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海帶結、竹輪、炸魚丸、年糕福袋……都咋做出來的?

關東煮據說是日式烤串加湯煮的, 因此在日語裡讀成「禦田」, 羅馬音寫成「Oden」, 念起來很短平快, 算是對我這種窮鬼最友好的日料了...因為串串有很多種, 挑了幾個寫~

海帶結

日語裡是叫「昆布」, 大家都叫海帶, 但究竟是不是呢?先賣個關子。 商家剛進貨昆布的時候都是乾燥的, 得浸泡在加入醋的水中三分鐘, 就可以使鮮味散發出來了。

之後把拖把樣的大海帶撈出來控水, 放置半天後,

海帶就鮮得直掉眉毛了(這個梗好冷, 會不會沒人看出來...)

擺放整齊後, 切成 15 釐米長的小段, 等會兒要打結~

工人手動打海帶結, 沒錯, 人工的, 老奶奶繼「給花生剝殼」和「編制假髮」之後又有活兒幹了...如果遇到海帶太寬了, 還需要撕開來再打結。

竹輪麵筋

竹輪並沒有用真的魚肉, 全是面...連「火腿腸」這種大多數澱粉很少肉的東西都比不上, 簡直是被騙了好多年。 在小麥粉中加水, 用機器攪拌打個 30 分鐘。 由於小麥粉是高筋的麵粉, 攪拌後就會起筋, 口感就會勁道起來。

之後從機器中取出來, 調整好形狀後再塞進輥壓機, 用棍子多次壓薄, 面坯就做完了。

再放入拉長機, 按規定的長度切開來。 接著只要放上一條小棍子, 面皮就會自己裹上去。

注意看慢動作,一個形象的「捲舖蓋走人」...

壓制竹輪的八角星形狀,會用上特殊的模具,猛地想起來小時候看《俠女闖天關》裡他們爭奪的那幾把鑰匙...工人把卷好的面坯放進模具裡,壓合好後之後放入熱水中煮上 30 分鐘,面一煮就膨脹開來撐成特殊形狀了。

這種操作方法還有一個奇葩用處——有的蘋果上能有「福、祿、壽」之類的膨脹大字凸起,果農是在蘋果還沒長大時,給裝進某一面有陰刻的大字模具裡,等到蘋果長大就擠脹成這樣了。

煮完後將麵筋轉移到另一個架子上,由機器抽去小棍子,竹輪就滾落下來了。

把這一條條的麵筋放在水中泡上一天后,竹輪就完成了~

炸魚丸

魚丸的原料是金線魚之類的肉泥,下次會寫一篇魚肉是如何從流水線上剔下來的文章,資料都已經找好了,今天就直接從肉糜開始啦~

把冷凍肉糜放入切碎機中切碎,再轉移到石臼中進行拌料。攪拌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添加調料。

接著到了大師傅展示手工的環節!跟打邊爐的店裡大廚一樣的手法:虎口一擠,往刀口一靠,一個圓溜溜的魚丸就成型了,之後再放入油中一炸。

嘖嘖,再把多餘的油一吸走,炸魚丸就做好了!

年糕福袋

我是沒吃過年糕福袋的,但我吃過挺多紫菜福袋...做法也差不多,就是料變了,首先做好的年糕都還是軟糯的,先分出小塊,一個個給搓圓了。

再裝進油炸豆腐卷裡,之後用曬乾的葫蘆條給系上。

再用浸泡過海帶的水和木魚花(就是吃章魚小丸子都要撒的那個)熬上湯。

熬煮一鍋關東煮

最後把所有的食材下鍋一起慢慢熬煮,一碗冬日的幸福關東煮就做好了!(¯﹃¯)

注意看慢動作,一個形象的「捲舖蓋走人」...

壓制竹輪的八角星形狀,會用上特殊的模具,猛地想起來小時候看《俠女闖天關》裡他們爭奪的那幾把鑰匙...工人把卷好的面坯放進模具裡,壓合好後之後放入熱水中煮上 30 分鐘,面一煮就膨脹開來撐成特殊形狀了。

這種操作方法還有一個奇葩用處——有的蘋果上能有「福、祿、壽」之類的膨脹大字凸起,果農是在蘋果還沒長大時,給裝進某一面有陰刻的大字模具裡,等到蘋果長大就擠脹成這樣了。

煮完後將麵筋轉移到另一個架子上,由機器抽去小棍子,竹輪就滾落下來了。

把這一條條的麵筋放在水中泡上一天后,竹輪就完成了~

炸魚丸

魚丸的原料是金線魚之類的肉泥,下次會寫一篇魚肉是如何從流水線上剔下來的文章,資料都已經找好了,今天就直接從肉糜開始啦~

把冷凍肉糜放入切碎機中切碎,再轉移到石臼中進行拌料。攪拌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添加調料。

接著到了大師傅展示手工的環節!跟打邊爐的店裡大廚一樣的手法:虎口一擠,往刀口一靠,一個圓溜溜的魚丸就成型了,之後再放入油中一炸。

嘖嘖,再把多餘的油一吸走,炸魚丸就做好了!

年糕福袋

我是沒吃過年糕福袋的,但我吃過挺多紫菜福袋...做法也差不多,就是料變了,首先做好的年糕都還是軟糯的,先分出小塊,一個個給搓圓了。

再裝進油炸豆腐卷裡,之後用曬乾的葫蘆條給系上。

再用浸泡過海帶的水和木魚花(就是吃章魚小丸子都要撒的那個)熬上湯。

熬煮一鍋關東煮

最後把所有的食材下鍋一起慢慢熬煮,一碗冬日的幸福關東煮就做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