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一死,朱元璋十分頭痛,進退兩難,該如何應對呢?

前面說到北面小明王、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主力, 牽制了元朝政府軍的主力, 朱元璋才能安心地陳友諒張士誠等人你爭我奪, 打得天昏地暗。 現在毛貴一死, 小明王的紅巾軍發生了分裂, 那麼朱元璋就要直接面對北元了。 朱元璋瞬間跌入了穀底, 因為他現在是腹背受敵。

這時, 朱元璋身邊有謀士看到了這個問題, 於是建議朱元璋派個人帶上禮品, 去和元朝政府活動活動, 想辦法和他們講和, 只有這樣, 才能安心地跟陳友諒和張士誠爭奪。

老實說, 這時候的朱元璋早已是放眼天下的一代雄主了, 肯定不滿足于當一方的割據勢力, 從內心深處來講, 也不願和元朝政府講和, 但是現實問題擺在面前, 確實是很嚴峻的, 所以, 思前想後, 覺得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緩兵之計。

朱元璋心道:“我暫且和元朝政府講和, 想辦法早日平定江南, 然後再騰出手來,

推翻暴元, 稱霸天下!”於是, 朱元璋派了人帶上禮品主動去和元朝政府講和了。

當時義軍四起, 遍地開花, 元朝政府顧不過來, 一見朱元璋派人來大都想要求和, 也不考慮他是否真心, 就爽快的答應了, 而且元朝政府還很看得起朱元璋。 既然你朱元璋想議和, 那我們大元就招安你吧, 封個榮祿大夫江西等行處中書省平章政事的官職給你吧。

元朝政府派了個代表, 帶了詔書、禦酒和八寶頂帽從海水來到浙東。

其實朱元璋的目的並非想招安, 他只是想和元朝政府議和, 是個緩兵之計, 卻沒想到元朝竟然派人來招安了, 這下朱元璋犯了難。

因為一旦接受招安, 那麼也就背叛了小明王的龍鳳政權, 投降了暴元, 在道義上和合法性上丟了制高點, 遲早會失去民心的。

但是如果不接受元朝的招安, 也就說明你並非真心議和, 搞不好元朝政府明天就派出大軍開戰, 到了那時, 腹背受敵, 可沒有好果子吃。

左右都是思路, 那可如何是好?

那就站在原地不動吧。

朱元璋是個聰明人, 跟元朝的代表打起了太極拳, 不是說今天忙著, 就說招安也可以, 不過這事太大, 我得好好從長計議, 總是想著各種辦法拖住元朝政府代表。

元朝政府代表見朱元璋沒能答應下來, 也不急著走, 心想:“老子在那大都早就待得不耐煩了, 好不容易來趟江南, 這裡富庶天下,

而且美女成群, 正好借此機會好好遊玩一下!”

這元朝政府代表打定注意後, 就去了方國珍的地盤吃喝玩樂去了, 說是等朱元璋的消息, 結果一等就等了一年。

當時是元末, 形勢錯綜複雜, 元朝政府黨爭十分厲害, 一年之中, 朝廷的人事變動非常大, 對朱元璋的招安的態度開始淡化了, 不再像之前那樣, 三天兩頭問朱元璋招安的事情。

那麼接下來到底會如何呢?請聽明日解說?

--------------------------------------------------------------------------------------------------------------------------------------------------------------------------謝謝閱讀, 歡迎訂閱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 請勿轉載,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