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蔣介石日記中的衡陽保衛戰,毛澤東有話要說

方先覺

1944年4月, 日軍為了摧毀中國西南內陸航空基地, 發動了縱貫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 隨著沿海、沿江一帶的工廠陸續遷移內地,

粵漢鐵路與湘桂鐵路交會的衡陽漸漸繁榮起來, 財政稅收僅此于重慶、昆明, 位居大後方第三把交椅。 蔣介石勉勵軍長方先覺:“此戰關係我抗戰大局至巨, 盼你第10軍全體官兵, 在此國難當前, 人人發奮自勉, 個個肩此重任, 不負我對第10軍期望之殷。 希望第10軍能固守衡陽十天至兩周, 但守期愈久愈好, 儘量消耗敵人。 ”方先覺態度堅決:“本軍不惜任何犧牲, 戰至聲嘶力竭死而後已。 末將即將來臨之惡戰放在心中, 現在厲兵秣馬, 準備與敵決一死戰!”

國民黨士兵投擲手榴彈

衡陽能否力挽狂瀾?蔣介石心裡頗有想法:“今日惟一要圖為如何固守衡陽, 增強湘桂路兵力, 以保守桂林空軍基地, 如能遏止其湘桂路之企圖, 則此次作戰尚不失為成功也。 對於增援衡陽守城之第十軍計畫, 餘以為能愈遲愈安, 以此次敵軍兵力頗厚, 不比往日孤軍攻襲我長沙與常德可比, 故往日援軍以速為勝, 而此次援軍, 必須待敵軍攻城日久, 消耗甚大, 相持不決之際, 再行增援, 方能達成目的, 且必使敵之主力向衡陽以南至郴州、樂昌地區以後,

我軍再對衡陽出擊, 則更為得機亦。 ”

從6月26日至7月2日, 鬥志昂揚的第10軍粉碎了日軍第一次總攻。 蔣介石心情愉悅:“衡陽守城戰已經穩固, 方軍長忠勇可嘉, 在憂患中最足自慰者也。 ”約定真正危急時, 以代號“甚穩”通告, 到時必令週邊靠攏衡陽。 因此, 當廣東調來的第62軍距離衡陽城區大約30公里時, 蔣介石主張“暫緩不急為宜”, 以待第10軍進一步消耗敵人。

日軍發起第二次總攻, 幾天下來雙方損失均大, 尤其第10軍預備第10師, 不僅戰鬥兵傷亡殆盡, 連雜役、炊事兵都不能倖免。 7月15日, 蔣介石接到方先覺“甚穩”代號, “乃知衡陽戰況危急, 即派飛機投擲通信袋, 令其固守待援”。 方先覺迭電告急:“現在守衛兵力皆為軍佐與雜役兵所編成者,

故已不能回應友軍夾擊圍城之敵。 ”

此時, 第62軍攻佔了距離衡陽火車西站10餘公里的雨母山、黃茶嶺一線, 蔣介石即令方先覺“無論兵員如何缺乏, 必須編足數營向增援友軍方向出擊”。 方遵命照辦, 連夜派出特務營前往聯絡, “不料中途遇伏, 全營覆沒”。 第62軍再興攻勢, 但日軍阻援力量很強, 最後無奈後撤。

衡陽保衛戰期間, 中美關係相當緊張, 羅斯福鑒於河南、湖南戰場接連失利, 要求賦予史迪威統率全部中國軍隊的權力, 免於中國戰區繼續奔潰。 在這樣的背景下, 衡陽勝負遠遠超過戰役本身的意義。 蔣介石在八月反省錄中這樣寫道:“此次衡陽之得失實關國家之存亡, 而民族之榮辱更切。

幸有此基本軍, 不惜犧牲一切, 決心死守, 為國爭榮。 又以餘祈禱之虔誠, 與上帝之指示, 亦深信其能轉敗為勝也。 甚願衡陽解圍獲得勝利以後, 使第10軍全體官兵皆能受洗禮, 得歸榮耀於上帝與基督救主也。 ”祈求神祇到如此地步, 抗戰期間絕無僅有。

蔣介石從昆明調用T-26坦克(蘇聯製造)。

湘南戰事膠著,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親自組織第三次總攻。蔣介石從昆明調來坦克參加衡陽解圍,但勝利的天平始終不向中國軍隊傾斜。8月8日,堅守47天的衡陽終於陷落,方先覺和參謀長及四位師長悉數被俘。總結失敗教訓,蔣介石認為“開始以敵將自動撤退為懷,繼則以敵力不大,過於持重,不肯輕易增援,故屢失時機。最後終以兩廣部隊戰意消失,實力空虛,更無解圍之決心。而戰車部隊特別令其準備延長三日之久,臨時仍以河流與地形為阻,無法前進。言念及此,痛憤無已”。

8月12日,毛澤東在《解放日報》發表題為“衡陽失守後國民黨將如何”的社論,指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不解決要不要民眾的問題,什麼都無從談起。要民眾,雖危險也有出路;不要民眾,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團”。抨擊國民政府的同時,毛澤東也實事求是地肯定“守衡陽的戰士們是英勇的”。

衡陽抗戰紀念城

作者:馮傑

編輯:陳曉燕 周冰倩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兩少年冒死密藏南京大屠殺暴行血證
董其昌其人其畫
1937年天津大出擊:十幾架日軍飛機在火海中報銷

被時代誤解的晚清大藏家端方

郝柏村:重走淞滬抗日戰場

【紀念民革成立七十年】李濟深在香港創建民革始末

熊希齡與香山慈幼院

抗日名將高桂滋:他的公館扣押了西安事變中的蔣介石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湘南戰事膠著,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親自組織第三次總攻。蔣介石從昆明調來坦克參加衡陽解圍,但勝利的天平始終不向中國軍隊傾斜。8月8日,堅守47天的衡陽終於陷落,方先覺和參謀長及四位師長悉數被俘。總結失敗教訓,蔣介石認為“開始以敵將自動撤退為懷,繼則以敵力不大,過於持重,不肯輕易增援,故屢失時機。最後終以兩廣部隊戰意消失,實力空虛,更無解圍之決心。而戰車部隊特別令其準備延長三日之久,臨時仍以河流與地形為阻,無法前進。言念及此,痛憤無已”。

8月12日,毛澤東在《解放日報》發表題為“衡陽失守後國民黨將如何”的社論,指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不解決要不要民眾的問題,什麼都無從談起。要民眾,雖危險也有出路;不要民眾,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團”。抨擊國民政府的同時,毛澤東也實事求是地肯定“守衡陽的戰士們是英勇的”。

衡陽抗戰紀念城

作者:馮傑

編輯:陳曉燕 周冰倩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

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兩少年冒死密藏南京大屠殺暴行血證
董其昌其人其畫
1937年天津大出擊:十幾架日軍飛機在火海中報銷

被時代誤解的晚清大藏家端方

郝柏村:重走淞滬抗日戰場

【紀念民革成立七十年】李濟深在香港創建民革始末

熊希齡與香山慈幼院

抗日名將高桂滋:他的公館扣押了西安事變中的蔣介石

【名家論史】馬勇:為什麼說甲午戰爭日本“太小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