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鄒韜奮:“請轉達我對恩來的謝意!”

在周恩來的革命生涯中, 一直高度重視發揮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 經常傾聽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意見, 與黨外人士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鄒韜奮:“請轉達我對恩來的謝意!”

鄒韜奮在短暫的一生中, 與周恩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他崇敬周恩來, 生命垂危之際仍呼喚著“周恩來!”周恩來也瞭解鄒韜奮, 敬重鄒韜奮, 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鄒韜奮同志經歷的道路是中國知識份子走向進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

周恩來與鄒韜奮第一次見面是在武漢。 1937年12月, 從國民黨蘇州監獄釋放的愛國七君子之一、救國會的著名領袖鄒韜奮來到武漢。 當他得知大名鼎鼎的中共中央負責人周恩來也在武漢時異常興奮, 他早就想見見這位崇敬已久的人了。 周恩來得悉鄒韜奮的這一願望後欣然同意, 因為與鄒韜奮相見, 這也正是他的願望。

1937年12月下旬的一天, 鄒韜奮懷著急切的心情來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 周恩來已經在那裡恭候多時了。 他緊緊握著鄒韜奮的手, 高興地說:“歡迎你, 韜奮先生。 ”

“謝謝, 謝謝。 ”握著周恩來熱情的雙手, 一股暖流湧入鄒韜奮心田。

落座後, 周恩來關切地詢問了鄒韜奮出獄後的身體和家庭情況。 鄒韜奮一一做了回答, 並談了自己對形勢的看法, 以及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 對今後工作設想和安排。 周恩來同他分析了抗戰的形勢和任務後指出:“現在我們一起奮鬥, 以徹底打敗帝國主義。 將來, 我們還要共同努力, 以建設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鄒韜奮深深地點了點頭。

臨別時, 周恩來再一次握住鄒韜奮的手誠懇地說:“你有什麼要求, 請隨時提出來,

我們共產黨一定會盡可能幫助解決。 ”

這以後不久, 周恩來來到鄒韜奮開辦的生活書店和編輯部看望鄒韜奮及其他工作人員。 他勉勵大家多為抗日救國出力。 周恩來的到來使鄒韜奮及同仁備受鼓舞。 此後, 他把周恩來視為良師益友, 有什麼問題總是向周恩來請教。 周恩來也總是推心置腹地與之共同探討。

這些經常的開誠佈公的交談, 使鄒韜奮增進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 他鄭重地向周恩來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

周恩來沉思了良久, 說:“韜奮先生, 你現在的黨外民主身份要比你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所起作用重要得多。 黨需要你留在黨外。 ”

鄒韜奮感謝周恩來對自己的信任, 愉快地接受了周恩來的意見。

他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取得抗戰的勝利, 一定能夠建立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 鄒韜奮繼續留在黨外, 繼續盡心竭力地為黨工作著。

1938年武漢淪陷前, 鄒韜奮主持的生活書店總管理處和他主編的《全民抗戰》編輯部遷往重慶。 周恩來於1940年5月也來到重慶, 繼續主持南方局的工作, 並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同國民黨當局進行正式談判。 此後, 周恩來和鄒韜奮的來往更加密切了。

位於嘉陵江畔五十號的“周公館”裡經常出現鄒韜奮的身影。 他常帶著一些費解的問題向周恩來請教、探討。 周恩來則把黨中央對白區文化工作的指示傳達給他。 他們也在一起談家常、談生活上的事。 每次的交談都是那樣的和諧、隨意。

1941年2月25日, 在第二屆國民參政會第一次大會召開前夕, 以救國會主要領導人之一的身份被國民黨政府聘為“國民參政員”的鄒韜奮憤然辭去參政員職務, 秘密離開重慶, 輾轉抵達香港。

在香港朋友舉行的便宴上, 鄒韜奮莊嚴聲明:“我們不是為逃難來的, 而是為堅持抗戰, 反對投降;堅持團結, 反對分裂;堅持進步, 反對倒退, 創辦民主刊物繼續戰鬥而來的!”在香港鄒韜奮繼續堅持抗日宣傳工作, 並持續得到周恩來的關注。

12月下旬, 在周恩來的關懷下, 鄒韜奮從香港回到內地暫時避居於廣東梅縣鄉下。 1942年7、8月間, 國民黨又派人到廣東探尋鄒韜奮的蹤跡, 情況亦很危險。 鄒韜奮的朋友專程到重慶向周恩來彙報了鄒韜奮的情況。 周恩來派人轉告鄒韜奮,為了保證他的安全,並使其繼續為革命發揮作用,建議他前往蘇北抗日根據地,還可以轉赴延安。

鄒韜奮得知在重慶的周恩來一直很掛念著他的安全時,心裡很激動,他欣然接受了周恩來的安排。9月下旬,鄒韜奮便離開梅縣,經上海進入蘇北解放區。但不幸的是,這時他已患了不治之症——癌症。臨終前他口述的遺囑中又一次表達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我自愧能力薄弱,貢獻微少。二十多年追諸先進,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進步文化事業。竭盡愚鈍,全力以赴。雖顛沛流離,甘之如飴。我死後,請中國共產黨中央嚴格審查我的一生奮鬥歷史,如其合格,請追認入黨。”“請轉達我對恩來的謝意!”

1944年7月24日,鄒韜奮在上海被病魔奪去了生命。9月2日,在延安的周恩來獲悉鄒韜奮逝世的噩耗後,萬分悲痛,即刻向中共中央建議:在延安開追悼會,《解放日報》發表追悼文章,中央致挽電。

周恩來的建議得到毛澤東的贊同。於是,9月28日由周恩來親自修改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鄒韜奮家屬的唁電發出。唁電表示接受鄒韜奮的臨終請求,追認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績。

10月11日,周恩來又在延安面集吳玉章、博古、鄧穎超等組成“鄒韜奮同志追悼籌委會”,擬訂紀念和追悼鄒韜奮先生的辦法。

會上,周恩來一開始便說:“我國有兩個青年領袖,一個惲代英,他已經去世了;另一個就是鄒韜奮,他現在也逝世了。這是我們黨最大的損失。”他還說:“多年來,韜奮同志為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反對國民黨反動派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政策奔走呼號舌敝唇焦,動員人們起來救亡圖存,贏得了廣大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的擁戴和熱愛。他是承繼惲代英同志的真正的青年領袖。”給他以高度評價。

周恩來派人轉告鄒韜奮,為了保證他的安全,並使其繼續為革命發揮作用,建議他前往蘇北抗日根據地,還可以轉赴延安。

鄒韜奮得知在重慶的周恩來一直很掛念著他的安全時,心裡很激動,他欣然接受了周恩來的安排。9月下旬,鄒韜奮便離開梅縣,經上海進入蘇北解放區。但不幸的是,這時他已患了不治之症——癌症。臨終前他口述的遺囑中又一次表達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我自愧能力薄弱,貢獻微少。二十多年追諸先進,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進步文化事業。竭盡愚鈍,全力以赴。雖顛沛流離,甘之如飴。我死後,請中國共產黨中央嚴格審查我的一生奮鬥歷史,如其合格,請追認入黨。”“請轉達我對恩來的謝意!”

1944年7月24日,鄒韜奮在上海被病魔奪去了生命。9月2日,在延安的周恩來獲悉鄒韜奮逝世的噩耗後,萬分悲痛,即刻向中共中央建議:在延安開追悼會,《解放日報》發表追悼文章,中央致挽電。

周恩來的建議得到毛澤東的贊同。於是,9月28日由周恩來親自修改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致鄒韜奮家屬的唁電發出。唁電表示接受鄒韜奮的臨終請求,追認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績。

10月11日,周恩來又在延安面集吳玉章、博古、鄧穎超等組成“鄒韜奮同志追悼籌委會”,擬訂紀念和追悼鄒韜奮先生的辦法。

會上,周恩來一開始便說:“我國有兩個青年領袖,一個惲代英,他已經去世了;另一個就是鄒韜奮,他現在也逝世了。這是我們黨最大的損失。”他還說:“多年來,韜奮同志為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反對國民黨反動派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政策奔走呼號舌敝唇焦,動員人們起來救亡圖存,贏得了廣大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的擁戴和熱愛。他是承繼惲代英同志的真正的青年領袖。”給他以高度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