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究竟寶寶摔倒要不要扶?

有這樣一類孩子, 在媽媽面前一會兒是“貼心小棉襖”, 一會兒又變“調皮搗蛋鬼”, 而擁有這雙項技能的娃通常被叫做“熊孩子”。 熊孩子經常活蹦亂跳的, 尤其是春季外出郊遊時, 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摔倒, 對此, 很多媽媽第一反應是沖過去扶起來。 孩子摔倒真的要扶嗎?不同媽媽的做法折射出怎樣的教育觀念?

孩子摔倒扶不扶

孩子摔倒大哭, 媽媽第一時間扶起來哄是本能反應, 也是人之常情, 但這種做法卻不見得對。 因為立馬扶起摔倒的寶寶也有其不當之處, 具體如下:

1、破壞細節

孩子一摔, 可輕可重, 媽媽還未觀察就直接扶起, 可能會忽視孩子摔倒時的真實情況, 如果孩子出現身體損傷卻不自知, 就醫時媽媽也無法準確描述孩子的病情, 便只能額外增加醫療檢查費用。

2、造成二次傷害

萬一摔倒的孩子出現骨折或其他損傷, 媽媽們貿然抱起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傷勢。

正確做法是先觀察20秒, 查看孩子摔傷的部位, 看有沒有骨折、流血等, 若無問題再抱起。 媽媽還要在孩子摔傷後的三天內, 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

3、耽誤病情

孩子摔倒後, 如果媽媽立馬抱起來止哭, 卻忽視了孩子身體的異常狀況, 一旦孩子日後出現食欲不振、嗜睡、哭鬧、視力模糊、呼吸不暢等摔傷合併症狀時, 此時再就醫已延誤了病情。 正確做法是發現異常第一時間撥打120, 期間不要挪動孩子, 若孩子嚴重出血, 應馬上用紗布或衣服壓住孩子的傷口。

孩子摔倒後的錯誤做法

看到孩子摔倒, 媽媽們不僅要學會應對, 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媽媽們著急時跟孩子說的第一句話, 不僅折射出媽媽的教育態度,

還可能被孩子永遠記住, 影響孩子日後的生活。 通常, 中國的媽媽在情急之下會說出兩句話:

1、“寶貝疼嗎?不哭不哭, 媽媽打它!”

2、“叫你別亂跑, 你看摔疼了吧, 就是不聽話”

分析:

第一類媽媽的說法不可取:

孩子不小心摔倒, 其實大部分責任在於自己。 若媽媽直接將責任推卸給絆倒TA的地面, 這樣做可能會無意中教壞孩子, 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

雖然很多媽媽都是出於心疼孩子才這樣說, 但為了孩子成長著想,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正所謂“吃一塹, 長一智”, 摔倒未必是壞事, 教會孩子正確面對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類媽媽的指責很多餘:

在孩子摔倒時指責孩子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只會讓孩子反感, 產生不良情緒,

這樣孩子更不願意聽媽媽的話。 而且孩子們被指責後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 該如何避免。

媽媽們應該用引導的方式代替指責, 告訴孩子從中吸取教訓。 如果孩子一直哭, 應等孩子心情平復後再講道理, 這樣效果更好。

孩子摔倒後的正確做法

關於孩子摔倒, 不同國家的媽媽做法也不同, 媽媽們可以多學學, 讓孩子學會在挫折中成長。 如果媽媽們確認孩子摔倒後並無大礙, 那麼以下各國媽媽的做法不妨借鑒一下:

1、美國媽媽:站在原地, 鼓勵孩子勇敢地爬起來。

用意:既然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摔倒, 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會從跌倒中爬起來。 媽媽可以用鼓勵的方式給予孩子勇氣, 讓孩子化悲傷為力量, 勇敢地站起來。

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還有利於培養了孩子樂觀、堅強、勇敢的個性。

2、俄羅斯媽媽:任憑孩子哭鬧, 不去扶孩子, 讓孩子自己解決。

用意:遇到困難, 讓孩子獨立面對, 自己想辦法, 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 這樣, 孩子在任何時候不會想著依賴別人, 而是自己擦乾眼淚, 站起來。 孩子也能從中學會遇到困難依靠自己解決的道理。 其實, 自然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3、非洲媽媽:假裝自己摔倒, 做爬起來的動作, 暗示孩子自己掌握方法。

用意:孩子摔倒了, 初次可能沒有經驗, 媽媽可以通過示範引導孩子, 讓孩子學會應對的方法, 這樣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 如果遇到困難也會想著向別人學習, 找出方法。

如何防止孩子摔倒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摔倒,尤其是0-6歲的孩子,身體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又活潑好動。為避免摔傷造成嚴重的後果,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該怎麼預防?各位媽媽速速get以下實用招數吧。

0-12個月

寶寶特點:能翻身、觸摸物品、會爬、開始學走路、活動範圍比較小;

預防措施:

1、要時刻陪在寶寶身邊,儘量不要讓寶寶離開媽媽的視線,幾分鐘都不行,尤其是寶寶在床、沙發、椅子時,一個翻身滾下來就會摔傷;

2、給寶寶選擇一張安全的床,床圍欄要高,隔板空隙要小,以防寶寶從床上摔下來,或者攀爬跌出床外;

3、帶寶寶外出,寶寶推車必須要有安全帶,而且每次都要系好,以免寶寶亂爬,從推車上摔下來。

4、在寶寶學步期間,先讓寶寶向前邁步;等學會後再雙手扶著寶寶,讓寶寶慢慢行走;等走穩後,再在身後護著寶寶,或者用帶子裹在寶寶腋下,牽著帶子。

1-3歲

寶寶特點:會走路了但不穩、易摔跤、喜歡到處跑、經常與朋友玩耍;

預防措施:

2、若家裡有樓梯,應在樓梯口安裝柵欄,儘量不要讓寶寶一個人上下樓梯,因為走不穩摔下樓梯會傷到頭部或四肢; ...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摔倒,尤其是0-6歲的孩子,身體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又活潑好動。為避免摔傷造成嚴重的後果,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該怎麼預防?各位媽媽速速get以下實用招數吧。

0-12個月

寶寶特點:能翻身、觸摸物品、會爬、開始學走路、活動範圍比較小;

預防措施:

1、要時刻陪在寶寶身邊,儘量不要讓寶寶離開媽媽的視線,幾分鐘都不行,尤其是寶寶在床、沙發、椅子時,一個翻身滾下來就會摔傷;

2、給寶寶選擇一張安全的床,床圍欄要高,隔板空隙要小,以防寶寶從床上摔下來,或者攀爬跌出床外;

3、帶寶寶外出,寶寶推車必須要有安全帶,而且每次都要系好,以免寶寶亂爬,從推車上摔下來。

4、在寶寶學步期間,先讓寶寶向前邁步;等學會後再雙手扶著寶寶,讓寶寶慢慢行走;等走穩後,再在身後護著寶寶,或者用帶子裹在寶寶腋下,牽著帶子。

1-3歲

寶寶特點:會走路了但不穩、易摔跤、喜歡到處跑、經常與朋友玩耍;

預防措施:

2、若家裡有樓梯,應在樓梯口安裝柵欄,儘量不要讓寶寶一個人上下樓梯,因為走不穩摔下樓梯會傷到頭部或四肢;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