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贊他“天之祥,宋之瑞”,起初卻不被重用,危難時顯英雄本色

南宋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出生在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的一個書香門第。 在他出生前夕, 其祖父文時用做了一個夢, 夢見孫兒騰雲而上, 祖父十分高興, 認為是個吉兆, 故孫兒出生後, 便給他取了一個“雲孫”的小名, 並據此取學名“天祥”, 字“履善’。 期望孫兒受上天保佑, 有所發展, 能成就一番事業。

文天祥從小就受到嚴格而良好的教育。 父親文儀是一位博學多識的正直學者, 文天祥小時由父親親自教授。 文儀不僅教兒子讀書, 還經常向兒子講述一些愛國志士的事蹟, 他常講歐陽修是如何刻苦治學成為著名文學家的, 講建康通判楊幫義如何在金兵破城之後, 咬破手指, 寫下血書, 大罵敵人, 不屈而死的, 要兒子以他們為榜樣, 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文天祥在父親的教導下.不僅打下了扎實的學業基礎, 而且樹立了堅定的愛國思想。 19歲那年, 文天祥進入當時最有名氣的白鷺洲書院,

師從著名學者歐陽甯道。 在老師精心教導下,他的學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他也成為書院最有才氣的學生。 20歲時, 到京師臨安參加殿試, 當時他不打稿, 一口氣寫下了一篇近萬字的文章, 對天變、民生、人才、士習、國計、民力、盜賊 、邊防等方面的時弊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 當時的理宗皇帝看後大為驚訝, 深為國家有這樣的人才而興奮, 認為國家從此有希望了。 於是, 借用他的名字讚歎道:“此天之祥, 乃宋之瑞也。 ”後來, 文天祥便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宋瑞。

文天祥所處的時代, 正是南宋走向衰亡, 元軍大舉進攻的時候, 文天祥堅決主張抗敵, 保衛國家。 1259年, 元軍大舉南侵時, 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逃跑, 而文天祥卻上書主張處斬董宋臣, 以穩定民心, 堅決抗擊敵人入侵。 結果疏章被扣, 文天祥憤而棄官歸裡。 後來再出來做官, 又因得罪權臣賈似道而被罷官, 謫居故里文山。 文山是故里吉安的一座山名, 這期間, 文天祥又為自己取了個號為“文山”。

1259年, 元軍圍攻臨安, 臨安危急, 文天祥變賣家產, 募兵勤王, 保衛臨安。 第二年, 文天祥在危難之際出任右丞相, 曾親赴元營談判, 面對頑敵, 他大義凜然, 慷慨激昂, 敵人為之震動。 臨安失陷後, 文天樣堅持抗元, 1278年兵敗被俘。

文天樣被俘後, 元朝皇帝忽必烈親自勸降, 許以高官厚祿, 並以殺頭相威脅, 但遭文天祥斷然拒絕。 這期間, 文天祥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和千古傳誦的《正氣歌》。

元朝統治者在對其勸降不成的情形下,於1283年1月9日將其殺害。後人為紀念這位一身正氣、忠貞愛國的抗元英雄,在他被囚的兵馬司獄故址和他的家鄉都建了祠堂,供人瞻仰紀念。

元朝統治者在對其勸降不成的情形下,於1283年1月9日將其殺害。後人為紀念這位一身正氣、忠貞愛國的抗元英雄,在他被囚的兵馬司獄故址和他的家鄉都建了祠堂,供人瞻仰紀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