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個論]劉遠舉專欄:資本市場是智慧財產權的變現新管道

知道分子

劉遠舉專欄

3月1日, 開年熱播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全網播放量突破300億的超高成績正式收官, 還創造了最高收視率的紀錄。 借旗下熱播劇的氣勢正旺, 2017年3月2日, 嘉行傳媒發佈股票發行方案, 股票發行的價格為每股250元, 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 .7500億元。 而女星楊冪既是《三生三世》的主演, 又正是嘉行公司的背後股東。

楊冪在離開前一家公司後, 迅速自立門戶, 和她的經紀人曾嘉、趙若堯成立了海寧嘉行天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和嘉行楊冪工作室, 開始簽下潛力藝人, 做經紀公司和影視投資。 2015年,

楊冪等三人, 收購了新三板掛牌公司西安同大, 2016年, 西安同大改名為西安嘉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從此楊冪的嘉行系團隊實現了對嘉行傳媒的絕對控股, 當上了老闆。

以上述250元每股的價格計算, 嘉行傳媒的投後估值將達到50 .25億元。 想當初, 2015年8月, 楊冪和她的經紀團隊才剛剛入主西安同大時, 估值僅2.5億元。 這意味著一年半時間之後, 嘉行傳媒估值已經翻20倍, 作為大股東的楊冪, 自然也身價倍增。

當下明星進入資本市場可謂一個現象級的事情, “演而優則商”是大多數演員成名後會選擇的發展道路。 從台前轉向幕後, 從“被造星”到當老闆, 開始造星。 2015年, 趙薇和黃有龍夫婦以50億元身家晉級“新財富500富人榜”, 成為首次入榜的明星。

今年年初, 港交所公佈的資訊顯示, 趙薇與丈夫黃有龍在2014年末以每股1 .6港元購入逾19.3億股阿裡影業股份, 涉及資金達3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 交易完成後, 趙薇夫婦成為阿裡影業第二大股東。

資本市場, 受市場預期影響, 而預期某種程度上在於如何講故事,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誰故事能講得好, 可信度高, 就會受到市場追捧。 首先, 這個故事要在老百姓身邊, 比如順豐得到的熱捧。 反過來說, 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受挫, 一方面是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更成熟、更理性, 另一方面, 何嘗又沒有“中國故事”離美國的投資人太遠的緣故呢?說到講故事, 藝人明星, 當然更滿足這個條件。 電視劇在熱播, 社交媒體在轉發, 明星的資本故事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所以, 資本市場上明星呼風喚雨, 也就不難理解了。

除了資本市場, 投資領域也是明星大顯身手的地方。 黃曉明和好友任泉、李冰冰發起了“StarV C計畫”,前後投資了10多家公司, 秒拍、韓都衣舍、果殼網都在其中, 投資可謂成功。 對公司而言, 明星的投資, 不但意味著資金, 也能通過明星的名氣, 獲得正面的影響, 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甚至估值, 然後, 明星通過公司利潤與估值得到回報。

所以, 某種程度上, 這也是明星名氣的變現, 是一種智慧財產權的實現方式。 現在有一些人覺得明星片酬高了, 要求限制, 可是, 當明星通過資本市場、通過投資、經營去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 又怎麼限制呢?從這個角度,

即使把片酬限制在1塊錢, 明星仍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得到巨額的回報。

現在, 傳統媒體受到了新技術的較大衝擊, 不少以往的變現管道變得越來越弱。 但是, 打賞、付費閱讀等新的變現管道也在逐步發展。 在可以想見的將來, 肯定還會有其他新的管道產生。 無論如何, 好的內容總是稀缺的, 而稀缺的東西, 一定會有好的市場價格。

(作者系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