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吃虧未必不是福,捨得定是為了得——看古今名人之捨得


​捨得是一種豁達的智慧, 捨得是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豪邁, 捨得是對真善美的堅持, 捨得是求取和付出的平衡。 捨得一詞, 舉重若輕,

似四兩撥千斤般解釋了人生旅途上大大小小的事物。 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 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 相生相剋, 相輔相成, 存在於天地, 存在于人世, 存在於我們的心間, 存在于微妙的細節, 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 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 才能達至和諧, 達到統一。 試看這些名人的舍與得:

一、曾國藩:

​如果說起大清王朝誰官運最為亨通, 非曾國藩莫屬。 在晚清官場, 曾國藩仕途之順暢, 足以令人眼紅。 曾國藩不僅少年得志, 而且在京官的十幾年中, 升遷極快。 他1838年中進士, 1840年授翰林院檢討, 1847年升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1849年遷禮部右侍郎, 以後的4年兼任過兵部右侍郎(1849年)、工部左侍郎(1850年)、刑部左侍郎(1851年)、吏部左侍郎(1852年)。 從官階上看, 從翰林院檢討的七品, 升遷到了禮部侍郎的正二品。

那麼, 仔細探討曾國藩的升遷之路, 其中和他的“捨得”有很大關係。

1.舍地界——咸豐初年, 曾國藩已經到京城做官。 一天, 老家湖南來信, 說為了蓋新宅子, 與鄰居因為一牆之隔的一部分地界發生了爭執,

快要鬧到打官司的地步了, 家人心裡都很窩火, 所以想借助曾國藩的權勢來解決爭端。

曾國藩收到信後, 立馬想起了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一首詩。 於是便寫了一封長信給弟弟曾國潢, 信後附上了這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在讀了曾國藩的信和詩後, 也很快明白了過來:為了這區區一點地方和鄰居鬧得不愉快, 真是不值得。 於是, 家人毅然將地退縮了三尺, “讓他三尺又何妨”!曾家的這一舉動, 深深地感動了鄰居, 鄰居見自家的地很方便曾家, 也秉著“以和為貴”理念, 轉讓給了曾家擴建新宅。 最後兩家皆大歡喜。

假如當時沒有主動“舍”三尺, 哪能“得到”鄰居慷慨轉讓呢?

​2.舍功勞——在曾國藩的軍營裡, 每當大家談及收復安慶的事時, 曾國藩總是會把這次勝利歸功於胡林翼的籌謀劃策、多隆阿的艱苦戰鬥;

在談及湘軍後來攻下金陵的戰績時, 曾國藩則又把它歸功於各位將領, 而沒有一句話提及他自己以及他的弟弟曾國荃;

在談到僧格林沁進攻撚軍這件事時, 曾國藩總是會讚揚僧格林沁能吃苦耐勞, 說自己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二;

在談到李鴻章、左宗棠時, 他總是稱他們是一代名流, 不是說自愧不如, 就是說謀略莫及。 以上種種把功勞讓給別人的言辭, 在他的奏摺和信函中隨處可見。

自然而然, 他舍了功名和功勞, 得到了人們的尊重, 得到了下屬的擁戴, 得到了同僚的幫助, 得到了上面的肯定, 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個團結和諧, 戰鬥力強的軍隊。

​3.舍軍權——1864年,曾國藩帶領湘軍攻克天京,天京的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就此覆滅。而“執行者”便是湘軍。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曾國藩在這個時候竟然解散了湘軍,捨棄的炙手可熱的軍權。

曾國藩為何解散自己苦心經營的、戰功赫赫的湘軍呢?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就有“鳥盡弓藏”的歷史規律,試想,曾國藩如果不“舍”軍權,清政府能夠任期坐大,威脅朝廷嗎?所以說,舍了權力,得到的是安穩,難怪隨著朝廷每次權力的更替,曾國藩的幾個“靠山”都倒了,而曾國藩每次都能屹立不倒,因為他懂得捨棄,得到信任,繼而繼續平步青雲。

二、範蠡:

​範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範蠡深知位高權重之險,故以一封辭書辭官而去,攜美人西施過著泛舟湖上的逍遙生活。而範蠡也因此發輝他驚人的商業頭腦,賺取萬貫家財,以商人之名聞名天下。

範蠡有三舍,每舍都有得:

1.舍西施

​當初範蠡為了越王勾踐能複國雪恥,便利用吳王夫差好美色的弱點,提出一計——美人計,利用美人消磨吳王夫差的鬥志,使其荒廢朝政。遂範蠡便被委以在全國找尋美女的任務與西施相識,還對西施進行長達兩年的培訓,讓她進宮中勾引夫差。於是範蠡和西施在這段相處的時間內兩人互生情愫。雖然二人情投意合,但礙於國家興亡,範蠡和西施並不能在一起,有著絕世容顏的西施學習了舞蹈等才藝練好形體便被送進宮中給夫差。

這其中範蠡舍了美人,得到了偉大事業的成功。

​2.舍封賞——范蠡輔助勾踐復仇成功後,勾踐認為範蠡是首功,要分越國一部分土地給他作為封賞,但範蠡不為所動,悄然而去。他

他舍了無上封賞,得到了善始善終,安享晚年。而和他一同輔助勾踐的文種封官後最終被勾踐賜死。

​3.舍錢財——範蠡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

那麼,為什麼範蠡要“散盡其財”呢?一方面,是他視金錢如糞土;另一方面也是避免災禍降臨,古人雲:“如積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他舍了錢財,得到平安,還得到萬世芳名!

三、美國總統威廉·亨利·哈里森

​很久以前,美國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叫哈里森的小孩,大家都認為他很傻。原因來自于鄰居們做過的這樣一個試驗:當有人拿出一枚五美分的硬幣和一枚十美分的硬幣,讓小哈里森挑一個時,小哈里森每次都會拿那枚五美分的。而且,每次別人讓他挑時,他都會面值小的那枚硬幣。於是,十鄉八裡的人們都以此為樂。

一天,有一個外地人路過此地,聽說了此事。於是,他便親自去試驗了一回。果然和大家說的一樣,小哈里森選了五美分的硬幣。外地人仔細觀察了小哈里森的言行後,恍然大悟。隨後,他拍拍小哈里森的肩膀,微笑著說:“小朋友,你一點兒也不傻,你很聰明。”小哈里森看著外地人的笑臉,也跟著呵呵地笑了。

後來人們才明白了過來:如果小哈里森拿了十美分的那枚硬幣,下一次就不會再有人去做這樣的試驗了,他每次五美分的收入就將終止。

原來,小哈里森是用放棄眼前小利益的辦法來保留長遠的利益啊。小小的年紀就能有如此的長遠眼光,這個小哈里森可真了不起啊!果然,多年以後,這個叫哈里森的人成為了美國的第九任總統。

​哈里森在小時候就深諳捨得之道,難怪他長大後會有如此成就。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總結哈里森只選五美分、不選十美分的智慧,“忘其小喪,志其大得”就非常恰當。

四、最富裕的老師俞洪敏

​當老師也能成為億萬富翁,這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一位叫俞敏洪的人就做到了。為什麼他能如此成功?

在接受採訪時,這位當今中國最有錢的老師、新東方集團董事長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上大學的時候,俞敏洪班裡有一位家庭比較富有的同學,每週都會帶上六個蘋果來到學校。剛開始,跟這位同學一個宿舍的同學以為他會給每個人分一個,沒想到,這位富家子居然自己一天吃一個,別人一口也沒吃上。雖然蘋果是他自己帶來的,別人肯定不會去搶來吃,但是,這位富家子從此給同學們留下了這樣一個壞印象:他很自私。而與此相反,俞洪敏在大學期間,每天都去打幾次開水,同宿舍甚至別的宿舍同學就來“蹭”水,而俞洪敏從來沒有不高興,大氣的再去打。

走上社會後,俞敏洪靠著以昔日大學同學為骨幹的團隊創立新東方取得巨大成功後,那位當年的富家子找到了俞敏洪希望加入新東方團隊。新東方團隊裡的好幾位創業者都是昔日的同學,都說不能讓那個人加盟,原因是在大學時那個人從來沒有體現過分享精神,一點兒也不捨得。這幾個創業者還開玩笑地說:“俞敏洪,我們之所以跟著你,是因為你在大學裡無私地為我們打了四年開水。所以我們相信,你這樣的人即使有了錢也肯定不會獨吞。”

​這告訴我們,別說作為領導者,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應該樂於捨得,願意分享。分享什麼?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無論是感情、思想或者財富都可以,哪怕是一個蘋果你也可以分成六瓣給大家一起吃。因為這樣做了之後,將來你也許能得到更多,要知道,你的付出永遠不會是白白付出的,有舍必有得。

​3.舍軍權——1864年,曾國藩帶領湘軍攻克天京,天京的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就此覆滅。而“執行者”便是湘軍。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曾國藩在這個時候竟然解散了湘軍,捨棄的炙手可熱的軍權。

曾國藩為何解散自己苦心經營的、戰功赫赫的湘軍呢?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就有“鳥盡弓藏”的歷史規律,試想,曾國藩如果不“舍”軍權,清政府能夠任期坐大,威脅朝廷嗎?所以說,舍了權力,得到的是安穩,難怪隨著朝廷每次權力的更替,曾國藩的幾個“靠山”都倒了,而曾國藩每次都能屹立不倒,因為他懂得捨棄,得到信任,繼而繼續平步青雲。

二、範蠡:

​範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範蠡深知位高權重之險,故以一封辭書辭官而去,攜美人西施過著泛舟湖上的逍遙生活。而範蠡也因此發輝他驚人的商業頭腦,賺取萬貫家財,以商人之名聞名天下。

範蠡有三舍,每舍都有得:

1.舍西施

​當初範蠡為了越王勾踐能複國雪恥,便利用吳王夫差好美色的弱點,提出一計——美人計,利用美人消磨吳王夫差的鬥志,使其荒廢朝政。遂範蠡便被委以在全國找尋美女的任務與西施相識,還對西施進行長達兩年的培訓,讓她進宮中勾引夫差。於是範蠡和西施在這段相處的時間內兩人互生情愫。雖然二人情投意合,但礙於國家興亡,範蠡和西施並不能在一起,有著絕世容顏的西施學習了舞蹈等才藝練好形體便被送進宮中給夫差。

這其中範蠡舍了美人,得到了偉大事業的成功。

​2.舍封賞——范蠡輔助勾踐復仇成功後,勾踐認為範蠡是首功,要分越國一部分土地給他作為封賞,但範蠡不為所動,悄然而去。他

他舍了無上封賞,得到了善始善終,安享晚年。而和他一同輔助勾踐的文種封官後最終被勾踐賜死。

​3.舍錢財——範蠡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

那麼,為什麼範蠡要“散盡其財”呢?一方面,是他視金錢如糞土;另一方面也是避免災禍降臨,古人雲:“如積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他舍了錢財,得到平安,還得到萬世芳名!

三、美國總統威廉·亨利·哈里森

​很久以前,美國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叫哈里森的小孩,大家都認為他很傻。原因來自于鄰居們做過的這樣一個試驗:當有人拿出一枚五美分的硬幣和一枚十美分的硬幣,讓小哈里森挑一個時,小哈里森每次都會拿那枚五美分的。而且,每次別人讓他挑時,他都會面值小的那枚硬幣。於是,十鄉八裡的人們都以此為樂。

一天,有一個外地人路過此地,聽說了此事。於是,他便親自去試驗了一回。果然和大家說的一樣,小哈里森選了五美分的硬幣。外地人仔細觀察了小哈里森的言行後,恍然大悟。隨後,他拍拍小哈里森的肩膀,微笑著說:“小朋友,你一點兒也不傻,你很聰明。”小哈里森看著外地人的笑臉,也跟著呵呵地笑了。

後來人們才明白了過來:如果小哈里森拿了十美分的那枚硬幣,下一次就不會再有人去做這樣的試驗了,他每次五美分的收入就將終止。

原來,小哈里森是用放棄眼前小利益的辦法來保留長遠的利益啊。小小的年紀就能有如此的長遠眼光,這個小哈里森可真了不起啊!果然,多年以後,這個叫哈里森的人成為了美國的第九任總統。

​哈里森在小時候就深諳捨得之道,難怪他長大後會有如此成就。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總結哈里森只選五美分、不選十美分的智慧,“忘其小喪,志其大得”就非常恰當。

四、最富裕的老師俞洪敏

​當老師也能成為億萬富翁,這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一位叫俞敏洪的人就做到了。為什麼他能如此成功?

在接受採訪時,這位當今中國最有錢的老師、新東方集團董事長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上大學的時候,俞敏洪班裡有一位家庭比較富有的同學,每週都會帶上六個蘋果來到學校。剛開始,跟這位同學一個宿舍的同學以為他會給每個人分一個,沒想到,這位富家子居然自己一天吃一個,別人一口也沒吃上。雖然蘋果是他自己帶來的,別人肯定不會去搶來吃,但是,這位富家子從此給同學們留下了這樣一個壞印象:他很自私。而與此相反,俞洪敏在大學期間,每天都去打幾次開水,同宿舍甚至別的宿舍同學就來“蹭”水,而俞洪敏從來沒有不高興,大氣的再去打。

走上社會後,俞敏洪靠著以昔日大學同學為骨幹的團隊創立新東方取得巨大成功後,那位當年的富家子找到了俞敏洪希望加入新東方團隊。新東方團隊裡的好幾位創業者都是昔日的同學,都說不能讓那個人加盟,原因是在大學時那個人從來沒有體現過分享精神,一點兒也不捨得。這幾個創業者還開玩笑地說:“俞敏洪,我們之所以跟著你,是因為你在大學裡無私地為我們打了四年開水。所以我們相信,你這樣的人即使有了錢也肯定不會獨吞。”

​這告訴我們,別說作為領導者,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應該樂於捨得,願意分享。分享什麼?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無論是感情、思想或者財富都可以,哪怕是一個蘋果你也可以分成六瓣給大家一起吃。因為這樣做了之後,將來你也許能得到更多,要知道,你的付出永遠不會是白白付出的,有舍必有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