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位媽媽給孩子報了6個寒假興趣班,原因好笑又心酸

昨天, 鄰居給我看了一下她給孩子的寒假計畫:

週一奧數, 週二鋼琴, 週三跆拳道, 週四書法, 週五游泳, 週六圍棋……只有周日沒安排。

我說, 孩子還這麼小, 不用那麼拼命吧。

她說, 其實不期望孩子多才多藝, 只是覺得孩子放假在家太鬧騰, 想找個地方替我管管他。 我家孩兒精力太充沛, 平時都不好管, 一放寒假就更加讓人頭痛。 為了減少家中雞飛狗跳的時間, 還是給他找點兒事情做比較好。

鄰居是個全職媽媽, 家有二寶, 兒子上一年級了, 妹妹還在繈褓中。 平時, 照顧兩個孩子就已經讓她疲憊不堪了, 這下大寶放寒假了,

在家經常大喊大叫吵著妹妹休息, 還不好好寫作業, 還各種不服管。 所以, 經常能聽到她對大寶暴跳如雷的怒吼聲。

她說, 周日因為孩子爸不用上班, 可以把大寶帶出去玩, 所以沒有報班。

好吧, 心疼鄰居3秒鐘。

其實, 不光是鄰居, 最近很多爸媽都跟我抱怨:“就怕孩子放寒假, 孩子一放假在家, 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 太不好管了。 ”

的確, 很多孩子在學校比較規矩, 可在家就完全不一樣。

比如, 在幼稚園裡, 孩子一般都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吃飯, 自己上廁所, 自己穿衣服, 還會積極主動地幫助老師打掃衛生, 收拾玩具……

但是同樣的事情到了家裡, 孩子就不願意做了。 吃飯的時候各種不情願, 不好好吃;要睡覺了,

就生出各種沒做完的事兒來, 各種拖延;玩具玩過了, 就胡亂擺放在地上……

所以, 不少父母為了不讓親子關係緊張, 乾脆再把孩子送到可以託管孩子的機構或者各種興趣班去。

其實, 我們並不必大費周折, 孩子之所以在學校和在家不一樣, 在很大程度上, 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規則建立出了問題。

01

為什麼這麼說呢?

① 行為規範不一致

幼稚園的小朋友, 一般都去積極主動地參與集體活動。 而我們的孩子到了這個環境中, 如果想和小朋友很好地相處, 也必須跟其它小朋友一樣, 非常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到這些活動中。

可是在家裡呢, 最常見的場景是什麼呢?

爸爸媽媽在玩手機, 然後跟孩子說:“小孩子不能玩手機, 你去搭積木。 ”

爸爸媽媽自己在熬夜, 睡得很晚, 然後告訴孩子:“小孩子不能晚睡, 你趕緊去睡覺。 ”

在幼稚園裡, 所有的小朋友都要遵守一樣的行為規範, 可在家裡,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行為規範卻是兩套標準。 這樣, 規則自然難以建立。

② 規則執行力度不一樣

幼稚園裡, 一般是兩三位老師照顧班裡幾十個小朋友,

而在家, 經常是幾個大人照顧一兩個孩子。

因此, 老師沒有辦法像家長一樣, 非常周到、細緻地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只能自己做。 如果孩子中午不好好吃飯, 那他下午可能就只能餓肚子了;如果他不好好收拾自己的玩具, 那玩具就可能被弄丟了, 下一次他可能就不能玩了。

換句話說, 照顧者的不包辦, 得以讓規則順利建立起來。

找到了原因, 問題解決辦法就出來了。

父母以身作則, 想給孩子立什麼規矩, 先自己做榜樣;

不包辦, 不溺愛,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給孩子的規則要統一, 不能爸爸說要這樣, 媽媽又說要那樣, 而老人又說都不行。

02

以上講了幾點建立規則的原則, 下面跟大家分享幾個規則建立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① 先跟後帶

當孩子的行為和我們的預期不一樣時, 我們要作為孩子的夥伴, 陪在他的旁邊, 跟隨他的感受, 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指責他, 或者說強行阻止。

舉個例子, 一個4歲的女孩, 放寒假在家,玩著玩著就跑到廚房,把腿架在灶臺上,想要爬上去。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父母就會特別緊張,說:

“你趕緊把腳拿出來,你看你腳多髒啊,不能上去。”

“快把腳放下來,你一個女孩子,居然要爬灶台。”

……

那孩子們,聽到父母的阻止和指責,就可能會又哭又鬧,非要爬上去不可。最後呢,在還孩子僵持不下的情況下,通常是父母做出妥協;或者就是強行把孩子抱下來。

其實,在這個案例中,父母在處理問題時,犯了一個錯誤,把孩子放在了對立面,用批評、阻止的話,激起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同時也引發了孩子的抗拒心理。

那如果我們用“先跟後帶”的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陪在孩子的身邊,看一看他到底要幹什麼。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寶寶,你是不是很想爬上去?”這個時候,孩子她肯定會說“是”。

我們再接著問:“那你要爬上去做什麼呢?”

孩子可能會說:

“我看到那個上面有很多水果,我要去看一看,都有什麼好吃的。”

“媽媽每天都會在這裡準備好多東西,我想看看上邊都有些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就和孩子產生了連結,他知道我們能夠理解他,也會更願意跟我們去合作。

接下來,我們再去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

比如,“但是媽媽看到你的腳上還穿著鞋子呢,如果這樣爬上去,是不是就把灶台給弄髒了?那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看一下我們怎麼樣能夠既讓你能夠看到灶臺上的東西,又不會去踩髒灶台。”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動腦筋去想,然後說“我們可以去踩個小凳子”,或者“媽媽可以抱著我看”,等等。

這樣,我們就既滿足了孩子想要去看一看的需求,又滿足了我們不希望孩子到灶臺上亂踩的需求。

也就是說,我們通過這個方法,取得了和孩子共贏的結果。

有些家長,也會和孩子共情(跟),但是共情之後,到了“帶”的階段,轉而就要孩子徹底放棄正在做的這件事——“你這樣是不是把灶台弄髒了,那以後不能再爬了。”

這樣,孩子就會學到:媽媽並不是真正理解我,她每次跟我講道理,只不過是為了不讓我做那件事情。那麼,媽媽以後再使用這個方法,可能就不會這麼有效了。

所以,先跟後帶的重點是,先共情(跟),在看到孩子的需求之後,再討論一種更好的能讓雙反都接受的解決方法。

② 幻想滿足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好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滿足孩子。

比如,孩子晚上突然想吃霜淇淋或蛋糕,可是家裡沒有,商店也已經關門了。

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跟孩子說:“你看家裡沒有冰淇淩了,媽媽明天再給你去買。”但是孩子根本不認同你說的道理,他認為你這麼說,就是不願意滿足他,於是又哭又鬧,非得要現在馬上吃到霜淇淋。

其實,當我們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時候,就可以用幻想滿足的方法。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特別想吃冰淇淩啊,媽媽知道,冰淇淩有蘋果味的,有檸檬味的,還有西瓜味的,還有鳳梨味的,很多味道是不是,那你想吃什麼味兒的呢?”

然後,他可能會跟你說,西瓜味兒或者是其他味道。

這時,媽媽就說:“媽媽特別希望,現在就有一個西瓜口味的冰淇淩,這樣你就能夠馬上吃到了,可是家裡現在沒有,等明天商店開門了,媽媽就帶你去買,好不好?”

你可能會擔心,這樣說,孩子會不會更加想要了,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了呀。

其實,當我們這麼跟孩子說時,孩子一般都會安靜下來,因為在我們語言描述的過程中,孩子的需求會得到一定的滿足,而且他還從中知道了:

媽媽懂得我的需求;

雖然現在媽媽沒辦法給我買到霜淇淋,但第二天一定會能吃到的。

所以,如果我們有一些事情沒有辦法去立刻滿足的話,我們去關注並且描述孩子的需求,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③ 固定流程

很多家長都跟我們說,孩子生活習慣的建立非常讓人頭痛,他們總是不肯到點睡覺,每天都要因為睡覺的事情,跟孩子發火。

其實,對於這些生活習慣的養成,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固定流程。

那些生活習慣養成好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其實都特別有規律。

比如,有一個固定的睡覺流程。每天晚上,父母跟孩子吃完飯以後,就會陪孩子玩會兒遊戲。接著,陪孩子洗漱洗澡。洗完以後,再坐在床上給孩子去讀故事。然後,再進入睡眠時間……

如果孩子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去重複的,那麼他就會形成一個習慣。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提醒他,他就會那麼去做了。就如同我們成人,每天早上起來,就會穿衣服,然後洗漱上班。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從來不需要別人提醒。

而且,孩子本來就有一個秩序敏感期。

有個媽媽,她之前每次上完課帶孩子回家時,都會去一趟菜市場。但是有一天,因為其他什麼事情直接回家了,孩子就一直哭鬧。後來,她突然意識到,可能破壞了孩子的秩序感,然後又帶著孩子重新走了一遍,而孩子的情緒也立刻變好了。

其實,孩子從3個月開始,就會對秩序非常敏感,他需要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情,哪個點吃飯,哪個點睡覺,都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流程。

我們如果能夠抓住這個秩序敏感期,合理安排孩子吃飯、睡覺等作息時間,那麼在以後的育兒中,就會輕鬆很多。這麼做,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好的生活習慣,還能讓他在穩定的環境中獲得重要的安全感。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我們在跟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不能是我們單方面的規定他做什麼,怎麼做,而是要看到孩子的需求,適當地做出讓步,最後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可以共贏的規則。

這樣的規則,才是有效的,才是孩子願意去遵守的。

放寒假在家,玩著玩著就跑到廚房,把腿架在灶臺上,想要爬上去。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父母就會特別緊張,說:

“你趕緊把腳拿出來,你看你腳多髒啊,不能上去。”

“快把腳放下來,你一個女孩子,居然要爬灶台。”

……

那孩子們,聽到父母的阻止和指責,就可能會又哭又鬧,非要爬上去不可。最後呢,在還孩子僵持不下的情況下,通常是父母做出妥協;或者就是強行把孩子抱下來。

其實,在這個案例中,父母在處理問題時,犯了一個錯誤,把孩子放在了對立面,用批評、阻止的話,激起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同時也引發了孩子的抗拒心理。

那如果我們用“先跟後帶”的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陪在孩子的身邊,看一看他到底要幹什麼。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寶寶,你是不是很想爬上去?”這個時候,孩子她肯定會說“是”。

我們再接著問:“那你要爬上去做什麼呢?”

孩子可能會說:

“我看到那個上面有很多水果,我要去看一看,都有什麼好吃的。”

“媽媽每天都會在這裡準備好多東西,我想看看上邊都有些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就和孩子產生了連結,他知道我們能夠理解他,也會更願意跟我們去合作。

接下來,我們再去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

比如,“但是媽媽看到你的腳上還穿著鞋子呢,如果這樣爬上去,是不是就把灶台給弄髒了?那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看一下我們怎麼樣能夠既讓你能夠看到灶臺上的東西,又不會去踩髒灶台。”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動腦筋去想,然後說“我們可以去踩個小凳子”,或者“媽媽可以抱著我看”,等等。

這樣,我們就既滿足了孩子想要去看一看的需求,又滿足了我們不希望孩子到灶臺上亂踩的需求。

也就是說,我們通過這個方法,取得了和孩子共贏的結果。

有些家長,也會和孩子共情(跟),但是共情之後,到了“帶”的階段,轉而就要孩子徹底放棄正在做的這件事——“你這樣是不是把灶台弄髒了,那以後不能再爬了。”

這樣,孩子就會學到:媽媽並不是真正理解我,她每次跟我講道理,只不過是為了不讓我做那件事情。那麼,媽媽以後再使用這個方法,可能就不會這麼有效了。

所以,先跟後帶的重點是,先共情(跟),在看到孩子的需求之後,再討論一種更好的能讓雙反都接受的解決方法。

② 幻想滿足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好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滿足孩子。

比如,孩子晚上突然想吃霜淇淋或蛋糕,可是家裡沒有,商店也已經關門了。

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會跟孩子說:“你看家裡沒有冰淇淩了,媽媽明天再給你去買。”但是孩子根本不認同你說的道理,他認為你這麼說,就是不願意滿足他,於是又哭又鬧,非得要現在馬上吃到霜淇淋。

其實,當我們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時候,就可以用幻想滿足的方法。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特別想吃冰淇淩啊,媽媽知道,冰淇淩有蘋果味的,有檸檬味的,還有西瓜味的,還有鳳梨味的,很多味道是不是,那你想吃什麼味兒的呢?”

然後,他可能會跟你說,西瓜味兒或者是其他味道。

這時,媽媽就說:“媽媽特別希望,現在就有一個西瓜口味的冰淇淩,這樣你就能夠馬上吃到了,可是家裡現在沒有,等明天商店開門了,媽媽就帶你去買,好不好?”

你可能會擔心,這樣說,孩子會不會更加想要了,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了呀。

其實,當我們這麼跟孩子說時,孩子一般都會安靜下來,因為在我們語言描述的過程中,孩子的需求會得到一定的滿足,而且他還從中知道了:

媽媽懂得我的需求;

雖然現在媽媽沒辦法給我買到霜淇淋,但第二天一定會能吃到的。

所以,如果我們有一些事情沒有辦法去立刻滿足的話,我們去關注並且描述孩子的需求,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③ 固定流程

很多家長都跟我們說,孩子生活習慣的建立非常讓人頭痛,他們總是不肯到點睡覺,每天都要因為睡覺的事情,跟孩子發火。

其實,對於這些生活習慣的養成,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固定流程。

那些生活習慣養成好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其實都特別有規律。

比如,有一個固定的睡覺流程。每天晚上,父母跟孩子吃完飯以後,就會陪孩子玩會兒遊戲。接著,陪孩子洗漱洗澡。洗完以後,再坐在床上給孩子去讀故事。然後,再進入睡眠時間……

如果孩子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去重複的,那麼他就會形成一個習慣。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提醒他,他就會那麼去做了。就如同我們成人,每天早上起來,就會穿衣服,然後洗漱上班。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從來不需要別人提醒。

而且,孩子本來就有一個秩序敏感期。

有個媽媽,她之前每次上完課帶孩子回家時,都會去一趟菜市場。但是有一天,因為其他什麼事情直接回家了,孩子就一直哭鬧。後來,她突然意識到,可能破壞了孩子的秩序感,然後又帶著孩子重新走了一遍,而孩子的情緒也立刻變好了。

其實,孩子從3個月開始,就會對秩序非常敏感,他需要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情,哪個點吃飯,哪個點睡覺,都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流程。

我們如果能夠抓住這個秩序敏感期,合理安排孩子吃飯、睡覺等作息時間,那麼在以後的育兒中,就會輕鬆很多。這麼做,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好的生活習慣,還能讓他在穩定的環境中獲得重要的安全感。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我們在跟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不能是我們單方面的規定他做什麼,怎麼做,而是要看到孩子的需求,適當地做出讓步,最後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可以共贏的規則。

這樣的規則,才是有效的,才是孩子願意去遵守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