 為羌地;姚秦又滅苻秦, 為氐地”, 有誤, 據《晉書·帝紀》載:“東晉穆帝永和七年(351年)氐人苻健據關中稱帝, 建都長安、國號前秦”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羌人姚萇據北地自稱秦王。 殺苻堅取長安, 自稱秦帝, 國號後秦。 ”

大夏(407年—431年)

匈奴族酋長赫連勃勃自稱大夏天王, 龍升六年(412年)發動民眾十余萬戶, 築統萬城作國都。 今延長為夏地, 介於石城(甘泉縣西年)、因城(安塞縣南年)2縣之間。

北魏(386年—534年)

神麚四年(431年)滅大夏, 置廣安縣, 屬北華州敷城郡。

西魏(535年—557年)

以廣安析置義鄉縣, 屬延州廣安郡。

北周(557年—581年)

廣安縣、義鄉縣, 屬延州廣安郡,

仍西魏故縣;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分雲岩、汾川2縣地設門山縣, 屬丹州樂川郡。

隋(581年—618年)

仁壽元年(601年)為避太子楊廣名諱, 廣安縣更名延安縣。 大業元年(605年)將義鄉縣併入, 屬延安郡。 開皇三年(583年)門山縣改屬丹州, 大業元年改州為郡, 門山縣撤銷, 轄地劃歸汾川縣, 隸延安郡。

唐(618年—907年)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境內兼設北連州, 增置義鄉、齊明2縣, 貞觀二年(628年)州廢, 義鄉、齊明2縣撤並。 武德三年(620年)分汾川縣地複設門山縣, 隸屬丹州。 廣德二年(764年)始改為延長縣, 取延水長流入黃河之意, 改屬延州。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沿用延長縣、門山縣建置, 隸延州。 唐末延州被李茂貞佔據, 延長為節度使拓拔功所據。 開平年間(907年—911年)延州歸後樑, 延長隸忠義軍。 後唐隸彰武軍。

後晉、後漢、後周仍隸彰武軍。

北宋(960—1127年)

設路以轄州, 延長縣隸鄜延路延州。 元佑中(1089年—1091年)延州改稱延安府。 熙寧七年(1074年)門山縣改屬延安府。

金(1115年—1234年)

沿用延長、門山縣舊制, 屬鄜延路延安府。 皇統二年(1142年)改隸彰武軍。

元(1260年—1368年)

陝西設行中書省, 領延安路, 轄延長縣。 至元六年(1269年)撤銷門山縣, 轄地併入宜川縣。

明(1368年―1644年)

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設陝西承宣佈政使司, 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改延安路為延安府, 轄延長。

清(1644年—1911年)

實行省、道、府、縣四級行政制。 延長縣屬陝西省延榆綏道延安府轄。

中華民國(1912年—1949年)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府、州、廳制, 省下設道、縣兩級, 延長縣隸屬陝西省榆林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銷道制, 省直轄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30日延長縣城解放, 成立延長縣革命委員會,

隸屬陝北省蘇維埃政府。 當年, 國民黨陝西省政府將延長縣劃歸第二區行政督查署(實已不管領年)。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0日原延長縣六區與紅泉縣合併, 成立紅宜縣抗日救國政府, 屬延宜軍分區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 成立延長縣抗日救國政府, 屬陝甘寧邊區政府管轄。 同時並存國民黨延長縣政府, 屬國民黨陝西省政府第二區行政督察署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紅宜縣改稱固臨縣, 屬陝甘寧邊區政府管轄。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陝甘寧邊區分置延屬分區、綏德分區、關中分區、隴東分區、三邊分區5區, 延長、固臨縣改歸延屬分區所轄。 同年, 固臨縣分出南泥灣;設南泥灣墾區、歸延屬分區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黨陝西省政府將延長劃歸第一區行政督察署(實已不管領)。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19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撤銷固臨縣,改設臨鎮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銷臨鎮縣,轄區劃歸延長、延安兩縣,同年5月4日延長縣屬陝北行署直屬縣。

1950年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延長縣隸延安專區(1969年改稱延安地區)至今。

1958年11月延川縣併入,稱延長縣。1961年6月,按合併時的地域分出延川縣。

風景旅遊

翠屏山景區

翠屏山景區

翠屏山位於延長縣城南山,面積1.57平方千米,北望寨山,南依董家牙原旅遊新村,姚白二級公路從山中隧道穿山而過,延河蜿蜒從山腳流過,山高穀深,風景秀麗。椐縣史記載,早在明清時代就被列為延長古八景之首,取名“翠屏南峙”。相傳此景為唐時所建。

翠屏山景區是集園林、宗教、人文旅遊為一體的陝北風情園林景區,依山傍水。翠屏山景區,由四部分組成:即翠屏山園林旅遊區、張家山植物園景區、雷家山特種養殖區、孫家河水上遊園區。

狗頭山自然風貌景區

狗頭山自然風貌景區

狗頭山,又名石閣山。位於延長縣雷赤鎮境內,晉陝黃河大峽谷西岸,距縣城62千米,長3千米,寬2千米,海拔1220.6米,有“站在狗頭山,伸手摩著天”的說法。遠眺峰似狗頭,雄偉高大,以險著稱。站立山項,四望群眾山環抱,狼神對峙,石雞靜臥,巍巍呂梁其貌可觀,黃河大川隱隱可見,是具有陝北地理風貌特色的一座石山。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位於延長縣城西,由清末候補知縣洪寅聘請日本技師等人,於1907年勘定鑽采成功,獲得工業流油,名曰“延一井”,結束了中國大陸不產石油的歷史。延長石油始于秦漢,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高奴有淆水,可燃”。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第一次提出“石油”這個科學命名,比1556年德意志人喬治·拜耳對石油的命名早了600年。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功蓋華夏,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列為“中華之最”。延長油礦譽為“中國石油工業之母”、石油界的“黃埔軍校”。

馬頭關黃河大峽谷

馬頭關黃河大峽谷

馬頭關,是黃河上的古渡口,位於延長縣羅子山鄉黃河西岸,距縣城80千米,背靠巍巍群山,隔河與山西大寧相望,有“雞鳴二省”之說。

馬頭關黃河峽谷段,處在晉陝黃河大峽谷的中部,河岸寬800米,水面寬600米,谷深100米,流長44.7千米,流域面積2295平方千米,北從安省鎮馮家坬接延川入境,南至南河溝鄉周家坬出境到壺口,流經3鄉25村,途經馮家坬、畢家山、馬頭關、涼水岸四個古渡口,沿線群山連綿,黃河湍急,景象豪邁。這裡曾是紅軍東征的首先地,河防保衛戰的主戰場,也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一現場。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黨陝西省政府將延長劃歸第一區行政督察署(實已不管領)。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19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撤銷固臨縣,改設臨鎮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銷臨鎮縣,轄區劃歸延長、延安兩縣,同年5月4日延長縣屬陝北行署直屬縣。

1950年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延長縣隸延安專區(1969年改稱延安地區)至今。

1958年11月延川縣併入,稱延長縣。1961年6月,按合併時的地域分出延川縣。

風景旅遊

翠屏山景區

翠屏山景區

翠屏山位於延長縣城南山,面積1.57平方千米,北望寨山,南依董家牙原旅遊新村,姚白二級公路從山中隧道穿山而過,延河蜿蜒從山腳流過,山高穀深,風景秀麗。椐縣史記載,早在明清時代就被列為延長古八景之首,取名“翠屏南峙”。相傳此景為唐時所建。

翠屏山景區是集園林、宗教、人文旅遊為一體的陝北風情園林景區,依山傍水。翠屏山景區,由四部分組成:即翠屏山園林旅遊區、張家山植物園景區、雷家山特種養殖區、孫家河水上遊園區。

狗頭山自然風貌景區

狗頭山自然風貌景區

狗頭山,又名石閣山。位於延長縣雷赤鎮境內,晉陝黃河大峽谷西岸,距縣城62千米,長3千米,寬2千米,海拔1220.6米,有“站在狗頭山,伸手摩著天”的說法。遠眺峰似狗頭,雄偉高大,以險著稱。站立山項,四望群眾山環抱,狼神對峙,石雞靜臥,巍巍呂梁其貌可觀,黃河大川隱隱可見,是具有陝北地理風貌特色的一座石山。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位於延長縣城西,由清末候補知縣洪寅聘請日本技師等人,於1907年勘定鑽采成功,獲得工業流油,名曰“延一井”,結束了中國大陸不產石油的歷史。延長石油始于秦漢,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高奴有淆水,可燃”。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第一次提出“石油”這個科學命名,比1556年德意志人喬治·拜耳對石油的命名早了600年。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功蓋華夏,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列為“中華之最”。延長油礦譽為“中國石油工業之母”、石油界的“黃埔軍校”。

馬頭關黃河大峽谷

馬頭關黃河大峽谷

馬頭關,是黃河上的古渡口,位於延長縣羅子山鄉黃河西岸,距縣城80千米,背靠巍巍群山,隔河與山西大寧相望,有“雞鳴二省”之說。

馬頭關黃河峽谷段,處在晉陝黃河大峽谷的中部,河岸寬800米,水面寬600米,谷深100米,流長44.7千米,流域面積2295平方千米,北從安省鎮馮家坬接延川入境,南至南河溝鄉周家坬出境到壺口,流經3鄉25村,途經馮家坬、畢家山、馬頭關、涼水岸四個古渡口,沿線群山連綿,黃河湍急,景象豪邁。這裡曾是紅軍東征的首先地,河防保衛戰的主戰場,也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一現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