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政府工作報告送“大禮包”!事事與你息息相關!

1月26日,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 代省長唐登傑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這樣一份報告裡, 字裡行間是滿滿的用心和暖心。

2018年, 民生方面定了哪些“小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將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一起來看看↓↓

△ 2018年1月20日, 廈門高校畢業生在人才交流大會上

⊙ 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鼓勵以創業帶就業, 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業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 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10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萬人。

△ 福州正在加快補齊醫療衛生事業短板。 圖為福州市第一醫院助產士在照顧新生兒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在現代醫院管理、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分級診療、綜合監管等5項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組建省屬公立醫院管理中心, 推動縣域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促進“三保”深度融合, 規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全力實施結構優化、學科完善、龍頭提升、基層基礎、中醫固本、公共衛生促進、人才隊伍建設、智慧健康等8個工程, 推進省兒童醫院、疾控中心、婦產醫院等專案建設, 加強老年人、婦幼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

⊙實施好全面兩孩政策, 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等領域。

⊙辦好第16屆省運會、第10屆老健會。

△ 交通便利的福州市倉山雙湖新城社區安置房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完成棚戶區改造4.3萬戶, 增加公租房實物供應, 加快推出共有產權住房, 福州新開工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5000套、新增供應5000套, 廈門新開工12000套、新增供應8000套。

△ 廈門湖裡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孩子們快樂成長。 圖為小學生進行飛紙飛機比賽

⊙實施城鎮中小學擴容工程、薄弱初中提升計畫和義務教育提升工程,

推進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

⊙提升高中階段教育品質, 推動中考中招和高考綜合改革。

⊙實施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計畫, 完善校企合作激勵機制,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實施“雙一流”建設計畫, 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內涵式發展。

⊙多管道解決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 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 進一步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畫, 完善教師培養、研訓體系, 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準。

⊙支援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 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為百歲老人林立俊(中)辦理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150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00個農村幸福院,實施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工程。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壯大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增養老床位1萬張以上,6月底前完成已建養老機構安全達標和設立許可。

⊙統籌推進城鄉老年教育,加快發展社區老年教育和遠端老年教育。

△ 去年10月,古田縣紀委結對幫扶幹部蘇東北在向縣城東街道桃溪村脫貧戶游良進夫婦瞭解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的使用情況。

⊙堅持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重點再聚焦、措施再精准、保障再強化、成果再鞏固,確保現行標準下的國定農村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省定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期摘帽。

⊙精准落實產業、就業、搬遷、金融、健康、教育、低保兜底等扶貧措施,實施“千企幫千村”計畫,完成“造福工程”搬遷1.5萬人。

⊙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實施第五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

⊙改進考核監督,加強動態管理,構建穩定脫貧、有序退出機制,做到真脫貧、脫真貧。

△ 福州高顏值公廁

⊙重點在治堵、治澇、治汙上下功夫,實施交通暢通、水環境治理、供水安全、防洪防澇、城鄉潔淨、管網建設、景觀提升、配套服務和智慧城市等9大工程,完成投資2400億元。

⊙新增城鄉公共停車泊位3萬個以上。

⊙開展新一輪“廁所革命”專項行動,新建改建公廁2100座。

△ 福建力爭在2018年年底建立起全鏈條的追溯管理體系

⊙以“四個最嚴”治理“餐桌污染”,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加快創建食品安全放心省,確保食品安全。

⊙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考核組要求,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推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推進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保障生產安全。

⊙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立體化、資訊化、網格化社會治安管理模式,加強行政調解和行政覆議工作,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快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福建。

⊙完善農村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完成鄉鎮防汛指揮圖編制,全面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切實提升防汛防颱風能力。

⊙完善“1+10”防災救災機制,加強氣象、地質、地震、紅十字會等工作,建設避災示範點200個,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40個,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 “互聯網+精准扶貧”的漳州模式

⊙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加強糧食生產、流通、儲備、調控,確保糧食安全。

⊙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數字農業,新增投資100億元實施350個產業發展專案。

⊙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工程,支援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建設100個蔬果加工基地和產後商品化處理中心,加快構建冷鏈物流體系。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培育農村電商、休閒農業等新業態。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進一步完善農村供水供電、通訊網路、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落實路長制和農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加強農村突岀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新增鄉鎮汙水處理設施137個,新建改造農村三格化糞池50萬戶,實現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全覆蓋。

⊙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促進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農民受益。

⊙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海域使用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和下派村支書制度,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

⊙健全農民創業創新機制,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多管道轉移就業,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最後,再帶你一圖讀懂2018年——

△ 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為百歲老人林立俊(中)辦理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150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00個農村幸福院,實施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工程。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壯大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增養老床位1萬張以上,6月底前完成已建養老機構安全達標和設立許可。

⊙統籌推進城鄉老年教育,加快發展社區老年教育和遠端老年教育。

△ 去年10月,古田縣紀委結對幫扶幹部蘇東北在向縣城東街道桃溪村脫貧戶游良進夫婦瞭解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的使用情況。

⊙堅持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重點再聚焦、措施再精准、保障再強化、成果再鞏固,確保現行標準下的國定農村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省定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期摘帽。

⊙精准落實產業、就業、搬遷、金融、健康、教育、低保兜底等扶貧措施,實施“千企幫千村”計畫,完成“造福工程”搬遷1.5萬人。

⊙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實施第五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

⊙改進考核監督,加強動態管理,構建穩定脫貧、有序退出機制,做到真脫貧、脫真貧。

△ 福州高顏值公廁

⊙重點在治堵、治澇、治汙上下功夫,實施交通暢通、水環境治理、供水安全、防洪防澇、城鄉潔淨、管網建設、景觀提升、配套服務和智慧城市等9大工程,完成投資2400億元。

⊙新增城鄉公共停車泊位3萬個以上。

⊙開展新一輪“廁所革命”專項行動,新建改建公廁2100座。

△ 福建力爭在2018年年底建立起全鏈條的追溯管理體系

⊙以“四個最嚴”治理“餐桌污染”,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加快創建食品安全放心省,確保食品安全。

⊙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考核組要求,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推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推進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保障生產安全。

⊙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立體化、資訊化、網格化社會治安管理模式,加強行政調解和行政覆議工作,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快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福建。

⊙完善農村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完成鄉鎮防汛指揮圖編制,全面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切實提升防汛防颱風能力。

⊙完善“1+10”防災救災機制,加強氣象、地質、地震、紅十字會等工作,建設避災示範點200個,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40個,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 “互聯網+精准扶貧”的漳州模式

⊙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加強糧食生產、流通、儲備、調控,確保糧食安全。

⊙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數字農業,新增投資100億元實施350個產業發展專案。

⊙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工程,支援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建設100個蔬果加工基地和產後商品化處理中心,加快構建冷鏈物流體系。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培育農村電商、休閒農業等新業態。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進一步完善農村供水供電、通訊網路、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落實路長制和農村道路專管員制度。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加強農村突岀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新增鄉鎮汙水處理設施137個,新建改造農村三格化糞池50萬戶,實現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全覆蓋。

⊙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促進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農民受益。

⊙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海域使用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和下派村支書制度,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

⊙健全農民創業創新機制,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多管道轉移就業,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最後,再帶你一圖讀懂2018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