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霍去病立志消滅匈奴卻英年早逝,100多年後,夢想被一個惡霸完成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一位功績赫赫的名將, 西元前123年, 年僅17歲的霍去病就以800騎兵殺的匈奴人丟盔棄甲, 隨後更是鋒芒畢露, 多次出擊匈奴, 皆大勝而歸, 重塑了漢朝的威嚴和氣勢。 霍去病一生以消滅匈奴為己任, 曾放出“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 可惜天妒英才, 23歲時就患病身亡, 讓漢武帝痛不欲生。 此後他剿滅匈奴的夙願也一直沒有被完成, 然而到了100多年後的東漢時期, 這一志向卻被一個外戚惡霸完成了。

竇憲, 東漢章德皇后的兄長, 西元78年, 竇氏被立為皇后, 竇憲和其兄弟們也因此得貴, 官位平步青雲被任命為黃門侍郎, 被皇帝寵倖, 地位異常顯赫。 有了身份和地位的竇憲就開始狐假虎威, 經常仗勢欺人, 強搶民女, 霸佔百姓良田, 欺壓良善成為人見人恨的官場惡霸。 在竇憲最風光的時候, 他連皇帝的妹妹沁水公主都不放在眼裡, 敢用低價強購沁水公主的園田,

公主雖然尊貴, 卻畏懼竇憲的勢焰, 敢怒不敢言, 只能任他欺淩。

漢章帝死後, 竇太后臨朝稱制, 竇憲更是把弄朝政, 集大權於一身, 他安插黨羽, 牽朋引類, 打擊異己, 成為一手遮天的權臣。 後來因派人刺殺都鄉候劉暢, 惹怒太后, 竇太后將他禁閉于宮中。

漢和帝時期, 北方的匈奴依然是漢朝的死敵, 只是此時的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 南匈奴親漢, 北匈奴反漢。 南匈奴經常受到被匈奴的侵擾, 就請求漢朝出兵討伐北匈奴, 竇憲得知後, 就上書請求帶兵出戰, 將功補過。

第二年, 竇憲彙集匈奴和羌胡等數萬大軍, 分三路出擊北匈奴。 在蒙古的稽落山大破北匈奴的軍隊, 北單于逃亡, 竇憲整理軍隊後, 緊追不捨, 死死咬住逃敵, 直抵今天的烏布蘇諾爾湖, 此戰漢軍共斬殺匈奴名王以下將士一萬三千多人, 俘獲馬、牛、羊、駝百余萬頭, 來降者八十一部, 前後二十多萬人。 竇憲也因功被封為大將軍, 賜爵武陽侯, 食邑二萬戶。

這次對匈奴的巨大戰績也讓竇憲更加忘乎所以, 回京後他更是飛揚跋扈, 居功自傲, 並與其兄弟們大修宅院, 爭競豪奢, 窮極工巧, 天下為之側目。

西元90年, 北單于在漠北已經奄奄一息, 請求入漢稱臣, 但南單于不同意, 力諫漢朝趁勢消滅北匈奴, 然後合併匈奴同歸于漢朝統治。 朝廷對此提議很贊同,

竇憲也認為此時是消滅北匈奴的最佳時期, 遂與第二年, 竇憲派兵出居延塞, 在金微山大破北單于, 斬首五千餘級, 北單于遁逃, 不知去向, 其國遂亡, 匈奴地盤全部歸漢。

竇憲平定匈奴, 完成了名將霍去病的畢生志願, 一時間威名大盛, 身份顯赫無人能及。 竇憲也自認有大功與漢朝,更加為所欲為,其兄弟門客,甚至手下僕人都敢仗其勢力,為非作歹,欺淩平民,強奪財貨,篡取罪人,搶掠婦女,在巨功之下,百姓卻對他恨的咬牙切齒。永和四年,竇憲意圖夥同黨羽們謀反,漢和帝提前得知,就設計賜死了竇憲。

竇憲雖然狂妄驕橫,但他消滅匈奴的功績確實是功不可沒,據史書記載北匈奴在他的指揮打擊下徹底從草原上消失了。那麼這些被擊潰的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呢?據英國歷史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記載,當時"這些從獲勝的敵人面前逃跑的匈奴人",採取了"轉而向西方進軍"的戰略。他們先是長途奔襲到歐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帶,接著又同這裡的原住民哥特人等一起,繼續向西侵襲,直到兵臨羅馬城下,最終導致了這個歐洲古老的帝國"在眾多'蠻族'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滅亡了。

竇憲也自認有大功與漢朝,更加為所欲為,其兄弟門客,甚至手下僕人都敢仗其勢力,為非作歹,欺淩平民,強奪財貨,篡取罪人,搶掠婦女,在巨功之下,百姓卻對他恨的咬牙切齒。永和四年,竇憲意圖夥同黨羽們謀反,漢和帝提前得知,就設計賜死了竇憲。

竇憲雖然狂妄驕橫,但他消滅匈奴的功績確實是功不可沒,據史書記載北匈奴在他的指揮打擊下徹底從草原上消失了。那麼這些被擊潰的匈奴人到底去了哪裡呢?據英國歷史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記載,當時"這些從獲勝的敵人面前逃跑的匈奴人",採取了"轉而向西方進軍"的戰略。他們先是長途奔襲到歐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帶,接著又同這裡的原住民哥特人等一起,繼續向西侵襲,直到兵臨羅馬城下,最終導致了這個歐洲古老的帝國"在眾多'蠻族'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滅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