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外:秦國憑什麼能統一六國?中國網友提到8個字,後四字太霸氣

凡只要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有所瞭解的人一定都會知道一個事實, 那就是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在最開始的時候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強國, 甚至可以用“非常弱小”來形容它, 而且其位置也比較偏僻, 可為什麼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國, 最終卻能夠逐個擊破另外六國, 最終在秦始皇時期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老外也對此表示不解, 他們在國外論壇提問:“秦國憑什麼能統一六國?”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心中的一個疑問, 然而咱們中國網友卻提到了8個字, 前四個字解釋了秦軍為何強大, 而後四字則讓秦國看起來無比霸氣。

首先, 咱們聊聊這秦國的歷史, 那是周朝時期, 秦襄公被封為諸侯, 這封地就在岐山以西, 可以說這塊地並不好, 那個時候其他的諸侯國根本就不會把這小小的秦國當回事, 即便是經歷了幾代秦王的努力後, 秦國依然不能算是個強國,

因為在它前面還有楚國、趙國這些大國在, 它頂多也只能算個中游的諸侯國。

秦國真正開始崛起是什麼時候呢?那得到秦孝公時期, 商鞅變法之後, 再至後來的秦始皇嬴政繼位(當時的秦王)後, 才開始逐漸顯露出它的霸王之氣。 當然,

這其中很多細節沒有一一贅述, 其實要統一六國, 最重要的肯定還是軍事實力, 秦軍是如何做到橫掃六國的呢?這就要提到咱們網友所提的那8個字了!關於這8個字, 咱們分成兩部分說, 先說這前四字“軍功爵制”。

何為軍功爵制呢?其實以咱們如今的眼光來看,

這是一項很順理成章的制度, 其核心就是多勞多得, 在戰國之前, 國家要任命將軍, 通常都是“世卿世祿制度”, 這是啥意思呢?就等於說你不是貴族出身, 就別來摻和了, 輪不到你當將軍, 這樣的制度之下難免會有許多草包將領產生, 將軍無能, 士兵肯定也很難服氣, 這樣的軍隊談什麼統一六國?而“軍功爵制”的誕生就改變了這一弊端, 只要你有能力殺敵, 就以殺敵的多少來論功行賞, 如此一來, 士兵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勇猛無比, 畢竟只要有能力就能出頭, 從積極性的層面來說, 和採用“世卿世祿制度”的時期有質的區別。

咱們再來說說後四字, 聞戰則喜。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 此四字出自《史記》, 說的就是清朝軍民驍勇善戰, 整個秦國都以戰爭為樂的尚武精神。 戰爭有多殘酷, 相信不必小編贅述, 如何能夠讓士兵們想要打仗呢?其實結合前面四字就很好理解了, 只要有仗打, 就有機會上陣殺敵, 殺了敵人就能夠論功行賞, 這樣的制度之下, 秦軍就像是一群戰爭機器一樣, 其他六國無不聞風喪膽。試問誰遇見一支“聞戰則喜”的軍隊,還有心思和他們打呢?簡直就像面對一個毫無畏懼的瘋子一樣,反而倒是你會有可能嚇得發抖,不是嗎?

其實秦國的成功並不是什麼“上天註定”之類的空話,沒有哪個天子的江山不是用智慧和武力奪來的,有了智慧的產物“軍功爵制”加上“聞戰則喜”的霸氣態度,秦國一統天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其他六國無不聞風喪膽。試問誰遇見一支“聞戰則喜”的軍隊,還有心思和他們打呢?簡直就像面對一個毫無畏懼的瘋子一樣,反而倒是你會有可能嚇得發抖,不是嗎?

其實秦國的成功並不是什麼“上天註定”之類的空話,沒有哪個天子的江山不是用智慧和武力奪來的,有了智慧的產物“軍功爵制”加上“聞戰則喜”的霸氣態度,秦國一統天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