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梅州6條高速同時在建 創歷史紀錄

全國人大代表、梅州市委書記譚君鐵。 南都記者 陳成效 攝

梅州繼獲得2015年度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評估考核第一名後, 2016年全市GDP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加快振興發展保持良好勢頭。 但因為地處山區、遠離中心城市, 梅州仍然存在交通相對落後、產業基礎薄弱、資源要素集聚不夠等“短板”。 梅州將如何發揮後發優勢、加快補齊發展“短板”, 確保2018年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全國人大代表、梅州市委書記譚君鐵近日接受南都記者專訪。

今年完成重點專案565億投資

南都:在省政府去年通報的2015年促進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工作評估考核結果中, 梅州居粵東西北12市之首。 接下來梅州如何保持這種發展態勢?如何加快補齊短板?

譚君鐵:今年梅州補短板的任務非常艱巨, 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首先要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 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確保今年完成重點項目565億元投資計畫、力爭完成1000億元專案投資計畫。

其次, 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同時發力, 大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國外很多知名大型企業的總部放在環境優美的三四線城市, 梅州生態良好、人文厚重、宜居宜業, 在發展總部經濟、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我們力爭今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 把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和經濟開發區。

另外, 長期以來鄉鎮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投入。 今年, 我們把22個中心鎮的“六個一”(完善一個合實際、能落地的規劃, 建設完善一批交通基礎和學校、醫院、公園等公共設施, 解決一片建設用地和產業發展用地, 建成一個有品質、能聚人的住宅社區,

建設一條有特色、聚人氣的商業街, 建設一個便民利商的政務中心)項目列入了重點項目建設庫, 總投資超過167億元, 其中今年計畫投資超過17億元。

2020年廣梅產業園產值300億

南都:今年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的一體化發展步伐在加快, 梅州和廣州產業共建進展如何?

譚君鐵:梅州和廣州的產業共建, 在工業方面主要著力共建三大產業:一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二是電子資訊產業, 三是生物醫藥產業。

產業共建將突出廣(梅)園四大產業集聚區的建設:力爭2017年在廣汽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增3個動工項目;充分利用廣州國有及民營食品企業, 在廣梅園共建食品產業園;主動對接廣州開發區, 加快推進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製造產業園規劃建設;以廣藥集團為核心,

帶動周邊配套企業進駐, 推動形成廣藥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 力爭到2020年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實現產值300億元。 此外, 兩地還將推動旅遊、商貿物流、電子商務和快遞業等領域合作共建。

今年交通基建投資130億

南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三大抓手”之一,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梅州下一步有哪些計畫?

譚君鐵:梅州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等“兩高一場”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駛入“快車道”。 今年梅州有6條高速公路同時在建、創歷史紀錄, 今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將力爭完成總投資130億元。 其中, 興華高速(含佘江支線)力爭今年國慶日前建成通車,

屆時廣州到梅州就有兩條高速通道, 大大緩解節假日高速擁堵之苦。

高鐵方面, 將全力加快梅汕高鐵建設, 確保2019年建成通車;積極推進龍岩至梅州至龍川高鐵、瑞金至梅州鐵路專案前期工作, 爭取2018年開工建設。 梅縣機場遷建專案力爭“十三五”期間動工建設。

發展全域旅遊

南都:梅州正在規劃建設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 這個旅遊產業帶有什麼特色?

譚君鐵:梅州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以發展全域旅遊為引領, 加快建設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 目前, 健康養生、體育休閒、文化體驗是“全域旅遊”新興的重點產業, 梅州發展這些新興產業的優勢十分明顯, 可充分發揮富硒長壽資源和生態文化資源優勢, 加快建設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針對養老服務、醫療康體需求,開發休閒養生度假產品,打造一批農家樂、漁家樂、林家樂和精品民宿遊。以嶺南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為主題,整合穗梅兩地優勢旅遊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形成面向珠三角客源為主的生態休閒產業。

南都記者 吳璿 尚黎陽

向雪妮 發自北京

加快建設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針對養老服務、醫療康體需求,開發休閒養生度假產品,打造一批農家樂、漁家樂、林家樂和精品民宿遊。以嶺南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為主題,整合穗梅兩地優勢旅遊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形成面向珠三角客源為主的生態休閒產業。

南都記者 吳璿 尚黎陽

向雪妮 發自北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