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黃山市民間中醫“轉正”熱情高

首個國家級中醫藥發展規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已由國務院印發, 首部為傳統中醫藥振興而制定的國家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也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 隨著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我市民間學中醫、用中醫的熱情空前高漲, 一些民間中醫紛紛謀求“轉正”。 那麼, 民間中醫如何取得合法行醫資格?4月10日, 記者就此進行採訪。

合法性之困

胡先生今年64歲, 是屯溪區奕棋鎮居民, 40年前曾跟隨現市中醫院一名老中醫學中醫, 學習掌握了中醫基礎理論、湯頭、脈理等基礎知識,

但當時未簽訂師承關係合同, 也未出具出師證明。 1984年, 他通過考試取得鄉村醫生證書, 後又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 退休後應聘在城區一家藥店坐診, 因不具備中醫合法行醫資質而開展中醫藥服務, 遭投訴。

“現在國家都說要放寬中醫藥服務准入, 更何況我還有一定的中醫基礎。 ”不久前, 胡先生因欲參加中醫藥一技之長考試諮詢市衛計委。 根據安徽省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納入鄉村醫生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家傳、師承或自學中醫, 在中醫藥某一專業領域具有專長且臨床療效確切, 得到當地群眾認可, 並符合其它相關要求的農村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 可申請納入鄉村醫生管理。

“轉正”的捷徑

與胡先生一樣, 徐先生也在密切關注今年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考試的報名通知。

他曾援用醫書中一劑古方, 有效改善了父親的偏癱症狀, 而對中醫藥產生濃厚興趣。 最近幾年, 他堅持自學中醫, 看了不少醫書, 也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悟性, 為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幾張中醫方, 效果不錯。 徐先生說:“我以前沒學過中醫, 現在都講依法執業, 我想通過一技之長考試, 取得合法行醫資格。 ”

長期以來, 民間中醫一直游走在合法行醫的邊緣, 由於歷史和政策原因, 很多未能取得中醫執業資質, 但在某些疾病的治療方面確有一技之長, 臨床療效確切, 群眾反映良好。 為進一步充實基層中醫藥服務隊伍, 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我省啟動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考試。

因對參加考試人員沒有學歷限制, 而被視為民間中醫“轉正”的捷徑。

民間的熱情

“來我這兒諮詢今年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考試的有兩個人, 區縣衛計委也有這方面的受理記錄。 ”4月10日上午, 市衛計委中醫藥發展與服務管理科負責人武兵告訴記者, 我省在2014年啟動首批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考試, 目前已進行兩批。 相比第一批, 第二批的報考人數和通過人數均大幅增加, 全省共有600多人通過考試, 其中我市有近30人名列其中。

歙縣桂林鎮江村的翁仁桃是我省第二批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考試合格者。 他曾跟師新安醫學民間流派江村兒科的後人, 並在當地開展中醫藥服務10餘年。 2015年, 他報名參加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考試,

2016年上半年取得合格證書, 獲准開辦私人中醫診所。 目前, 常有外地患者慕名上門求醫。 他感慨道:“現在國家的民間中醫藥政策真是好啊, 要是沒有一技之長考試, 我到現在還是非法行醫。 ”

“應該還會舉辦這樣的考試, 不然基層中醫藥服務將無法有效開展下去。 ”武兵告訴記者, 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考試不像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一般沒有統一的題庫, 舉行一次考試需要動用大批人力和物力, 工作量非常大。 截至目前, 我市尚未接到組織第三批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考試的通知。 但據估計, 第三批的考試或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期間舉行。

師承與確有專長

武兵指出, 民間中醫還可通過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

取得中醫執業資質。 2007年2月, 原衛生部制定的《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施行, 該辦法適用于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或者經多年傳統醫學臨床實踐醫術確有專長、不具備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 相比中醫藥一技之長考試, 要求更高, 更加規範。

據瞭解, 師承人員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學力, 並連續跟師學習滿3年;應與指導老師簽訂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式樣的師承關係合同。 學習滿3年後, 師承人員可向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申請參加出師考核, 合格者將獲頒《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 目前報到市衛計委的傳統醫學師承人員, 全市共有6人,為近年來最多一批。

另據瞭解,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的門檻更高,要求必須依法從事傳統醫學臨床實踐5年以上,且掌握獨具特色、安全有效的傳統醫學診療技術,重點考核傳統醫學專業基礎知識及掌握的獨特診療技術和臨床基本操作。我市現有1人通過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打破多年來“零”的記錄。該人員早年從醫學院畢業,一直在基層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並積極回應“西學中”,堅持開展中醫藥診療活動。

傳承的意義

我市是新安醫學發源地。新安醫學以家族為紐帶,多有世襲,代傳不衰。據不完全統計,自北宋以來,三代以上至三十多代的家傳名醫“家族鏈”超過60餘條,記載名醫300多人,對新安醫學傳承和弘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仍然活躍於我市民間的新安醫學世家主要有定潭張一帖、歙縣新安王氏醫學、吳山鋪傷科、祁門胡氏骨傷科、黃氏婦科、鄭氏喉科、曹氏外科、龍川胡氏醫學等。

武兵告訴記者,師承、確有專長人員考試、一技之長人員考試是目前民間中醫取得合法執業資質的3條途徑,此外別無其它道路。其中,師承對傳承、弘揚新安醫學意義重大。為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我市有意出臺扶持政策,推進傳統醫學師承工作,通過為師承人員和指導老師牽線搭橋,並對師承人員和指導老師予以補貼,積極挖掘散見於民間、頻臨失傳的新安醫學的學術思想、臨證思路和用藥規律。

全市共有6人,為近年來最多一批。

另據瞭解,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的門檻更高,要求必須依法從事傳統醫學臨床實踐5年以上,且掌握獨具特色、安全有效的傳統醫學診療技術,重點考核傳統醫學專業基礎知識及掌握的獨特診療技術和臨床基本操作。我市現有1人通過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打破多年來“零”的記錄。該人員早年從醫學院畢業,一直在基層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並積極回應“西學中”,堅持開展中醫藥診療活動。

傳承的意義

我市是新安醫學發源地。新安醫學以家族為紐帶,多有世襲,代傳不衰。據不完全統計,自北宋以來,三代以上至三十多代的家傳名醫“家族鏈”超過60餘條,記載名醫300多人,對新安醫學傳承和弘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仍然活躍於我市民間的新安醫學世家主要有定潭張一帖、歙縣新安王氏醫學、吳山鋪傷科、祁門胡氏骨傷科、黃氏婦科、鄭氏喉科、曹氏外科、龍川胡氏醫學等。

武兵告訴記者,師承、確有專長人員考試、一技之長人員考試是目前民間中醫取得合法執業資質的3條途徑,此外別無其它道路。其中,師承對傳承、弘揚新安醫學意義重大。為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我市有意出臺扶持政策,推進傳統醫學師承工作,通過為師承人員和指導老師牽線搭橋,並對師承人員和指導老師予以補貼,積極挖掘散見於民間、頻臨失傳的新安醫學的學術思想、臨證思路和用藥規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