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有趕上班車的印度人口紅利

印度人一再眩耀, 印度對中國而言, 有一個最大的優勢, 就是人口紅利。

印度有十三億人口, 其中14—64歲的人口比例達到63.6%, 0—14歲的人口達到31.2%,

與中國相比確實佔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從今天來談,說不定印度的人口紅利錯過了班車, 更確切地說是還沒有買好上車的車票。

第一是時代變了, 中國享受人口紅利是從上一世紀的八十年代開始的, 那時的社會正處於電子化的時代, 當時最為先進的產品就是日本的家電業!中國從那時開始就致力於引進“三來一補”,

大搞來料加工、付專利費去引進技術、付學費學本事, 從為他人做嫁衣裳開始, 一口氣幹了十多年, 終於成為一座世界工廠!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工人;當年的中國在國內就有千千萬萬個培訓基地, 造就了一代有文化、有技術有敬業精神的的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可今天的印度的年青人卻像一盤散沙, 流浪在大街小巷, 根本看不到政府要把他們培養成為一支產業大軍的影子!印度人就是會吹!

再看印度人的文化水準, 至少今天的印度還有40%的文盲!在印度的掃盲的標準很低, 在印度的盧比上有十三種文字, 只要能認出三種就不算文盲了。

因為印度本身就沒有一種全國統一的文字, 十三之三, 表面上看已經脫盲、實際上還是文盲!而中國又從掃盲開始, 大辦教育, 每年教育上的投資接近和超過GDP的4%, 每年進入大學學習的人數都在600萬到1000萬之間, 這一切努力的結果, 才有了今天中國產業工人在文化、技術和知識面上的提高。 才有了眾多的、世界一流的大國工匠, 這些都為人口紅利提供了無比深厚的基礎。

印度的歷屆政府都在提倡要把工業國產化, 但是沒有一屆政府能夠做到, 印度最富實力的軍事工業, 政府付出了高額的學費, 卻依然是世界軍火工業的試驗場!而中國一開始就著眼於發展全面的基礎工業——包括輕工業、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不斷地用高端產業來改造低端產業, 低端產業的改造又倒逼高端產業的不斷創新、升級!使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智造!這一過程為年青人發揮才能提供了條件、也使任何困難在中國的年青人的面前低頭!今天的中國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這一切絕對不是像印度人那樣吹出來的!而印度從根本上說沒有完備的工業體系,

年青人的紅利去從那裡體現!

中國為了自身的發展需要, 也總結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發展的經驗和教訓, 中國的對外政策是與鄰為善、與鄰為伴, 爭取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而印度奉行的卻是視鄰為敵人、視鄰似屬國!沒有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 而一門心思要算計鄰國, 做的不是發展自己的經濟, 而是夢想成為南亞霸主, 繼而成為亞洲霸主!對年青人不是教育和培養, 而先用以增加兵源以對付戰爭, 從印度的領導、到媒體以致于年青人都喜歡吹, 有一位受邀為印軍培訓的美國軍官說:你們的士兵本領大得很, 不需要培訓, 只要與中國和平相處就行了, 這樣邊境就平靜了,這一來印度士兵的牛就可以吹到天上去了。

在這樣的國情下去談人口紅利,除了吹牛還是吹牛!看來印度的這一人口紅利是錯過了班車,好好努力、再趕下一趟吧。但是下一趟班車對人口紅利的要求是更高了。千萬記住:有了年青人不完全等於人口紅利!今天的印度就有1.4億年青人等著就業!

其實,印度的優勢除了人口以外,還有市場優勢、氣候優勢......不過目前的印度的問題似乎比優勢更多,奉勸印度,飯得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最明智的是靜下心來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水、空氣、垃圾、廁所、道路,浮誇......等等問題處理好再去實施抱負、施展宏圖吧!

這樣邊境就平靜了,這一來印度士兵的牛就可以吹到天上去了。

在這樣的國情下去談人口紅利,除了吹牛還是吹牛!看來印度的這一人口紅利是錯過了班車,好好努力、再趕下一趟吧。但是下一趟班車對人口紅利的要求是更高了。千萬記住:有了年青人不完全等於人口紅利!今天的印度就有1.4億年青人等著就業!

其實,印度的優勢除了人口以外,還有市場優勢、氣候優勢......不過目前的印度的問題似乎比優勢更多,奉勸印度,飯得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最明智的是靜下心來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水、空氣、垃圾、廁所、道路,浮誇......等等問題處理好再去實施抱負、施展宏圖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