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返本型百萬意外險,只保全殘?

就意外險而言, 最基礎的保障責任無疑就是意外身故和殘疾, 但是有這麼一類“奇葩”產品, 其保障責任為“意外身故和全殘”。

雖然僅有一字之差, 但是保障範圍卻“謬之千里”。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類產品究竟有多坑!

坑點1:只保全殘保障弱

在政策方面, 對一到十級傷殘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所有正規的意外險條款中, 都對十個不同的殘疾程度有統一的說明和定義。

一般而言, 第十級殘疾程度最低, 保險公司將按照基本保額的10%進行賠付, 而第一級殘疾程度最高, 會按照基本保額的100%賠付, 與意外身故所獲得的保險金額是一致的。

而“全殘”又是如何定義呢?

這類產品宣傳所說的“意外險”產品, 本質卻是“兩全保險”的形式。 如下圖的產品條款, 明確說明了“全殘”的標準:

從上圖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 “全殘”的標準下, 意外事故的受害人已基本喪失了行為和自理能力, 無法單獨依靠自己生活, 經濟收入和來源中斷。 那麼問題來了, 殘疾與全殘哪個發生概率更高呢?

當然是殘疾!

1-10級程度已經涵蓋了所有的傷殘可能。 而對於全殘來說, 發生概率已趨近於死亡, 保障範圍極大地縮小。 所以, 這類“全殘”產品堪稱雞肋。

坑點2:返還保費未必划算

很多朋友覺得保險作為看不到、摸不著的金融產品, 不像股票基金那樣每天都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也不像銀行儲蓄想用就用隨時可以提取, 必須得等到發生事故時才能進行理賠, 總感覺不踏實, 缺乏有溫度的感受和體驗。

正因為這個原因, 很多朋友喜歡“保費返還型”的保險產品。

一方面, 在保障期限內發生了保險事故, 保險公司會予以賠付;另一方面, 保障期滿後還能獲得一定比例已交保費的返還, 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免費送保障”嗎?

其實, 所有的返本型產品也僅僅是看上去比較美好而已, 尤其是返本型的意外險產品。 下面我們用一年期的消費型和返本型意外險分別進行一番比較。

首先是返本型:

這款產品一目了然:5萬的基本保額, 保障30年, 繳費10年, 每年交1699元, 累計繳費總和為16990元。

再看一下消費型:

這款產品100萬的基本保額, 另有50萬的猝死保障,每年交保費299元。對比來看,該消費型意外險,保額是前者的20倍,價格卻僅為五分之一。有些朋友要說了,消費型的產品是便宜,可是你交出去的錢拿不回來啊!

那我們再算一筆賬:

還有一點要特別說明:意外險一般無等待期的規定,只要保單生效後便可以獲得完完全全的意外保障,不需要擔心重新投保後保障中斷的問題。

坑點3:百萬保額成噱頭

很多百萬保額意外險產品在宣傳的時候都列舉了N種情況,看起來無所不能,實際上只有在特定場景發生的意外身故,才能獲得百萬保額。

而對於更常見的一般意外情況(高空墜物、遇刺、溺水、失足身故等),都歸屬於其他意外,只能獲得5萬的保額。那麼,它宣傳的百萬意外是什麼呢?

只有在特定交通工具上發生意外才能賠百萬!

坐飛機出事了才賠一百零五萬!

自駕車出事了才賠一百零五萬!

那麼某人走路去上班

不幸被汽車撞死怎麼辦?

不好意思,只賠五萬!

這個時候

是不是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最後,提醒大家在買意外險的時候一定要看清 “只保全殘”的“返本型百萬意外險”的真實面目,少走一些彎路,多獲得一份可靠的保險保障。

另有50萬的猝死保障,每年交保費299元。對比來看,該消費型意外險,保額是前者的20倍,價格卻僅為五分之一。有些朋友要說了,消費型的產品是便宜,可是你交出去的錢拿不回來啊!

那我們再算一筆賬:

還有一點要特別說明:意外險一般無等待期的規定,只要保單生效後便可以獲得完完全全的意外保障,不需要擔心重新投保後保障中斷的問題。

坑點3:百萬保額成噱頭

很多百萬保額意外險產品在宣傳的時候都列舉了N種情況,看起來無所不能,實際上只有在特定場景發生的意外身故,才能獲得百萬保額。

而對於更常見的一般意外情況(高空墜物、遇刺、溺水、失足身故等),都歸屬於其他意外,只能獲得5萬的保額。那麼,它宣傳的百萬意外是什麼呢?

只有在特定交通工具上發生意外才能賠百萬!

坐飛機出事了才賠一百零五萬!

自駕車出事了才賠一百零五萬!

那麼某人走路去上班

不幸被汽車撞死怎麼辦?

不好意思,只賠五萬!

這個時候

是不是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最後,提醒大家在買意外險的時候一定要看清 “只保全殘”的“返本型百萬意外險”的真實面目,少走一些彎路,多獲得一份可靠的保險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