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裕代晉自立,國號為何不是漢?原因其實一點也不複雜

宋武帝劉裕一代雄主, 是南北朝時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南朝宋的開國皇帝, 被譽為“南朝第一帝”。 劉裕少年家貧, 草根出身, 自隆安三年(399年)“以一擊千”大敗孫恩幾千起義軍後迅速崛起, 內平孫恩和恒玄的叛亂, 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對外先滅南燕, 再滅後秦, 降服仇池, 以卻月陣大敗北魏, 收服中原王朝失去了整整一百年的洛陽和長安, 一時間使得劉裕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為他日後代晉自立奠定了堅實的輿論基礎。

西元420年,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 劉裕代晉自立, 立國號為宋。

時人和後人都有疑惑:既然劉裕聲稱自己是劉邦弟弟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那他國號為何是“宋”而不是“漢”?原因有不少, 其實一點也不複雜。

第一, 劉裕是劉交的後代, 和劉邦的漢嚴格來說有關係, 但要說關係很密切也談不上, 畢竟劉交只是劉邦弟弟, 這和東漢的劉秀有所不同,

劉秀是漢景帝兒子劉發的後代, 是劉邦的直系子孫, 即使是後世很多打著漢的旗號的追認的祖先也都是劉邦。 劉裕不是劉邦的直系子孫, 不用漢作國號說得過去。

第二, 劉裕祖籍彭城, 春秋時期屬於宋國。

第三, 自東漢後有兩個王朝也用漢做國號,

一個是劉備的蜀漢, 一個是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 可是國運都不昌盛, 劉裕一個新王朝的開始肯定不想步其後塵。

第四,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避諱:自漢武帝說“代漢者, 當塗高也”之後, 為了成為這個所謂的塗高, 袁術嘗試過, 就連李傕也想過,

最後的塗高卻是曹丕的魏國(西元263年, 司馬昭滅蜀國, 雖然司馬昭掌握了曹魏大權, 但是司馬氏代魏是他兒子司馬炎手上完成的, 當時還是魏國)。 而劉裕代晉的時候, 北方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北魏, 曹魏滅蜀漢的歷史並不久遠, 再用漢來作國號顯然是不適當的。

第五, 實事求是的說, 東漢過去到劉裕代晉過去已經整整兩百年了(220年, 曹丕代漢自立, 420年, 劉裕代晉自立), 無論是士大夫的上層社會還是下層的平民百姓都早已對漢沒有歸屬和認同感了, 漢朝已經沒有實際上的影響力了。

第六,自劉邦建漢以來,似乎都有一個傳統,就是國號和建國之前的封號有莫大關係:比如劉邦受封漢中王,所以劉邦的國號是漢;曹丕受封魏王國號是魏,司馬炎受封晉王所以國號是晉。劉裕代晉前是宋王,因此劉裕定國號為宋也是順其自然的事。

所以,綜合來看,劉裕定國號為“宋”而不是“漢“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六,自劉邦建漢以來,似乎都有一個傳統,就是國號和建國之前的封號有莫大關係:比如劉邦受封漢中王,所以劉邦的國號是漢;曹丕受封魏王國號是魏,司馬炎受封晉王所以國號是晉。劉裕代晉前是宋王,因此劉裕定國號為宋也是順其自然的事。

所以,綜合來看,劉裕定國號為“宋”而不是“漢“是情理之中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