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解放前夕發工資奇觀,肩扛人背,開工資麻袋裝

民國初年, 一元錢能買一頭牛。 到1949年, 一元錢只能買一盒火柴。 紙幣面額價值沒有紙張貴, 買東西要拉一車錢, 中央券毫無信用, 全國許多地方恢復了物物交換的原始交換形態。 民國末期, 通貨膨脹, 貨幣貶值, 經常聽說“拿著一口袋錢買不到一口袋米”, 可是對於現在的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的情景。 那我們就通過老照片, 走進那個通貨膨脹的年代, 看看當時一家公司抬著麻袋去銀行取錢發工資的“盛況”。

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制度。 1939年以前, 通貨膨脹速度較為緩慢。 物價上升指數還未超過法幣增髮指數。 如以1937年6月為1, 到1939年12月, 法幣發行指數為3.04, 而物價指數重慶為1.77。

通貨膨脹下的法幣10億元和3400美元

1940年起進入惡性通貨膨脹階段, 物價上升指數超過通貨增髮指數。 到抗日戰爭結束的1945年 8月, 法幣發行指數為394.84,同期重慶物價指數為1795.00。

圖為1600億的法幣支票

1947年起法幣進入崩潰階段。 該年7月,國民政府在美國的支持下, 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內戰, 軍費支出浩繁,黃金外匯大量消耗,法幣發行如脫韁野馬。 到1948年8月19日,法幣發行額累計為663694.6億元, 發行指數為470705.39,而同期上海物價指數為5714270.30。 法幣崩潰, 改發金圓券。 每300萬元法幣兌換金圓券1元

開工資用麻袋裝

新發行的金圓券很快就告崩潰, 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 短短10個月中, 金圓券發行額為679459億元,發行指數為307124.3,同期上海物價指數達6441361.5。

如果把法幣和金圓券合計,則自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 貨幣發行指數為144565531914.9(即1400多億倍), 同期上海物價指數為36807692307691.3(即36萬多億倍)。

銀行內為企業準備的如小山般的法幣

人們拿著麻袋進來裝錢回去發工資

1948上海發工資奇觀:錢真不值錢

)大部分的城市中產階級民眾皆服從政令,將積蓄之金銀外幣兌換成金圓券。公司職員領金圓券工資時,用麻袋裝錢,不知是笑好還是哭好。

人人面無笑容,都知道物價仍在飆升。結果,國民政府決定收兌金銀延期1個月到10月底,這無異於宣告金圓券信譽破產。

錢是領回家了,可是,物價漲了500萬倍到1000萬倍,一石大米售價4億多元,這些錢被老百姓稱為“廢柴”

銀行內為企業準備的如小山般的法幣

人們拿著麻袋進來裝錢回去發工資

1948上海發工資奇觀:錢真不值錢

)大部分的城市中產階級民眾皆服從政令,將積蓄之金銀外幣兌換成金圓券。公司職員領金圓券工資時,用麻袋裝錢,不知是笑好還是哭好。

人人面無笑容,都知道物價仍在飆升。結果,國民政府決定收兌金銀延期1個月到10月底,這無異於宣告金圓券信譽破產。

錢是領回家了,可是,物價漲了500萬倍到1000萬倍,一石大米售價4億多元,這些錢被老百姓稱為“廢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