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修澤:緊緊抓住完善產權制度這個重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 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在這裡, “完善產權制度”被列為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 並強調要“實現產權有效激勵”。

黨的十九大報告講的產權, 除了人們熟悉的物權、債權、股權, 還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各種人力資本產權(如智慧財產權)等。 從理論上講, 把完善產權制度作為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 是由產權制度在整個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地位決定的。 抓住完善產權制度這個重點, 就抓住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 經過40年改革, 我國現代產權制度的主體框架初步確立, 但是產權制度的完備度和成熟度還不夠, 在農村集體產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智慧財產權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 因此, 新時代的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為重點,

實現產權有效激勵。 具體而言, 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完善產權界定制度, 以“歸屬清晰”促進產權有效激勵。 現代產權制度的第一要義是產權“歸屬清晰”, 即對產權體系中的諸種權利歸屬作出明確界定。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一些產權歸屬已作出明確界定。 例如, 關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強調“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對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歸屬及其時限作出清晰界定, 在廣大農民中引起熱烈反響。 今後, 對於各方面產權, 包括全部國土空間的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智慧財產權等的歸屬,

都需要清晰界定。

完善產權配置制度, 以“合理配置”促進產權有效激勵。 現代產權制度的第二要義是產權“合理配置”。 當前主要涉及三方面問題:一是國有資產的配置佈局和結構仍存在不合理之處。 因此,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 二是國有資產配置效率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以往的“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表述改為“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由“企業”層面提升到“資本”層面, 這是產權配置格局的重大變革, 有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不同產權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並把這項改革與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結合起來,

指明了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心和方向, 有利於把產權合理配置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

完善產權交易制度, 以“流轉順暢”促進產權有效激勵。 現代產權制度的第三要義是產權“流轉順暢”, 目的是通過一定程式的產權運作(交易)使產權各種權能的所有人獲得產權收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素自由流動”, 而產權流動就屬於要素自由流動的重要內容。 完善此項制度, 當前要重點解決交易前資產評估不準確、交易過程不透明、交易價格不合理、交易後資金不到位等問題, 既要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也要防止有人借機在交易中侵吞民資。 此外, 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農村產權交易流轉機制的建立與規範等都需要進一步探索。

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以“保護嚴格”促進產權有效激勵。 現代產權制度的第四要義是產權“保護嚴格”。 有恆產才能有恒心。 針對現實中產權保護不力問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16年11月發佈了《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在2017年9月發佈《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 再次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依法保護企業家創新權益”。 今後, 要進一步全面落實中央有關精神。

(作者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