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准媽媽們,餵奶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姿勢不對,你和寶寶都受罪!

准媽媽餵奶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如果錯誤的餵養姿勢, 不僅媽媽被咬疼, 寶寶也吃得不開心!小編總結了親喂母乳的正確姿勢, 還總結成了簡易的口訣, 孕媽媽們提早學習一下, 免得到時手忙腳亂。

如何讓母乳分泌得更順暢?

能夠擁有源源不絕的奶水, 是每一位哺乳媽咪的夢想。 只要注意幾個小技巧, 想要當個「大奶媽」, 其實沒那麼困難。

1.哺乳前, 可按摩或熱敷媽媽的背部, 協助媽媽身體放鬆, 哺喂時會加更順利。

2.哺乳前, 可嘗試讓身體保持前傾, 並輕輕晃動乳房根部, 幫助乳汁排出。

3.哺喂的次數,

一天親喂或將奶水擠出至少要6~8次以上, 要有足夠的需求才會有充足的供應, 方能確保奶水分泌順暢。

4.當寶寶有主動尋乳的表現時, 媽媽盡可能要全天候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彈性地哺喂母乳, 將會使奶水分泌更旺盛。

這是因為乳汁中含有抑制奶水製造的物質, 每當奶水被排空後, 乳房就會製造更多乳汁。 因此喂得越多, 就會產生更多的奶水。

5.血液中泌乳激素的濃度在夜間比較高。 而在夜間時段(約為22:00~06:00)哺育母乳, 大腦會釋放比日間更多的泌乳激素, 所以夜間餵食對維持奶水充足是非常重要的。

泌乳激素亦可幫助放輕鬆, 有時候也會引發睡意, 所以媽媽在夜間餵奶後, 較容易入眠。

6.當準備擠乳時, 抱一抱寶寶、或與寶寶接觸一下,

也可輕柔按摩乳房、保持愉快情緒及自信心, 別害怕疼痛亦要避免焦慮, 對孩子抱持正面的想法, 這些都會説明噴乳反射作用, 奶水較易從乳房中流出。

8.擠乳前當乳房局部腫脹時, 可在乳房周圍輕柔按摩(若覺得在腫脹部位熱敷會比較舒適, 也可以局部熱敷), 環狀按摩方向採順時針或逆時針皆可, 亦能刺激乳汁順利流出。

正確的含乳姿勢才能讓寶寶吃得更好

寶寶的含乳姿勢也是有技巧的, 媽咪知道嗎?正確的含乳姿勢能使寶寶更易吸到奶水, 錯誤的姿勢則會使泌乳不順、母親乳頭受傷, 甚至造成寶寶窒息。

正確的含乳姿勢

媽媽的姿勢:依母親習慣的哺乳姿勢完成擺位後, 讓身體獲得合適的支托;再將嬰兒抱近母親身體;並注意母嬰身體的保暖。

寶寶的姿勢:嘴巴張大、上下嘴唇外翻、下唇含住乳暈部分比上唇多, 舌頭伸長, 必須含住整個乳頭及大範圍乳暈組織(即為含著輸乳竇)。

寶寶必須吸吮乳房, 而不只是乳頭。 下巴要緊貼著母親乳房、下嘴唇外翻,

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寶寶鼻子發生被阻塞而不能呼吸的情形。

錯誤的含乳姿勢

寶寶的嘴巴張開太小、沒有含住整個乳頭及大範圍乳暈, 可能會使母親乳頭受傷, 寶寶也會吸入過多空氣。

另外, 鼻孔緊貼著乳房亦為錯誤的姿勢, 年紀太小的寶寶恐有窒息危險。

若想確認寶寶是否吸到奶水, 可參考以下觀察指標:

1.寶寶有發出深沉而緩慢的吞咽聲。

2.以規律的速度吸吮與吞嚥(大約一秒一次), 嘴部有張合的動作。

3.哺喂後, 寶寶看起來很滿足、安詳並舒服入睡;亦無主動尋乳的表現。

4.每次餵食後, 母親的乳房比較不再脹痛, 也會變軟。

5.寶寶的體重逐漸穩定增加。

6.出生第五天后, 每天小便5~6 次以上, 且尿液呈清澈淡黃色。

7.一般每天解3~4次硬幣大小黃色的軟便。

親喂母乳的4種姿勢圖解

坐姿哺喂:橄欖球式

1、這種類似橄欖球的抱法, 可將寶寶抱在母親的腋下, 寶寶的腳則放置于母親背部後方。 雙胞胎的母親也可嘗試橄欖球式哺乳姿勢, 同時哺喂兩個寶寶。

2.特別要注意, 此姿勢寶寶頸部是有支托的。 媽媽可以在腿上放置枕頭,將高度調整到適合寶寶吸乳的位置。寶寶在吸吮單側乳房時,母親可用同側的手輕輕支托住寶寶的頸部,幫助他正確含乳。

3.依寶寶體型大小,可在寶寶的臀部與腿部放置合適的支托物,幫助媽媽的手部支托,並協助寶寶擺位。寶寶的頭部要能面對乳房、下巴亦能貼近乳房,身體則為一條直線。

坐姿哺喂:搖籃式

1、這種姿勢,媽媽可先盤腿坐好,將寶寶橫向抱在懷裡,呈搖籃抱姿。

2.背後要有足夠支托(例如:擺放大小合適的枕頭等),才不會讓媽媽在長時間的哺喂下感到腰酸背痛。媽媽在哺乳時感到舒適,親喂之路方能長久走下去。

3.確定寶寶含乳姿勢正確後,可依實際需要,在媽媽的腿上放置一個形狀及大小皆合適的軟枕,確保媽媽的腰部、背部、手部均有適當支托(勿彎腰駝背),寶寶的頭、頸、背部須為一條直線,肚子也要貼近媽媽的肚子。

側躺式

1、這種姿勢為媽媽先側身躺著,並在媽媽的頭頸部與背部後方放置一個枕頭支撐肩頸、腰背部等部位。兩人身上都要覆蓋薄被以免著涼;寶寶採用側躺姿勢,在寶寶背後,也要放置一個枕頭或支托物支托寶寶。

2.使用側躺喂姿時,寶寶背後,如果沒有放置枕頭或支托物時,就要格外小心。媽媽必須托住寶寶的背部,隨時留意含吸乳房情形及寶寶的安全,避免寶寶掉落床下。

3.此外,側躺時也需要注意,如果寶寶的體型較小,可以在寶寶的頭部與身體下方放置毛巾或小被單,以調整寶寶面對母親乳房及乳頭時的高度。

媽媽也要注意乳房的位置,相對于寶寶而言,不要過高或過低,使得寶寶無法正確含乳。不過也不要過於遷就寶寶,一心只想讓寶寶吸到奶水,卻忽略了自己正處於不舒服的哺乳姿勢。

半臥躺式(側躺變化式)

1、在床上也可以使用另一種臥躺的方式,與搖籃式很相似,不過不用盤腿,可將腿部自然弓起,重要的是要讓媽媽感覺到此擺位姿勢是舒適的。

2.想要喂得更舒服,在媽媽弓起的腿部下方可擺放一條棉被或枕頭,順應腿部彎曲的弧度,才不會感到腿酸。

3.媽媽的背後也仍然需要可以輕鬆倚靠的支托物;此外母嬰的左右兩旁,也可依需求放置支托物(如卷起的小被單或枕頭),哺育時四周有充足倚靠會更加舒適。

其實,在實際的哺乳的過程中,媽媽和寶寶也會慢慢發展出適合彼此的哺喂姿勢,只要能把握上述的各項原則,就能喝得正確、喂得輕鬆。

如何避免親喂時,寶寶窒息的危險?

2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建議趴在平躺的母親身上喝奶,因為年紀較小的寶寶頭頸部支撐力尚不足夠,這樣做將無法支托寶寶的頸部,也可能因為寶寶還無法完全將頭抬起來,而發生口鼻窒息的意外。

●哺乳時,母親應隨時確認寶寶的含乳姿勢是否正確。

●應讓寶寶的下唇貼近乳暈,不要將寶寶的頭部壓向乳房以免壓迫口鼻。

●如果母親的乳房太大,應適時支托乳房,以免乳房壓到寶寶的口鼻部位。

坐姿哺喂好還是側躺式好?

使用坐姿哺喂的話,媽媽能夠清楚看見寶寶吸乳的情形、進而與寶寶互動;缺點則為倘若母親會陰部位有傷口,長時間採用坐姿哺喂,容易因寶寶的壓迫而感到疼痛;至於躺臥姿式哺喂,傷口則比較不會因為局部壓迫而感到不適。

一般來說,並沒有限制哪一種姿勢適合多大年紀的寶寶,皆依媽媽與寶寶彼此的習慣與舒適度而定。只是當寶寶年紀越小時,頭頸部及臀部的支撐,就要更加留意。

正確哺乳姿勢的簡易口訣

無論媽媽習慣採用哪一種哺喂姿勢,每種姿勢其實都有共同要注意的原則,只要隨時記得以下簡易口訣,即能確保親喂母乳的姿勢正確無誤。

正確含乳姿勢的注意要點(口訣:一、面、大、貼、紙)

「一」:寶寶的身體要呈一直線。

「面」:寶寶的臉、胸、腹部都要面向媽媽,並緊貼著媽媽。

「大」:寶寶的嘴巴要張大。

「貼」:寶寶的下巴緊貼乳房,上下嘴唇外翻,下嘴唇含住的乳暈要比上嘴唇更多。

「紙」(支):母嬰兩人身體皆要有適當的支托。

媽媽可以在腿上放置枕頭,將高度調整到適合寶寶吸乳的位置。寶寶在吸吮單側乳房時,母親可用同側的手輕輕支托住寶寶的頸部,幫助他正確含乳。

3.依寶寶體型大小,可在寶寶的臀部與腿部放置合適的支托物,幫助媽媽的手部支托,並協助寶寶擺位。寶寶的頭部要能面對乳房、下巴亦能貼近乳房,身體則為一條直線。

坐姿哺喂:搖籃式

1、這種姿勢,媽媽可先盤腿坐好,將寶寶橫向抱在懷裡,呈搖籃抱姿。

2.背後要有足夠支托(例如:擺放大小合適的枕頭等),才不會讓媽媽在長時間的哺喂下感到腰酸背痛。媽媽在哺乳時感到舒適,親喂之路方能長久走下去。

3.確定寶寶含乳姿勢正確後,可依實際需要,在媽媽的腿上放置一個形狀及大小皆合適的軟枕,確保媽媽的腰部、背部、手部均有適當支托(勿彎腰駝背),寶寶的頭、頸、背部須為一條直線,肚子也要貼近媽媽的肚子。

側躺式

1、這種姿勢為媽媽先側身躺著,並在媽媽的頭頸部與背部後方放置一個枕頭支撐肩頸、腰背部等部位。兩人身上都要覆蓋薄被以免著涼;寶寶採用側躺姿勢,在寶寶背後,也要放置一個枕頭或支托物支托寶寶。

2.使用側躺喂姿時,寶寶背後,如果沒有放置枕頭或支托物時,就要格外小心。媽媽必須托住寶寶的背部,隨時留意含吸乳房情形及寶寶的安全,避免寶寶掉落床下。

3.此外,側躺時也需要注意,如果寶寶的體型較小,可以在寶寶的頭部與身體下方放置毛巾或小被單,以調整寶寶面對母親乳房及乳頭時的高度。

媽媽也要注意乳房的位置,相對于寶寶而言,不要過高或過低,使得寶寶無法正確含乳。不過也不要過於遷就寶寶,一心只想讓寶寶吸到奶水,卻忽略了自己正處於不舒服的哺乳姿勢。

半臥躺式(側躺變化式)

1、在床上也可以使用另一種臥躺的方式,與搖籃式很相似,不過不用盤腿,可將腿部自然弓起,重要的是要讓媽媽感覺到此擺位姿勢是舒適的。

2.想要喂得更舒服,在媽媽弓起的腿部下方可擺放一條棉被或枕頭,順應腿部彎曲的弧度,才不會感到腿酸。

3.媽媽的背後也仍然需要可以輕鬆倚靠的支托物;此外母嬰的左右兩旁,也可依需求放置支托物(如卷起的小被單或枕頭),哺育時四周有充足倚靠會更加舒適。

其實,在實際的哺乳的過程中,媽媽和寶寶也會慢慢發展出適合彼此的哺喂姿勢,只要能把握上述的各項原則,就能喝得正確、喂得輕鬆。

如何避免親喂時,寶寶窒息的危險?

2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建議趴在平躺的母親身上喝奶,因為年紀較小的寶寶頭頸部支撐力尚不足夠,這樣做將無法支托寶寶的頸部,也可能因為寶寶還無法完全將頭抬起來,而發生口鼻窒息的意外。

●哺乳時,母親應隨時確認寶寶的含乳姿勢是否正確。

●應讓寶寶的下唇貼近乳暈,不要將寶寶的頭部壓向乳房以免壓迫口鼻。

●如果母親的乳房太大,應適時支托乳房,以免乳房壓到寶寶的口鼻部位。

坐姿哺喂好還是側躺式好?

使用坐姿哺喂的話,媽媽能夠清楚看見寶寶吸乳的情形、進而與寶寶互動;缺點則為倘若母親會陰部位有傷口,長時間採用坐姿哺喂,容易因寶寶的壓迫而感到疼痛;至於躺臥姿式哺喂,傷口則比較不會因為局部壓迫而感到不適。

一般來說,並沒有限制哪一種姿勢適合多大年紀的寶寶,皆依媽媽與寶寶彼此的習慣與舒適度而定。只是當寶寶年紀越小時,頭頸部及臀部的支撐,就要更加留意。

正確哺乳姿勢的簡易口訣

無論媽媽習慣採用哪一種哺喂姿勢,每種姿勢其實都有共同要注意的原則,只要隨時記得以下簡易口訣,即能確保親喂母乳的姿勢正確無誤。

正確含乳姿勢的注意要點(口訣:一、面、大、貼、紙)

「一」:寶寶的身體要呈一直線。

「面」:寶寶的臉、胸、腹部都要面向媽媽,並緊貼著媽媽。

「大」:寶寶的嘴巴要張大。

「貼」:寶寶的下巴緊貼乳房,上下嘴唇外翻,下嘴唇含住的乳暈要比上嘴唇更多。

「紙」(支):母嬰兩人身體皆要有適當的支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