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朝為何存在不到九十年,便結束了對中原的統治,逃回北方

敦煌壁畫中胡漢融合的服飾 

 中國歷經數千的發展, 始終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各個民族在漫長的時間裡, 相互的接觸, 互相滲透、融合、破除種族之間的界線,

不斷的為中華民族增加新的生命力。 陳寅恪曾經在《唐代政治史論稿》中寫道:“漢人與胡人之分別, 在北朝時代文化較血統尤為重要。 凡漢化之人即目為漢人, 胡化之人即目為胡人, 其血統如何, 在所不論。 ”其實, 不僅南北朝時期如此, 全部中國歷史幾乎都是如此。 從孔子開始, 認為, 雖然也講“華夷之辨”, 主張尊夏攘夷, 但是同時又提出, “夷狄”進入中國則就是中國人。 這種帶有辯證的處理民族間矛盾的觀點, 其用意不僅將文化作為民族間的融合的紐帶, 更重要的是徹底排斥了狹隘的民族血統論的觀點。

這種不看血統, 只看文化的演變, 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中國最早的朝代夏朝, 曾經統治中原時,

殷商還是一個從東海之濱興起的落後民族, 後來他們逐漸壯大, 夏朝末代君主無德, 於是進入中原滅掉了夏朝。 當殷商統治中原時, 那時候的周人興起於陝西岐山。 當時在殷商統治者的眼裡, 周族其實也是夷狄。 但是周朝接受了商文化, 從而滅掉殷商, 取而代之。 “周監於二代, 鬱鬱乎文哉!”就變成了華夏。 可見中國在上古時代的歷史, “夷夏”的分別, 也並非一成不變的。 也是隨著文化歸屬的變化而變化的。 周人奪了天下, 就以中國自居。 孔子嚴格說是殷商的後人, 按照血統論來看, 他的敵人應該是周人, 所以, 應該仇視周朝。 但是, 孔子卻稱讚周人“鬱鬱乎文哉, 吾從周”。

春秋戰國時期, 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 民族之間的接觸變得更加頻繁, 很多身處在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主動融入中原政權的文化當中。 譬如有名的楚國, 周人一直稱其為“蠻荊”。 楚國國君熊渠自己也說:“我蠻夷也, 不與中國之號諡”。 但是在春秋中期以後, 楚國與中原的諸侯交集非常頻繁, 其文化更是突飛猛進。 在這片土地上產生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屈原,

他留下的《楚辭》, 到現在依舊在中國人心中聖經般的存在。 前幾年, 央視曾經拍攝過一部紀錄片《楚國八百年》, 裡面細緻的描繪了楚國與中原交流接觸的全過程, 最後如何在於中原接觸的過程中成為華夏大地最燦爛輝煌的諸侯國之一。 將一個渴望被中原政權承認, 而不屈不撓改變自己文化的邊疆諸侯國拍攝的盪氣迴腸。

南北朝時期, 中國又一次進入大分裂時期, “漢人”一詞真正的被賦予“漢族”的意義就是出現在這個時期。 同時也是中國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最頻繁的時期之一。 就是這個時期。 當時很多少數民族政權, 都將漢化定為國策。 有名的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

本來是鮮卑族, 情感上對於漢族文化並不感興趣。 但是為了統治中原, 又不得不接受漢族文化, 以及孕育出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他遷都平城, 建立宗廟, 立社稷, 又命令鄧淵制定官制, 立爵位, 制定音樂。 要求董謐制定朝廷禮儀。 讓王德制定律令, 晁崇考天象。 將一個徙水草而居遊牧民族變成了一個漢文化興盛的農耕社會。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執政後, 繼續推行漢化政策, 他重用漢族士大夫, 尊崇儒學, 重視教育。 使得北魏漢文化從官到民異常興盛。

不過朝廷強力推行漢文化普及, 也引來鮮卑保守勢力的強烈不滿。 崔浩的死, 就是一次鮮卑貴族對於擴大漢文化的一次反撲。 崔浩出身在北方的大家族, 其父一直在北魏擔任高級官員。 崔浩也經歷道武、明元、太武三個帝王,始終都被朝廷信任,官至司徒。晚年他修“國書”,裡面記載了很多北魏早期的一些“黑歷史”,並且豎起石碑立在通衢大道旁,導致鮮卑的一些貴族看到,大為憤怒,跑去向拓跋燾告狀。隨後,拓跋燾逮捕了崔浩,給予了滅族的懲罰。同時此案還牽涉到當時很多漢族大家,當時的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諸族,因為此案,被處死人數多達兩千餘人。

崔浩的被殺,表面似乎是出於揭露了北魏的“癩瘡疤”,其實則是鮮卑貴族對於朝廷漢化的強烈不滿,而趁機打擊漢族大家的一種復仇。但是,如此嚴厲的懲處,還是沒能擋住北魏的漢化。到了孝文帝時期,北魏又進入了一次漢化的高潮。他執政後,遷都洛陽,進行徹底改革,以華夏正統自居。尤其重要的是,孝文帝把鮮卑貴族和漢人貴族之間建立起關係的橋樑,共用政權,北魏皇室肯定並且尊重漢人貴族的地位,漢人大家則承認北魏帝國的統治的正當性。將雙方的利益徹底結合起。這種不問種族,只在乎地位的做法,對於促進民族之間和睦相處起到了極大作用。

北魏孝文帝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人主患不能處心公平,推誠於物。能是二者,則胡越之人皆可使如兄弟矣!”如此胸懷,即使現在看來依舊值得借鑒。到了元朝,朝廷將全國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漢人與南人的分別以宋金疆域為界線,實際還是承襲了金代的傳統說法。

元朝用政治強力推行的三六九等的民族劃分,只問血統不問文化的做法,其實是民族融合的大倒退。而元朝就在這種民族歧視、朝廷內部充滿混亂與內訌的統治下,僅僅存在不到九十年,便匆匆結束了中原的統治,逃回北方。清朝時,滿人入主中原,早期雖然也走元朝的路子,在全國劃分為“滿、蒙、漢三等,但是隨著執政的中後期,改變政策,康熙時期,提出“滿漢一體”的民族政策,下令“各省督、撫,不論滿洲、漢軍、漢人,應選能推用。”使得清朝的向心力大增,直到清朝末年,朝中起到中流砥柱的大臣,幾乎都是漢人。

崔浩也經歷道武、明元、太武三個帝王,始終都被朝廷信任,官至司徒。晚年他修“國書”,裡面記載了很多北魏早期的一些“黑歷史”,並且豎起石碑立在通衢大道旁,導致鮮卑的一些貴族看到,大為憤怒,跑去向拓跋燾告狀。隨後,拓跋燾逮捕了崔浩,給予了滅族的懲罰。同時此案還牽涉到當時很多漢族大家,當時的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諸族,因為此案,被處死人數多達兩千餘人。

崔浩的被殺,表面似乎是出於揭露了北魏的“癩瘡疤”,其實則是鮮卑貴族對於朝廷漢化的強烈不滿,而趁機打擊漢族大家的一種復仇。但是,如此嚴厲的懲處,還是沒能擋住北魏的漢化。到了孝文帝時期,北魏又進入了一次漢化的高潮。他執政後,遷都洛陽,進行徹底改革,以華夏正統自居。尤其重要的是,孝文帝把鮮卑貴族和漢人貴族之間建立起關係的橋樑,共用政權,北魏皇室肯定並且尊重漢人貴族的地位,漢人大家則承認北魏帝國的統治的正當性。將雙方的利益徹底結合起。這種不問種族,只在乎地位的做法,對於促進民族之間和睦相處起到了極大作用。

北魏孝文帝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人主患不能處心公平,推誠於物。能是二者,則胡越之人皆可使如兄弟矣!”如此胸懷,即使現在看來依舊值得借鑒。到了元朝,朝廷將全國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漢人與南人的分別以宋金疆域為界線,實際還是承襲了金代的傳統說法。

元朝用政治強力推行的三六九等的民族劃分,只問血統不問文化的做法,其實是民族融合的大倒退。而元朝就在這種民族歧視、朝廷內部充滿混亂與內訌的統治下,僅僅存在不到九十年,便匆匆結束了中原的統治,逃回北方。清朝時,滿人入主中原,早期雖然也走元朝的路子,在全國劃分為“滿、蒙、漢三等,但是隨著執政的中後期,改變政策,康熙時期,提出“滿漢一體”的民族政策,下令“各省督、撫,不論滿洲、漢軍、漢人,應選能推用。”使得清朝的向心力大增,直到清朝末年,朝中起到中流砥柱的大臣,幾乎都是漢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