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魅藍的側面指紋真不是賣點 索尼幾年前就有了

轉眼2018手機市場註定往全面屏道路越走越遠, 屏占比高用戶人群也較為滿意但就是這樣伴隨而來的問題也不少, 在正面全是屏的情況下指紋解鎖的安置成為主要關注點, 其中iPhone X則是乾脆取消指紋識別轉向Face ID, 但就目前而言, 指紋識別無論在適配還是對於環境的要求都是最受到歡迎的, 此番魅藍推出S6則是指明了新的指紋安放道路。

從當下手機市場的情況來看, 分為正面指紋、背部指紋、側面指紋以及屏下指紋四大類型。 一般旗艦機型大多使用的為正面指紋識別如華為Mate 10以及三星S8等機型, 而直至千元價位背部指紋都是相當受到青睞的, 無需考慮電路集成以及縮減內部空間, 當然這其中還有小部分採用側面指紋如索尼, 索尼作為典型的開創者但卻無疑不是很好的推廣者。 而至於屏下指紋識別或許也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但按照當下情況大規模量產依舊成為問題。

側面指紋識別的缺點不少, 眼下手機產品輕薄化集成工藝以及成本需要高、誤判解鎖率成問題, 並且對於交互體系的要求高, 索尼手機產業的衰敗和小眾化就是很好體現, 使得國內品牌都不太敢去嘗試。 在上周魅族發佈的新機魅藍S6上, 同樣採用了側鍵指紋的解決方案, 不過解決了索尼之前的短板, 在交互以及側鍵指紋品質上成功融合, 在解鎖識別率達到0.2S與此前正面mBack一致, 可以說成功的將側面指紋推廣向大眾。

話回正題, 魅藍側面指紋識別棋勝一招就勝在交互邏輯的出色運用上, 小圓圈+Super mBack的交互體系, 輔以3D Press按壓實現在虛擬按鍵多邏輯的交互, 可以說是相當出色, 在此前雖也有很多產品使用3D 按壓技術但在按鍵上的擴展卻是很多廠商沒有想到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魅藍新機指紋識別的技術支援來源為匯頂科技, 就是曾在去年MWC 2017上推出首款屏下指紋識別的科技廠商, 有消息稱會在今年會完成屏內指紋量產化, 若是真的如此魅藍此番舉動會成為過渡, 那麼產品方面魅藍S6的配置也是相當出色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 側邊按鍵不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屏下指紋才是未來發展趨勢,想必這也是其他廠商所不採用的原因,你們覺得呢?

屏下指紋才是未來發展趨勢,想必這也是其他廠商所不採用的原因,你們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