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人與酒是怎麼一回事——值得鑒賞

大家好, 我們是來自元代的一組酒器。 出生于浮梁, 就是今天的景德鎮。

我們的主人是元代保定路數一數二的人物, 他英勇善戰, 靠他的赫赫戰績得到了這組御賜的酒器。 主人對我們十分愛惜, 只有重要場合才把我們拿出來使用。

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為了保護我們不毀于戰爭, 主人忍痛將我們連同他心愛的綠松石山子、玻璃瓶、玉片等埋入地下, 小心的做了標記, 希望戰亂過後再將我們完好無損的取出來。

只是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他。 等我們再呼吸新鮮空氣時已經是1964年。 物換星移幾度秋,

埋藏我們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所學校, 不變的是世人見到我們時的連連驚歎。

“是一批元青花!”

“是啊, 解放前後出土的元青花數量極少, 這次竟然同時出土了六件!”

“青花釉裡紅大罐和八棱梅瓶還是成對出土。 ”

“元代八棱形青花瓷器以往只見過葫蘆瓶, 這次出土的三種還是第一次見到呢!”

“藍釉金彩也很罕見, 可貴的是金彩還很鮮豔呢。 ”

他們邊小心的將我們從泥土中取出邊止不住的感慨。

除藍釉描金盤沒有經受住歲月的洗禮, 被泥土壓碎了, 其餘的兄弟都被文保人員修復。

考古隊員將我們命名為保定窖藏瓷器, 我們現在分別住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恩!各種釉彩大瓶是我們的室友!)與河北省博物院(恩!兆域圖跟我們是一個寢室樓!)。

製作我們的工匠對我們的出生傾注了極大的心血, 將元代創燒的, 在我們那個年代最流行的卵白釉、青花、青花釉裡紅、藍釉金彩毫不吝惜的運用在了我們的身上。

▲卵白釉雙龍紋菱口盤局部

圖片來自《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青花海水白龍紋梅瓶局部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青花釉裡紅罐頂部獅紐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藍釉梅梢月紋盞局部

圖片來自《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我們的配色代表了元代上層人士的審美。

愛藍色, 愛白色, 愛藍配白, 愛白配藍。

想要生產出我們其中一個已經非常不易, 生產一組更是難上加難。

你們看大罐哥那龐大的體型, 想要拉坯成型這麼圓潤(pang)的瓷器, 不是經驗豐富的老工匠是做不出來的。

▲青花釉裡紅獅紐蓋罐

保定窖藏出土一對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再看看它腦袋上的獅紐, 滿身的青花以及它鼓鼓肚子上的鏤雕裝飾, 看到上面的釉裡紅了嗎?要知道釉裡紅燒造溫度十分狹窄, 將青花和釉裡紅燒造在體量如此巨大的器物上著實不易。

▲青花釉裡紅獅紐蓋罐局部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因此大罐哥也被學者譽為工藝最複雜、裝飾最華麗、最費工時的元瓷。

再看看梅瓶哥、玉壺春瓶哥、執壺哥我那修長的八棱身材, 採用了最複雜的八棱成型工藝。

▲青花海水白龍紋梅瓶(失蓋)

保定窖藏出土一對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青花八棱玉壺春瓶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青花八棱執壺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我們的成型、裝飾、燒造過程太複雜,成功率很低。因此數量都比較稀少,比如梅瓶哥就是孤品,迄今為止世上僅此一對。

物以稀為貴,然而我們不僅僅是貴可以形容的。在我們那個年代有錢也買不了我們這樣一組酒器。

因為我們是供禦產品,皇家製造,但求品質,不計成本。

看到我們身上的四爪龍紋、麒麟紋、鳳紋、金彩了嗎?這可都是禁限紋飾,官府已經明令禁止老百姓在器物上用描金或使用麒麟、鳳、龍紋。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五爪龍紋,印有四爪龍紋的我們是皇帝專門用來賞賜高級官員的。

▲青花梅瓶上的麒麟紋、鳳紋裝飾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從實用性上來說,我們兄弟雖然都是酒器,但分工各不相同。

我們分別是:

儲酒器(青花釉裡紅獅紐蓋罐一對、青花海水白龍紋梅瓶一對)

斟酒器有時兼做溫酒器 (青花八棱玉壺春瓶一件、青花八棱執壺一件、藍釉描金匜一件)

飲酒器 (卵白釉印龍紋菱口盞一件、卵白釉雙龍紋菱口盤一件、藍釉金彩盞一件、藍釉金彩盤一件。以上組成盤盞兩付。)

儲酒

儲酒器一般為大型的甕、罐及梅瓶、小口的雞腿瓶等,帶蓋的玉壺春瓶有時也被用作儲酒器。

▲儲酒器甕、梅瓶等

山西陽泉東村元墓壁畫

▲儲酒器罐

山西興縣紅峪村1309年墓壁畫

為了防止酒氣散發,釀造好的酒一般都要密封保存。作為一個儲酒器,密閉效果很重要。有的儲酒器會在裝好酒後用泥封口。

可是用泥封口有損我哥的顏值,設計酒器的老師傅匠心獨運在獅紐蓋罐的蓋子內部設計了一圈凹槽結構,龍紋梅瓶蓋子內部設計了柱狀插榫,使蓋與口完美契合達到密封的效果。既美觀又實用。

以前,再烈的酒一般也很難超過18度,而在我們那個年代,已經出現高度數的蒸餾酒,我們叫做“阿剌吉”。

只是人們喝慣了黃酒、米酒、果酒這種低度數的酒,對於“阿剌吉”這種元代新出現的,喝起來很辣,喝一點就渾身發熱的酒很不習慣。

於是他們在小本本上默默的記下了:“阿剌吉,尤毒人!”“阿剌吉,有大毒!”

(阿剌吉表示:這個鍋我不背!你們對我一定是有什麼誤解。)

酒從儲酒器中倒出來並不馬上飲用,我們那時的酒並不像今天這樣清澈,有的酒糟與酒液是混合在一起儲存,有的酒比較渾濁有沉澱或酒渣。

最近比較火的白居易先生曾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誠摯的邀請它的小夥伴劉十九一起取暖品嘗新釀的未經過濾的酒。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沒有過濾,上面漂著一層酒渣,小小的紅泥爐燒的通紅。天色已經晚了,馬上就要下雪了,我們一起喝一杯如何?

詩中就將未過濾的酒,酒面上漂浮的微綠的酒渣形容為“綠蟻”。(為什麼突然間不想喝了=.=)

梁山好漢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篩一碗酒來吃”,篩酒就是將酒過濾一下的意思。

溫酒

過濾好的酒我們習慣把它溫一下再喝。大家耳熟能詳的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華雄都有提到溫酒。溫酒雖是一件不起眼小事,想要將酒溫的恰當好處卻不太容易,每一次都將酒溫到合適的溫度恐怕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一位叫宋季的男士想在杭州找一個顏值與才華並重的妾室,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中意的姑娘。有一天有人介紹了一個叫奚奴的漂亮女孩。見面後,宋季拋出了他的問題——你的才藝是什麼?

別的姑娘都說什麼琴棋書畫。奚奴卻說我會溫酒。

聽到這裡圍觀宋季相親的吃瓜群眾哄堂大笑。(內心os:溫酒算什麼才藝)

後來奚奴開始了她的漫漫溫酒生涯。第一次溫的太熱了,第二次又溫的太涼了,第三次溫度剛剛好。然後以後的每一天奚奴都能將酒溫到第三次的溫度。從宋季與奚奴結婚,直到宋季去世,奚奴溫的酒“無過之或不及”。

宋季死後,將遺產留給了奚奴。奚奴因此暴富,人們尊稱她為奚娘子。

書中評論:“一事精至,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志而然。”

認真努力的人最動人

宋時,常見溫碗注壺為一套的溫酒器,溫酒時將注壺放入碗中,以碗中的熱水溫之。溫碗注壺既是溫酒器也是斟酒器。

▲青白釉溫碗注壺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那我們的時代,用什麼溫酒呢?

有學者認為匜就是溫酒器。也有學者認為匜是斟酒器或飲酒器。為了保持匜的神秘感,我決定保守它的秘密,期待更多資料出現,學者們能夠解開它的身世之謎。

▲藍釉折枝紋匜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不過呢,我倒是可以偷偷告訴你它的另一個秘密,想知道它blingbling的金彩是怎麼畫上的嗎?

emmm……這可能是一個有味道的故事。

《景德鎮陶錄》:“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再入窯燒,永不復脫。”

就是說這種描金工藝是用金箔加鉛粉研成粉末,再調大蒜汁描繪在瓷器上,經焙燒之後用瑪瑙打磨而成的。

是不是有點重口味。

除了匜之外,玉壺春瓶有時也會做溫酒器使用。

《事林廣記》“把官員盞”條記載:“酒以壺瓶盛之,須蕩令熱。”

▲山西陽泉東村元墓壁畫中的溫酒場景

壺瓶即為玉壺春瓶,將酒裝進玉壺春瓶中將其燙熱。壁畫就記錄下了這樣的場景,畫中男童身前有圓幾,上置仰蓮座火盆,火盆上有鐵釜。男童手握玉壺春瓶的頸部,利用鐵釜中的熱水溫酒。

飲酒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首都汴梁的酒店裡經常能見到兩人對坐飲酒,桌子上擺著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隻。

宋墓壁畫中也有這樣的場景。

▲白沙宋墓壁畫

到了我們元代呢,溫碗注壺就沒有那麼流行了,比較“潮”的是用玉壺春瓶與台盞配合著喝酒。

▲卵白釉印龍紋菱口盞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卵白釉雙龍紋菱口盤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酒杯與盤組成盤盞(台盞)一套,成套的盤盞常在釉色與紋飾上常相互呼應。

▲藍釉描金梅梢月紋盞(配套的藍釉金彩盤已碎)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玉壺春瓶與台盞配合使用

山西陽泉東村元墓壁畫

我們曾親歷過一次敬酒儀式,那天家裡有尊貴的客人到訪。主人使用我們敬酒以示隆重。那天的情景是這樣的:

▲壁畫中的敬酒場景

陝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壁畫

敬酒人捧著台盞站在前面,僕從一人拿著果盤,一人拿著玉壺春瓶並立在敬酒人的後面。

敬酒人捧著台盞走向前,先讓僕從從玉壺春瓶中斟一杯酒。然後敬酒人親自嘗嘗酒的溫度是否剛剛好,然後將些許酒傾倒在盤中,再令僕從將酒斟滿,然後跪下把酒獻進客人,後面的僕從也跟著一起跪下。

敬酒者說:“小人沒有什麼孝敬官人的,只有一盞淡酒,希望官人不要見怪。”

等客人接盞後,敬酒人拿著盤向後退三步,再跪,等到客人喝完後才起身走上前再跪用盤接盞。

如果客人沒有喝完,則要再跪勸他喝完才能接盞。接下來後面的僕從依次進獻水果、食物等。

(我們那時敬酒的禮儀太繁瑣!敬酒儀式結束後我的膝蓋有一點痛,啊,對,我沒有膝蓋……)

沒有客人的時候,主人也經常將我們拿出來賞玩,他經常看著匜底的折枝紋在酒中搖曳恰似疏影橫斜,手中把玩著梅梢月紋杯,心中吟誦著林逋的小詩慢慢品酒: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詩人賞梅時雖有梅但無酒,而使用這組酒具喝酒時即使無梅無月,也能帶主人進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當中去呢。

是不是還沒有喝酒就已經醉了呢?

參考文獻:

趙巨川、何直剛:《保定市發現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郭學雷:《保定元代窖藏主人及相關問題的探索》,《幽藍神采2012上海元青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孫機:《中國之穀物酒與蒸餾酒的起源》,《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青花八棱執壺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我們的成型、裝飾、燒造過程太複雜,成功率很低。因此數量都比較稀少,比如梅瓶哥就是孤品,迄今為止世上僅此一對。

物以稀為貴,然而我們不僅僅是貴可以形容的。在我們那個年代有錢也買不了我們這樣一組酒器。

因為我們是供禦產品,皇家製造,但求品質,不計成本。

看到我們身上的四爪龍紋、麒麟紋、鳳紋、金彩了嗎?這可都是禁限紋飾,官府已經明令禁止老百姓在器物上用描金或使用麒麟、鳳、龍紋。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五爪龍紋,印有四爪龍紋的我們是皇帝專門用來賞賜高級官員的。

▲青花梅瓶上的麒麟紋、鳳紋裝飾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從實用性上來說,我們兄弟雖然都是酒器,但分工各不相同。

我們分別是:

儲酒器(青花釉裡紅獅紐蓋罐一對、青花海水白龍紋梅瓶一對)

斟酒器有時兼做溫酒器 (青花八棱玉壺春瓶一件、青花八棱執壺一件、藍釉描金匜一件)

飲酒器 (卵白釉印龍紋菱口盞一件、卵白釉雙龍紋菱口盤一件、藍釉金彩盞一件、藍釉金彩盤一件。以上組成盤盞兩付。)

儲酒

儲酒器一般為大型的甕、罐及梅瓶、小口的雞腿瓶等,帶蓋的玉壺春瓶有時也被用作儲酒器。

▲儲酒器甕、梅瓶等

山西陽泉東村元墓壁畫

▲儲酒器罐

山西興縣紅峪村1309年墓壁畫

為了防止酒氣散發,釀造好的酒一般都要密封保存。作為一個儲酒器,密閉效果很重要。有的儲酒器會在裝好酒後用泥封口。

可是用泥封口有損我哥的顏值,設計酒器的老師傅匠心獨運在獅紐蓋罐的蓋子內部設計了一圈凹槽結構,龍紋梅瓶蓋子內部設計了柱狀插榫,使蓋與口完美契合達到密封的效果。既美觀又實用。

以前,再烈的酒一般也很難超過18度,而在我們那個年代,已經出現高度數的蒸餾酒,我們叫做“阿剌吉”。

只是人們喝慣了黃酒、米酒、果酒這種低度數的酒,對於“阿剌吉”這種元代新出現的,喝起來很辣,喝一點就渾身發熱的酒很不習慣。

於是他們在小本本上默默的記下了:“阿剌吉,尤毒人!”“阿剌吉,有大毒!”

(阿剌吉表示:這個鍋我不背!你們對我一定是有什麼誤解。)

酒從儲酒器中倒出來並不馬上飲用,我們那時的酒並不像今天這樣清澈,有的酒糟與酒液是混合在一起儲存,有的酒比較渾濁有沉澱或酒渣。

最近比較火的白居易先生曾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誠摯的邀請它的小夥伴劉十九一起取暖品嘗新釀的未經過濾的酒。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沒有過濾,上面漂著一層酒渣,小小的紅泥爐燒的通紅。天色已經晚了,馬上就要下雪了,我們一起喝一杯如何?

詩中就將未過濾的酒,酒面上漂浮的微綠的酒渣形容為“綠蟻”。(為什麼突然間不想喝了=.=)

梁山好漢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叫“篩一碗酒來吃”,篩酒就是將酒過濾一下的意思。

溫酒

過濾好的酒我們習慣把它溫一下再喝。大家耳熟能詳的煮酒論英雄、溫酒斬華雄都有提到溫酒。溫酒雖是一件不起眼小事,想要將酒溫的恰當好處卻不太容易,每一次都將酒溫到合適的溫度恐怕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一位叫宋季的男士想在杭州找一個顏值與才華並重的妾室,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中意的姑娘。有一天有人介紹了一個叫奚奴的漂亮女孩。見面後,宋季拋出了他的問題——你的才藝是什麼?

別的姑娘都說什麼琴棋書畫。奚奴卻說我會溫酒。

聽到這裡圍觀宋季相親的吃瓜群眾哄堂大笑。(內心os:溫酒算什麼才藝)

後來奚奴開始了她的漫漫溫酒生涯。第一次溫的太熱了,第二次又溫的太涼了,第三次溫度剛剛好。然後以後的每一天奚奴都能將酒溫到第三次的溫度。從宋季與奚奴結婚,直到宋季去世,奚奴溫的酒“無過之或不及”。

宋季死後,將遺產留給了奚奴。奚奴因此暴富,人們尊稱她為奚娘子。

書中評論:“一事精至,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志而然。”

認真努力的人最動人

宋時,常見溫碗注壺為一套的溫酒器,溫酒時將注壺放入碗中,以碗中的熱水溫之。溫碗注壺既是溫酒器也是斟酒器。

▲青白釉溫碗注壺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那我們的時代,用什麼溫酒呢?

有學者認為匜就是溫酒器。也有學者認為匜是斟酒器或飲酒器。為了保持匜的神秘感,我決定保守它的秘密,期待更多資料出現,學者們能夠解開它的身世之謎。

▲藍釉折枝紋匜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不過呢,我倒是可以偷偷告訴你它的另一個秘密,想知道它blingbling的金彩是怎麼畫上的嗎?

emmm……這可能是一個有味道的故事。

《景德鎮陶錄》:“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再入窯燒,永不復脫。”

就是說這種描金工藝是用金箔加鉛粉研成粉末,再調大蒜汁描繪在瓷器上,經焙燒之後用瑪瑙打磨而成的。

是不是有點重口味。

除了匜之外,玉壺春瓶有時也會做溫酒器使用。

《事林廣記》“把官員盞”條記載:“酒以壺瓶盛之,須蕩令熱。”

▲山西陽泉東村元墓壁畫中的溫酒場景

壺瓶即為玉壺春瓶,將酒裝進玉壺春瓶中將其燙熱。壁畫就記錄下了這樣的場景,畫中男童身前有圓幾,上置仰蓮座火盆,火盆上有鐵釜。男童手握玉壺春瓶的頸部,利用鐵釜中的熱水溫酒。

飲酒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首都汴梁的酒店裡經常能見到兩人對坐飲酒,桌子上擺著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隻。

宋墓壁畫中也有這樣的場景。

▲白沙宋墓壁畫

到了我們元代呢,溫碗注壺就沒有那麼流行了,比較“潮”的是用玉壺春瓶與台盞配合著喝酒。

▲卵白釉印龍紋菱口盞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卵白釉雙龍紋菱口盤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中國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酒杯與盤組成盤盞(台盞)一套,成套的盤盞常在釉色與紋飾上常相互呼應。

▲藍釉描金梅梢月紋盞(配套的藍釉金彩盤已碎)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圖片來自吾有好爵

▲玉壺春瓶與台盞配合使用

山西陽泉東村元墓壁畫

我們曾親歷過一次敬酒儀式,那天家裡有尊貴的客人到訪。主人使用我們敬酒以示隆重。那天的情景是這樣的:

▲壁畫中的敬酒場景

陝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壁畫

敬酒人捧著台盞站在前面,僕從一人拿著果盤,一人拿著玉壺春瓶並立在敬酒人的後面。

敬酒人捧著台盞走向前,先讓僕從從玉壺春瓶中斟一杯酒。然後敬酒人親自嘗嘗酒的溫度是否剛剛好,然後將些許酒傾倒在盤中,再令僕從將酒斟滿,然後跪下把酒獻進客人,後面的僕從也跟著一起跪下。

敬酒者說:“小人沒有什麼孝敬官人的,只有一盞淡酒,希望官人不要見怪。”

等客人接盞後,敬酒人拿著盤向後退三步,再跪,等到客人喝完後才起身走上前再跪用盤接盞。

如果客人沒有喝完,則要再跪勸他喝完才能接盞。接下來後面的僕從依次進獻水果、食物等。

(我們那時敬酒的禮儀太繁瑣!敬酒儀式結束後我的膝蓋有一點痛,啊,對,我沒有膝蓋……)

沒有客人的時候,主人也經常將我們拿出來賞玩,他經常看著匜底的折枝紋在酒中搖曳恰似疏影橫斜,手中把玩著梅梢月紋杯,心中吟誦著林逋的小詩慢慢品酒: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詩人賞梅時雖有梅但無酒,而使用這組酒具喝酒時即使無梅無月,也能帶主人進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當中去呢。

是不是還沒有喝酒就已經醉了呢?

參考文獻:

趙巨川、何直剛:《保定市發現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郭學雷:《保定元代窖藏主人及相關問題的探索》,《幽藍神采2012上海元青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孫機:《中國之穀物酒與蒸餾酒的起源》,《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