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太監李蓮英為何能如此成功?一生做事膽小謹慎

刀墓今日觀點: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 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呢!

慈禧太后最先看上的是安德海。

這安德海本來是她宮裡的一個普通太監, 因為十分熟知慈禧的脾氣和喜好, 也懂女人, 十分會哄她開心, 慈禧被他哄得是一愣一愣的。 幾乎可以說, 安德海是慈禧當上了太后的第一個“男人”。 後來, 安德海越來越不知道收斂, 打著慈禧的名號四處招搖, 收斂錢財, 最後慈禧將他處死了。

1860年,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咸豐帝攜後宮百官逃到了承德避暑山莊, 13歲的李蓮英也隨之前往。 同年, 咸豐帝病死, 隨即兩宮太后與肅順等顧命大臣發生了激烈的權力鬥爭。 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中, 年僅13歲的李蓮英受命與在北京的恭親王奕進行聯絡, 傳遞資訊, 為慈禧成功除掉顧命八大臣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這個意義上說, 李蓮英實為從龍親隨, 遂成為慈禧的心腹, 在宮中的地位僅次於慈禧的紅人安德海。 與張狂跋扈的安德海相比, 李蓮英為人比較低調, 上上下下的關係都比較融洽。 正因為如此, 1859年, 在安德海因“違背祖制, 擅離京師”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捕殺後, 22歲的李蓮英被破格提升為太監總管,

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太監。

慈禧與李蓮英幾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 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 但同時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 幾十年來, 慈禧身邊的僕人換了一茬又一茬, 善解人意的, 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蓮英了。 晚清太監劉興橋等人回憶說, 慈禧與李蓮英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 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並最會服侍她的只有李蓮英。

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劉興橋說:

“每天三頓飯, 早晚起居, 他倆都互派太監或當面問候……在西苑、頤和園居住的時候, 慈禧太后還經常來找李蓮英:‘蓮英啊!咱們遛彎去呀!’慈禧太后有時還把他召到她的寢宮, 談些黃老長生之術, 兩人常常談到深夜。 ”

李蓮英除了梳頭外, 更重要的本事是善於逢迎, 揣測慈禧太后的心意。 李蓮英性格詼諧, 喜歡說笑話, 雖然小時候讀書少, 但講出來的笑話玲瓏圓轉, 並不粗俗, 倒也頗招人喜歡。 慈禧太后沒事的時候, 經常讓李蓮英說幾個笑話來給大家解解悶, 遇到這種時候, 李蓮英總有本事把大家逗樂, 即使是說一些街面上諷刺官府的政治笑話, 他也能說得委婉詼諧, 讓人聽不出有諷刺抵觸的意思。

李蓮英作為宮中的總管, 他對於本職工作還是頗為精明。 比如宮中物品的陳設位置和禮儀程式, 李蓮英無不爛熟于心,宮裡的太監遇到事情往往都要向他請教。碰到宮裡有喜慶等大事,李蓮英最善於安排調撥,樣樣完成得很出色,以至於其他王公大臣家有什麼喜事,特別是慈禧太后要“臨幸”的話,往往都要請李蓮英先來指點一下禮儀和佈置,以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李蓮英實際上成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

有人說清朝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手裡了,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爺跟前一條忠奴而已,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呢!

李蓮英雖然成為太后跟前言聽計從的大紅人,可是他遇事謹小慎微,對於一般妃嬪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太后不高興,他總是儘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回護,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隱惡的好人。

李蓮英無不爛熟于心,宮裡的太監遇到事情往往都要向他請教。碰到宮裡有喜慶等大事,李蓮英最善於安排調撥,樣樣完成得很出色,以至於其他王公大臣家有什麼喜事,特別是慈禧太后要“臨幸”的話,往往都要請李蓮英先來指點一下禮儀和佈置,以討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李蓮英實際上成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

有人說清朝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手裡了,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爺跟前一條忠奴而已,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呢!

李蓮英雖然成為太后跟前言聽計從的大紅人,可是他遇事謹小慎微,對於一般妃嬪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太后不高興,他總是儘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回護,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隱惡的好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