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只青蛙從日本火到了中國!今天整個朋友圈都在等它回家~

從幾天前開始, 小獅子早上一睜眼, 打開朋友圈, 都能發現不少女孩子們搖身變成了一隻青蛙的“老母親”:

這群“老母親”還是時刻在言語表現出各種憂心!比如,

青蛙剛出門十分鐘, 就已經焦心自己的蛙為啥還不回來:

出門多次、寄回來多張風景照, 按理說老母親可以欣慰的露出微笑了, 但是卻因為自家小青蛙老是一個人, 便操心起它的終身大事來了:

有時候還會擔心自家的蛙蛙在外面遇到什麼危險?有沒有迷路?有沒有結交新朋友.......

但是當蛙蛙在家裡不出門的時候, "老母親們"又會很嫌棄, 就像回家的我們, 剛開始提出的多數要求爸媽都能滿足, 但過幾天時間, 老媽就會看自己各種“不順眼”。

可能不用小獅子說, 大家都在朋友圈看見過這只小青蛙了,

這並不是動畫片也不是漫畫, 其實就是一款最近流行起來的養成遊戲, 叫做《旅行青蛙》, 來自日本。

它的玩法沒有任何技巧可言。 你只需養養青蛙, 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然後裝好乾糧, 讓小青蛙可以隨時出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它可能會出門, 也可能宅家, 偶爾來個朋友, 一起吃吃喝喝。 如果你對它不夠好, 這只蛙可能就出去旅遊, 順帶著離家出走, 最後打死都不回來。

在這個遊戲裡, 你無法強制你的蛙做任何事情, 你只能看著你的蛙做他願意的事情, 你可以幫它修剪後院, 也可以幫它整理出發的行囊, 然後盼著他給你寄照片。 而這只小青蛙長得十分的呆萌,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完全看自己心情,

整個一“佛系”青蛙, 也許這就是它受歡迎的原因吧。

一般來說, 《旅行青蛙》的主要場景只有兩個, 也就是說, 青蛙一般分為兩種狀態:一是在家看書/吃飯/寫日記/寫手賬/鋸木頭等。

二是出去旅行, 想讓蛙出去旅行, 必須給它準備行囊。 你只需要收集三葉草, 兌換好乾糧, 裝進背包, 等待蛙出門, 再收穫好三葉草, 等待蛙歸來。

當然, 也可以攢錢, 給它買新裝備。 它寄個照片回來, 帶個特產回家來, 你還美滋滋地都收起來放好, 照片放相冊手信分類放小格子。

據悉,這是一款由HIT-POINT公司推出的放置類遊戲。遊戲公司HIT-POINT你可能不熟悉,但你或許聽過/看過/玩過它推出的手遊《貓咪後院》。《旅行青蛙》的邏輯也與它類似,玩家往往扮演觀看者的角色,無法控制角色的行為,也不會直接參與互動。

而放置類遊戲,是一種只需要把遊戲放在那裡,遊戲就會根據系統的一系列運算規則,自動運行,並得到遊戲結果的遊戲類型。

目前,《旅行青蛙》在TAPTAP上的下載量有24萬,令人詫異的是,遊戲的評分卻達到了十分罕見的10分滿分。從用戶評測來看,玩家多為女性。但也有相當部分玩家對該遊戲沒有官方中文表示不滿。

可以說,《旅行青蛙》的遊戲機制極其簡單,沒有結束/競爭/排名,玩法單一得令人髮指,而且官方不提供漢化,只有日語。但在這些情況下,這只青蛙卻火爆網路,網上還出現不少養蛙攻略。

近幾年來,雲養寵物興起,使得那些沒有養寵條件的用戶,能夠在虛擬世界中過一把養寵癮。俗稱為“吸貓”“吸狗”......

目前來看,雲養寵物表現形式為兩種,一種是每天上網看別人家的寵物,比如通過社交媒體關注很多寵物相關的帳號,從寵物博主發放的貓片狗片中吸取養分。

另一種形式,就像小時候玩的電子寵物。更確切的說,曾經風靡的QQ寵物:企鵝,也算是電子寵物一類了吧(話說小獅子的企鵝很早就餓死了~)。還包括近年來,支付寶推出的“螞蟻莊園”,不過,這是公益類性質的養寵活動,莊園裡只能養小雞,小雞會不停地吃飼料,沒飼料吃了就會去其他好友那裡偷吃。而小雞吃飽變會下蛋,集齊5顆蛋,就能進行捐款(扯遠了)。

而現在,隨著這只“佛系”青蛙的出世,使得不少網友從“吸貓 吸狗 吸雞”變成了“吸蛙”。那它為何會一夜間風靡全網呢?

有玩家表示,這款遊戲的真諦實則是:歸期未定,才是離別的意義。

客觀上來講,《青蛙旅行》只是一款治癒向的小遊戲,與當前流行的那些“農藥”、“吃雞”大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不過,這款遊戲處處埋藏彩蛋,不經意間便會觸動遊子的心思。

值得注意的是,《旅行青蛙》在日本本土的熱度遠不及中國。其最好成績,也只是在日本IOS免費遊戲下載榜13名,和國內一度佔據第1/2名的位置相差甚遠。可以說,《旅行青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國內市場的女性用戶抬頭。

@青草:《青蛙旅行》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佛系遊戲。你無需在遊戲內肝或氪,便可以體會到遊戲為你帶來的樂趣。特別是每一次等待與歸來,都是治癒你的時刻。

@西西大王:這遊戲讓我體會到“為人父母”的感受:當蛙在家時,會擔心它總宅著,想讓它出去玩;而當蛙真的去旅行時,又擔它是否回來;當收到蛙寄來的明信片和帶回的特產,那種激動與喜悅更是無以言表。

@Zz:終於理解父母那種在家時嘮叨,離家時掛念的感覺了。

按照這款遊戲目前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或許能夠給國內正想要抓住女性玩家的開發者和廠商一些啟示:女性向遊戲成功的關鍵,不再是大製作大場面,而是能否抓住女性用戶的心理。小獅子也相信,在未來,遊戲產業中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產品出現。

說說你最近在玩的一款手遊吧?

據悉,這是一款由HIT-POINT公司推出的放置類遊戲。遊戲公司HIT-POINT你可能不熟悉,但你或許聽過/看過/玩過它推出的手遊《貓咪後院》。《旅行青蛙》的邏輯也與它類似,玩家往往扮演觀看者的角色,無法控制角色的行為,也不會直接參與互動。

而放置類遊戲,是一種只需要把遊戲放在那裡,遊戲就會根據系統的一系列運算規則,自動運行,並得到遊戲結果的遊戲類型。

目前,《旅行青蛙》在TAPTAP上的下載量有24萬,令人詫異的是,遊戲的評分卻達到了十分罕見的10分滿分。從用戶評測來看,玩家多為女性。但也有相當部分玩家對該遊戲沒有官方中文表示不滿。

可以說,《旅行青蛙》的遊戲機制極其簡單,沒有結束/競爭/排名,玩法單一得令人髮指,而且官方不提供漢化,只有日語。但在這些情況下,這只青蛙卻火爆網路,網上還出現不少養蛙攻略。

近幾年來,雲養寵物興起,使得那些沒有養寵條件的用戶,能夠在虛擬世界中過一把養寵癮。俗稱為“吸貓”“吸狗”......

目前來看,雲養寵物表現形式為兩種,一種是每天上網看別人家的寵物,比如通過社交媒體關注很多寵物相關的帳號,從寵物博主發放的貓片狗片中吸取養分。

另一種形式,就像小時候玩的電子寵物。更確切的說,曾經風靡的QQ寵物:企鵝,也算是電子寵物一類了吧(話說小獅子的企鵝很早就餓死了~)。還包括近年來,支付寶推出的“螞蟻莊園”,不過,這是公益類性質的養寵活動,莊園裡只能養小雞,小雞會不停地吃飼料,沒飼料吃了就會去其他好友那裡偷吃。而小雞吃飽變會下蛋,集齊5顆蛋,就能進行捐款(扯遠了)。

而現在,隨著這只“佛系”青蛙的出世,使得不少網友從“吸貓 吸狗 吸雞”變成了“吸蛙”。那它為何會一夜間風靡全網呢?

有玩家表示,這款遊戲的真諦實則是:歸期未定,才是離別的意義。

客觀上來講,《青蛙旅行》只是一款治癒向的小遊戲,與當前流行的那些“農藥”、“吃雞”大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不過,這款遊戲處處埋藏彩蛋,不經意間便會觸動遊子的心思。

值得注意的是,《旅行青蛙》在日本本土的熱度遠不及中國。其最好成績,也只是在日本IOS免費遊戲下載榜13名,和國內一度佔據第1/2名的位置相差甚遠。可以說,《旅行青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國內市場的女性用戶抬頭。

@青草:《青蛙旅行》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佛系遊戲。你無需在遊戲內肝或氪,便可以體會到遊戲為你帶來的樂趣。特別是每一次等待與歸來,都是治癒你的時刻。

@西西大王:這遊戲讓我體會到“為人父母”的感受:當蛙在家時,會擔心它總宅著,想讓它出去玩;而當蛙真的去旅行時,又擔它是否回來;當收到蛙寄來的明信片和帶回的特產,那種激動與喜悅更是無以言表。

@Zz:終於理解父母那種在家時嘮叨,離家時掛念的感覺了。

按照這款遊戲目前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或許能夠給國內正想要抓住女性玩家的開發者和廠商一些啟示:女性向遊戲成功的關鍵,不再是大製作大場面,而是能否抓住女性用戶的心理。小獅子也相信,在未來,遊戲產業中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產品出現。

說說你最近在玩的一款手遊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