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90歲仍活躍在科研第一線……從不買車,學生們看不下去集資送了輛

與曝光率時刻佔據頭版頭條的明星相比, 中國科研人員的生活極少被人們所知曉, 他們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 推動中國的發展。

潘際鑾, 中科院院士。 潘老是我國焊接工程領域的權威, 亦是開拓者。 50年代, 20多位的他在蘇聯援華專家的説明下, 學習了系統的焊接專業知識, 認識到了這門學科對中國的重要性, 於是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焊接專業, 並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近30年來, 潘老帶領的團隊一直都在研究一個課題——如何讓機器代替工人, 實現無人化自動焊接大型結構, 而原因則來自於當初的一個見聞。

潘老喜歡去工廠實地瞭解情況, 有一次視察工廠時, 他看到工人穿著厚重的石棉服, 正在焊接一個超大合金鋼罐體。

為了完成焊接, 管件的預熱需要達到200度, 即使工人穿著石棉服, 也難以長時間承受。 每當要焊接這種大型器材時, 工廠都要安排一輛救護車, 隨時搶救休克的工人。 也正是因為這次見聞, 堅定了潘老研究自動化焊接設備的決心。

1997年, 潘老的團隊在這一方向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團隊成員閆炳義成功研製出了無軌電磁爬行機, 填補了國際上的一項空白。 有人開出30萬的天價收購這項技術, 要知道這可是97年的30萬, 可以買3輛桑塔納, 或者買套北京的別墅。

2003年, 潘老的團隊研究出了無軌導全位置爬行焊接機器人, 美英法德等國家的專家都來到中國考察。

2017年, 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標誌著爬行焊接機器人從科研階段進入了商業發展階段。 有媒體做出過預估, 潘老極其團隊的科研成果, 將創造一個幾千億的產業。

潘老從不買車, 唯一一輛汽車是尼桑藍鳥。 1993年, 潘老調任南昌大學校長, 一位留學生向學校捐贈了這輛藍鳥, 後來成了潘老的專車。 一個大學的校長, 本該有機會更換更豪華的專車才對, 但潘老沒換, 因為覺得沒必要, 一輛藍鳥就夠了。

潘老在南昌大學當了10年的校長,卸任之後,藍鳥也差不多到了報廢的年頭。從南昌返回北京後,潘老沒有選擇買車,即使擁有著副部級待遇,但依然過著騎自行車上班的日子,心情好時還會帶著夫人李世豫一起外出騎行。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潘老騎車也越來越吃力,研究生們集資給潘老買了輛電動車。有一次電動車的電池因老化而壞了,一時間配不到新電池,潘老每天上下班時間延長到一個半小時。最終還是一位學生幫他改裝了一塊,這才讓電動車重新“復活”。

潘老在南昌大學當了10年的校長,卸任之後,藍鳥也差不多到了報廢的年頭。從南昌返回北京後,潘老沒有選擇買車,即使擁有著副部級待遇,但依然過著騎自行車上班的日子,心情好時還會帶著夫人李世豫一起外出騎行。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潘老騎車也越來越吃力,研究生們集資給潘老買了輛電動車。有一次電動車的電池因老化而壞了,一時間配不到新電池,潘老每天上下班時間延長到一個半小時。最終還是一位學生幫他改裝了一塊,這才讓電動車重新“復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