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討交流|春滿人間處處新——第七屆北京地區中東歐問題研究者新年聯誼會側記

過節回家, 多麼溫馨的期盼!回家過節, 多麼幸福的字眼!2018年1月17日, 中東歐問題研究者又一次迎來自己的節日, 回到自己的家園!家人團聚,

把“酒”言歡, 溫暖的笑容如春風拂面, 親切的話語似春雨滋潤心田。 數九寒天裡,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內春意盎然!

春回大地日日暖, 春滿人間處處新。 前駐匈牙利大使朱祖壽、前《人民日報》駐華沙記者李增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郭曉晶和張傳瑋、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教師徐亮、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孔田平、助理研究員馬駿馳和外國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評論》編輯舒蓀樂第一次參加聯誼會, 俄羅斯東歐中亞所所長孫壯志上任伊始便親臨聯誼會並發表了鼓舞人心的講話, 新人的加入擴大了聯誼會的大家庭。 北外匈牙利研究中心、羅馬尼亞研究中心等多個國別區域研究中心、西安外國語大學波蘭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捷克研究中心、哈爾濱師範大學斯拉夫國家研究中心、四川大學波蘭與中東歐研究中心和北京語言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紛紛掛牌,

新中心的成立充實了中東歐研究的力量。 中東歐室的兩本新書《歐洲的分與合:中東歐與歐洲一體化》和《從“16+1”到“一帶一路”:合作·發展·共贏》出版, 北京大學孔凡君教授主編的《原蘇東地區28國的轉型、發展與國家構建》、北外趙剛教授主編的《中東歐藍皮書》即將面世, 首都師範大學文明區劃研究中心計畫圍繞巴爾幹研究出版一本刊物, 翻譯一批專著, 新成果的出現提升了中東歐研究的水準。 如何看待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的現狀、如何認識中東歐對歐洲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如何理解中東歐的民粹主義、如何反思中東歐近30年的轉型和發展進程,
如何加強基礎研究、發揮科研優勢、為“16+1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 新觀點的碰撞推動中東歐研究更上臺階。

新人來了, 聯誼會添丁進口;新中心、新成果、新觀點來了, 中東歐研究日新月異;新時代來了, 中東歐問題研究者將以嶄新的面貌抓住新機遇, 迎接新挑戰, 踏上新征途, 取得新成績!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中東歐觀察」, 搜索「China-CEECs」即可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