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篡位之法是他首創,無意中還教了個好學生

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孤月獨飲

郭威和趙匡胤, 一個是後周開國皇帝, 另一個是北宋開國皇帝。 他們兩為人處世都沉穩老辣, 所以兩人在身份和性格上有很多的相似點。 趙匡胤還曾是郭威的部下, 郭威也對他十分賞識和重用, 所以趙匡胤在郭榮手下混的風生水起, 而且直接參與了郭榮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在這些事中, 郭威充分扮演了一個好老師的角色, 教會了趙匡胤很多。 可是唯一讓郭威沒想到的是, 他竟然教會了趙匡胤造反, 而且造的是自己的反, 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老師郭榮是如何上好這節造反之課的。

郭威出身貧寒, 年輕時是個小混混, 是個典型的梟雄胚子。 這在兵戈相向、強者為王的亂世, 正是他的用武之時。 後來郭威因為自己作戰勇猛, 得到了劉知遠(後漢開國皇帝)的賞識, 幫助劉知遠建立後漢, 自己也憑藉軍功一步步爬上後漢樞密使的高位, 掌握了後漢的軍權。

劉知遠駕崩後, 他的二子劉承佑繼承了皇位, 郭威和宰相蘇逢吉同受劉知遠遺詔成為輔政大臣。 劉承佑是個志大才疏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越來越想擺脫輔政大臣的控制, 想儘早獨攬大權。 另外, 宰相蘇逢吉平素和郭威不和, 想將郭威排擠出朝, 於是君臣兩人借遼軍南侵, 讓郭威北上禦敵的理由將郭威調離了京師。

郭威離開京師後, 劉承佑立即展開了對郭威一黨的清洗活動, 先誅殺了京城之中和郭威交好的朝臣, 然後下密詔讓人在軍中暗殺郭威。 接到密詔的人權衡了一下利弊, 最終決定偏向郭威, 因為自唐後期以來的史實告訴他, 兵權才是最重要的。

郭威看到密詔後, 內心雖然驚慌, 但還是假裝平靜地召集來三軍將領。 他對各位將領說:“我郭威跟隨先帝出生入死、東征西討才建立後漢, 後來又受先帝遺命, 輔佐少主。 我自問對朝廷無愧, 對先帝和皇上忠心。 可如今皇上卻下密詔要誅殺在下與諸位將領, 實在令我寒心。 我想皇上年幼, 不分善惡, 這肯定是受了蘇逢吉等奸佞的蠱惑, 才做了如此決定。 ”

郭威故意將密詔中的誅殺自己改為誅殺自己和諸位將領, 以引起諸將激憤。 果然諸將聽後, 群情憤慨, 紛紛說道:“皇帝必是被奸臣所惑, 末將等願隨大帥入朝, 共清君側, 為大帥討回公道。 ”郭威見軍心可用, 決定揮師進京。

在輕易擊敗京城守軍後, 郭威派人在混亂中趁機殺了劉承佑,

借“清君側”之名行了“清君”之實。 此時郭威篡權稱帝之心昭然若揭, 可是朝中擁護後漢劉氏的大臣還很多, 郭威自己也不敢妄言稱帝, 否則就是承認自己造反。 經過一番商議, 眾人決定迎立劉知遠的親侄劉贇為帝, 郭威只能答應。

想著自己的一番辛勞白費時, 郭威甚是苦惱,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就在後漢王朝為立嗣君而鬧得沸沸揚揚之時, 遼國又舉軍南侵。 朝廷接到急報後, 後漢太后又令郭威率軍北征, 又將郭威調離了京師。

大軍離開京城後, 還沒登基的劉贇就派人來慰勞諸將, 郭威看到劉贇來人名為慰軍, 實則監軍後大為不滿, 軍中的一班大將更是如此。

諸將私下裡議論道:“我們起兵攻陷京城, 致使漢主身亡,

已犯了誅夷三族之罪。 如今劉氏複立, 我們哪還有生路?此次北征說不定就是朝廷陰謀, 目的是調開我們, 然後將我們統統消滅。 既然朝廷如此狠心, 我們不如趁大軍在外, 擁立郭大帥為帝, 殺回京師, 才可保全性命。 ”諸將紛紛表示贊同, 於是在一個清晨, 無數將士來到郭威府署, 呼喊著要求郭威當皇帝, 混亂中有人將一面黃旗披在了郭威身上。

郭威表面上雖然萬般拒絕, 可是心裡早就等著這一天了, 在一番假意推辭後, 他終於同意了。

事變當天,郭威就率大軍掉頭南向,直撲京城。到達京城後,郭威並不直接進城,而是命大軍駐紮在城外,逼城內大臣出城迎立自己。城中親附郭威的大臣,早就明白了郭威心意,積極表現。他們當然知道不能讓郭威自己擁立自己為帝,於是跑到後漢太后那,逼太后下誥命,讓她將後漢江山禪讓給郭威。

太后乃一介女流,知道郭威這次進京,絕不會像上次那樣,是這麼容易就打發走的。她也明白了這次後漢的江山是保不住了,自己要是不從,恐怕自己的性命也會丟掉,只好下了誥令,將後漢天下禪讓給了郭威。城外的郭威,在百官的簇擁下,登上崇元殿,正式登基,創建後周。

在這場兵變中,還是配角的趙匡胤積極配合主角郭威演好了這場造反大戲,同時趙匡胤也將劇本爛熟於心。短短的11年後,在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趙匡胤自導自演了一部和郭威奪位情節幾乎一模一樣的劇本,而這次的主角卻是趙匡胤自己,他親手推翻了自己老上司建立的王朝。

假如郭威地下有知的話,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優秀的好學生,怕也是哭笑不得,歷史有時就是這麼戲謔與巧合。

事變當天,郭威就率大軍掉頭南向,直撲京城。到達京城後,郭威並不直接進城,而是命大軍駐紮在城外,逼城內大臣出城迎立自己。城中親附郭威的大臣,早就明白了郭威心意,積極表現。他們當然知道不能讓郭威自己擁立自己為帝,於是跑到後漢太后那,逼太后下誥命,讓她將後漢江山禪讓給郭威。

太后乃一介女流,知道郭威這次進京,絕不會像上次那樣,是這麼容易就打發走的。她也明白了這次後漢的江山是保不住了,自己要是不從,恐怕自己的性命也會丟掉,只好下了誥令,將後漢天下禪讓給了郭威。城外的郭威,在百官的簇擁下,登上崇元殿,正式登基,創建後周。

在這場兵變中,還是配角的趙匡胤積極配合主角郭威演好了這場造反大戲,同時趙匡胤也將劇本爛熟於心。短短的11年後,在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趙匡胤自導自演了一部和郭威奪位情節幾乎一模一樣的劇本,而這次的主角卻是趙匡胤自己,他親手推翻了自己老上司建立的王朝。

假如郭威地下有知的話,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優秀的好學生,怕也是哭笑不得,歷史有時就是這麼戲謔與巧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