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眾所周知梁啟超的兒子是梁思成,他的其他兒女你知道幾個?

梁啟超是位近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 是一位"教育救國"論者, 從"開民智"、"養新民"的願望出發, 將教育視為中國起死回生的良藥。

梁啟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 是清朝禮部尚書李端棻的妹妹。 她比梁啟超大四歲, 生有三個子女長大成人:思順、思成、思莊。 他的第二位夫人王來喜, 系李蕙仙帶來的奴婢, 後嫁為妾, 生有六個子女長大成人: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 他的九個子女, 人人不凡, 個個成才。

長女梁思順(1893-1966)是著名的詩詞研究專家, 她自幼受到父親的薰陶和教育, 愛好詩詞和音樂。 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曾參加北京女青年防癆協會。 新中國成立後, 已過花甲之年的她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並曾任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和中央文史館館長。

次女梁思莊(1908-1986), 我國圖書館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 1926-1930年間就讀于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基爾大學, 獲文學學士學位。 1930-1931年就讀於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 獲圖書館學士學位。 1931年學成歸國後, 立即投身於我國圖書館事業, 先後各大著名圖書館從事西文編目工作。 1936年重返燕京大學, 任圖書館西文編目組長、主任和圖書館主任等職。

三女梁思懿(1914-1988), 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長期從事對外友好聯絡工作。 她思想活躍, 積極進步, 曾任中國共產黨的週邊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大隊長, 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幹, 是燕大學生領袖, 為"燕京三傑"之一。

四女梁思寧(1916-2006), 在姐姐梁思懿影響下投身新四軍, 從事宣傳工作。 在陳毅司令部工作, 後期加入中國共產黨。

長子梁思成(1901-1972)可能我們最為熟悉, 他是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1915年進入清華學堂學習, 1923年和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學, 後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 獲碩士學位。

次子梁思永(1904-1954)可能大家不太熟悉, 但他卻是我國近代田野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也是我國近代考古學和近代考古教育開拓者之一, 並於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新中國成立後, 梁思永還曾擔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三子梁思忠(1907-1932)先後在維吉尼亞陸軍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 20世紀30年代初畢業回國, 加入了國民革命軍。 入伍後, 由於留學資歷和傑出才幹, 他很快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

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中, 梁思忠表現相當出色。

四子梁思達(1912-2001)是著名的經濟學家, 他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抗戰期間曾在重慶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中國銀行長沙支行任職。

小兒子梁思禮(1924—至今), 他是中國著名的火箭系統控制專家, 是我國航太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他為中國的火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曾經領導和參加了多種導彈和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研製試驗, 他是我國自行設計並於1964年實驗成功的第一個地對地導彈的控制系統負責人之一, 並在以後改進的型號中領導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慣性制導系統。 他還參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國國土上進行的震驚世界導彈核武器試驗, 他還是我國向南太平洋發射的遠端液體火箭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副總設計師、控制系統研製工作的負責人, 在他主持下,我國首次把積體電路用於彈上電腦,並首次以此進行全彈自動化測試,他還參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發射遠端火箭的飛行試驗。也是梁家三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院士。

梁啟超的子女教育成為他教育思想和人生信念的最成功的實驗,九個子女人人學有所長,個個忠心報國。梁啟超的兒女們與梁啟超一樣,都為中國的進步付出了很多,是值得我們崇敬的人。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在他主持下,我國首次把積體電路用於彈上電腦,並首次以此進行全彈自動化測試,他還參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發射遠端火箭的飛行試驗。也是梁家三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院士。

梁啟超的子女教育成為他教育思想和人生信念的最成功的實驗,九個子女人人學有所長,個個忠心報國。梁啟超的兒女們與梁啟超一樣,都為中國的進步付出了很多,是值得我們崇敬的人。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