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臨近春節,奶粉漲價了!最高漲幅30%!乳業漲價潮來襲!

眼看就要臨近春節了, 康師傅、統一、怡寶等一線企業都已經把漲價提上日程。 據瞭解, 乳製品行業的龍頭們也已經集體行動, 開始漲價了!

每瓶多掏30~60元

主力品牌奶粉集體漲價

“與去年同期相比, 嬰幼兒奶粉價格普遍上漲, 如多美滋致粹系列較大嬰兒900g裝奶粉, 現價為248元/罐, 去年同期價格為211元/罐, 上漲了37元, 漲幅為17.53%;雀巢超級能恩3800g裝, 現價為274.8元/罐, 去年同期價格為235元/罐, 上漲了39.8元, 漲幅為16.93%。 ”今年以來, 嬰幼兒奶粉促銷政策明顯減少, 有促銷的奶粉僅有三成左右。 奶價格已經漲了一輪, 入戶奶普漲0.1元/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此次嬰幼兒奶粉價格上漲可能是奶價上漲的後續。

從2017年年底開始, 光明、伊利以及蒙牛在優勢地區對部分產品提價。 光明先於2017年年底對入戶巴氏奶提價約5%, 1月份提價覆蓋至全管道, 由於巴氏奶保質期較短、流轉快, 目前價格已經反映至終端。

光明提價在其優勢華東區域, 目前只是對於銷量較好的低溫巴氏奶(優倍、致優以及普通白奶)提價。 從終端價格來看, 麥德龍、樂購的優倍(950ml)從上月的17.9元上漲至20.2元, 上漲近13%, 提價幅度最高, 預計平均出廠價提價幅度在5%左右。 而伊利和蒙牛提價以部分低溫優酪乳和常溫乳飲料為主, 提價形式包括出廠價格直接提升、經銷商貨抵減少、終端價格提升等。

如伊利方面, 2017年的提價模式如下:

1)提升終端價、降費用補貼。 2017年9、10月, 伊利華南地區普通白奶(250ml×16)的終端價從36.8元/箱漲至40元/箱, 在此基礎上伊利降低了普通白奶的補貼費用;

2)直接提價。 伊利還對部分低溫產品進行直接提價, 且個別品種提價幅度較大。

光明方面, 整體巴氏奶約占液體乳收入的17%,

若按出廠價平均提5%來算對於收入的貢獻幅度在1%左右的提升。 預計今年光明在華東市場繼續精耕細作, 維持住強大管道的同時, 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同時將好產品逐步推廣至華中、華北地區, 逐步提升華東以外市場的份額, 預計2017~2019年收入分別為215.7億、231.2億、250.4億元, 同比增長6.7%、7.2%、8.3%。

此外, 加入漲價大軍的還有一眾奶粉品牌:

2017年11月, 紅星美羚上調嬰兒奶粉價格, 整體漲幅約30%;同月, 藍河綿羊奶粉上調400g/800g兩規格奶粉產品, 平均漲幅7~8%;2018年1月8日, 合生元奶粉經銷商正式收到公司的產品及漲價通知:合生元“呵護”、“金裝”、“超級金裝”等產品對應更名為“阿爾法星”、“貝塔星”及“派星”, 同時自2018年2月26日起調整各奶粉單品的經銷商進貨價, 並建議於3月1日起調整拉升零售價。

從2018年1月1日開始, 奶粉註冊制正式實施, 所有未取得配方註冊批文的品牌都將停止銷售。 截止2017年底, 國家食藥監總局共公佈了34批奶粉註冊名單, 有130個工廠, 323個系列, 952個配方通過註冊。 從註冊配方數來看, 國產奶粉占通過配方數量的77%, 佔據優勢地位。 註冊制實施前, 預計我國奶粉市場共有3000餘個奶粉品牌, 因此2018年1月起, 近2000個奶粉雜牌(占品牌總數2/3)已退出市場, 行業格局轉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