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河曲王紅梅散文:讚美你,充滿希望的土地

讚美你, 充滿希望的土地

在所有的景觀中, 耕地四季的景致應該是最具魅力與征服力的, 最是在豐收渲染的土地上, 放飛夢想,

馳騁原野, 親吻那些飽經風霜雨露、飽浸天地精華的籽實, 悉心聆聽冷風拂過植株熟秋亦悲秋的壯烈與無奈, 天籟之音訊傳, 抑揚頓挫成一曲美妙激昂的搶收衝鋒號, 原野如畫, 大自然與勞動者合作, 以濃妝淡抺的色調塗暖、塗厚了山坡、溝窪、梯田, 看若隱若現的身姿或弓腰或低眉, 以勞動的最佳弧線勾畫出最親和的風景, 在閃閃的鐮刀輝映下彰顯生命的神秘延續不斷, 飄揚的紅頭巾、黃頭巾、綠頭巾如一團團妖嬈的火焰熱烈燃燒在清冷晨間的空曠中, 又如一片片美麗的雲霞在午後的疲憊中輕舞, 帶動出了精氣神與希望!

四季交替, 最難忘的是瓜果飄香的秋季, 在曲曲折折的水泥路上, 荒草橫臥成天然的護欄,

沐浴在金秋投下的斑駁的陽光中, 如一位暮年老人昏昏欲睡, 飽食的羊群沾了豐收的喜氣, 越發豐滿光鮮, 如一個個貴夫人般雍容鬆散, 滿載糧食的急馳的山輪車嗖地開過, 駛向城裡的方向, 幸福的秋如此的霸道, 驚飛了肥羊角上一隻蘭花般的蝴蝶, 在秋之末, 蝶兒以獨特的嗅覺縱情旅遊, 雙翅輕觸土地饋贈給人類的每一份厚禮, 翅為手, 禮為鍵, 彈出了萬千風情, 似在淡淡道別, 又似低聲吟唱十月的魅力, 還似一種召喚, 來年春花顫, 與君再相見!誰家的地裡篝火將要燃盡, 土豆的烤香味彌散開來, 女人的笑聲也擴散了開來, 抺一把額頭的汗, 握在手心裡的柴禾上的黑塗花了臉, 活脫脫一個旦角, 向著對面圪梁上的親親招一招手,
那脫俗的山曲民歌兒順口而出:“哥哥在圪梁梁上, 妹妹在溝, 拉不上話話咱就招一招手……”, 瞬間, 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一天的勞累。 穀穗甸甸壓彎了牲口的脊樑, 壯年男子一聲聲口哨響徹雲際, 紅紅的糜粒, 黑黑的豆子便如瀑布般裝飾了穀場的隆重容顏, 半年冷清的穀場從今盛大開業, 傍晚的炊煙伴隨著日落而歸的人群、羊群、牛群悠然升起, 那麼冗長, 小小的院子裡色彩舞動, 辛苦種了半年莊稼的農民此時像是一個貪婪的男人, 在一夜之間, 欲把整個秋的姿色搬回了家才放心, 金黃的玉米垛成了牆、紅紅的辣椒賣起了俏、肥厚的葵花片瞪著誘人的眼睛、紅紅的南瓜站在房頂上炫耀, 糧倉裡嶄新的尼龍袋矗立成一道別致的景色,
霜打過的海紅探過牆頭如一幅浪漫的畫卷, 喜鵲站在枝頭不厭其煩鳴奏豐收的喜慶樂曲, 鍋裡新鮮的香味從窗口串了出來, 直鑽入饑腸膔膔的靈魂裡……

感恩自然, 以懾人心魄的美滋養我們的心性, 讓回歸成為一種極致享受;感恩大地, 怒放春夏秋冬的妙趣, 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感恩農民, 讓我們找到了安全踏實, 淳樸厚道, 守護了土地的神聖職能!

每到這個時候, 村裡種地的人總是累得沒明沒夜, 心卻是歡喜的, 辛苦有了回報, 回報來得是那麼實在, 那麼準時, 生存有了最基礎的保障, 心開始舒展成向陽坡上一朵朵淡雅的牽牛花, 而城裡的人總是著急家裡的父母肯定累壞了, 趁著假期回家幫襯著搶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村裡驟然多了些年輕的身影, 多了幾輛小轎車, 這些根在農村的人們臨走的時候, 把車裝得滿滿的, 都是家裡的綠色土特產, 送給朋友及親戚, 新熟的糧食晶瑩剔透, 散發誘人的光澤, 送誰都歡喜。

每到這個時候, 農村最能喚起城裡人的思念, 父輩們滿載的豐收是兒女們最大的放心, 在這個看似平凡卻精神強大的後盾支撐下, 他們撒開手腳飛得更遠更高, 也是這個時候, 年輕人感覺到自己的根牢牢地長在那塊沃野裡, 那裡是他們的希望寄託, 就算什麼都沒有了, 依然有土地在忠誠守候, 生命依然會有養分可汲取, 土地沒有花花腸子, 不會讓你上當受騙, 你善待她, 她會給你如期的驚喜收穫!

那些堅守在土地上耕作的可愛的人們,捍衛了我們的生命線,他們守護了糧食的安全與純淨,也守住了土地的純淨,在日復一日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中,他們的身軀再也不是細嫩修長,而是粗糙駝背,但心日漸細膩如泥土,安靜如藍天,靈魂亮堂如明月。他們對土地是虔誠的,土地是他們終身崇拜的圖騰,一旦離開了土地,他們就如一葉浮萍,在如水的世界裡找不到北,中國有8億多值得尊敬的農民,土地對他們來說既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基本的社會生活保障,更是珍貴耕地的守護神!

物價的上漲,總有人發牢騷,糧食太貴了,殊不知,在遍地黃金的社會裡,那些土地裡長出來的“人參果”來得是多麼難,不僅需要有人放棄城市繁華的生活去獨守清貧,而且“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一點都不為過,冬要清理,春要種,夏頂烈日,秋食龍口奪,東方一抹曙光稍現就下地,中午根本不敢回家休息,因為一坐下累得就不想再站起來,還得耽誤半天的工,生怕老天爺的臉色有變,稍有不測,就顆粒無收。糧食不貴,貴的是我們的心理,我們心裡把農民劃了幾等,把回村種地作為最沒出息的職業,成了籠罩在心頭的陰影,我們很矛盾,一方面把農民的產品當作珍寶,一方面卻瞧不起他們;一方面大把花著農村父母的血汗錢,有時甚至感覺自己在外打拼一年卻不如父母賺得多,一方面卻不想成為他們,回村種地。因為輕視土地上的勞動,我們覺得他們的東西不應該值錢;因為不懂得農民的付出,我們隨意揮霍浪費糧食!

市場經濟的衝擊讓農民很不自信,但凡有條件能離開農村不種地,就不願守著土地,曾經田園式的美好被社會多元化沖淡得不堪一擊。據有關部門調查,在我國,耕地目前存在嚴重危機且有惡化趨勢:尤其是丘陵、山區農村地帶,棄耕地增多,荒漠化增多,災毀地增多,污染土地增多,水土流失地增多,肥力大量流失……。我們不禁要問:若干年後,到哪找宜耕之地,構築我們的生命線,誰來種地,保障糧食安全供應,那些從農村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孩子,難道個個能飛黃騰達,徹底離開土地,脫離耕作,他們的堅強踏實後盾在哪裡,他們的希望的資源在哪裡,耕地,這一人工的承載生態文明的綠色屏障在未來將走向如何?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深思,關心,不僅是為了自己,更要為了子孫後代,人類的繁衍傳承不只是後繼有人,更重要的是後繼有資源,想到了這點,人才能為人,為一個高尚有道德的人!

想起漫坡盡染的層林落葉簌簌秋季,黃土地上頓時繽紛無限,路旁熟透的莊稼如風鈴般回應,那聲音好聽似蟋蟀般天籟,又似一陣陣浪潮飛空襲卷,給人盪氣迴腸的舒心,放縱地享受滿眼的秋色忙碌繁華,滿目的滄桑老道傲氣,那一刻,才感覺自己像一個漂泊流浪兒一樣又一次回歸了土地,擁抱了自然,真正成為這裡的一分子!那一刻,心是那樣的寧靜、平和,因為土地是有力量的!

那些堅守在土地上耕作的可愛的人們,捍衛了我們的生命線,他們守護了糧食的安全與純淨,也守住了土地的純淨,在日復一日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中,他們的身軀再也不是細嫩修長,而是粗糙駝背,但心日漸細膩如泥土,安靜如藍天,靈魂亮堂如明月。他們對土地是虔誠的,土地是他們終身崇拜的圖騰,一旦離開了土地,他們就如一葉浮萍,在如水的世界裡找不到北,中國有8億多值得尊敬的農民,土地對他們來說既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基本的社會生活保障,更是珍貴耕地的守護神!

物價的上漲,總有人發牢騷,糧食太貴了,殊不知,在遍地黃金的社會裡,那些土地裡長出來的“人參果”來得是多麼難,不僅需要有人放棄城市繁華的生活去獨守清貧,而且“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一點都不為過,冬要清理,春要種,夏頂烈日,秋食龍口奪,東方一抹曙光稍現就下地,中午根本不敢回家休息,因為一坐下累得就不想再站起來,還得耽誤半天的工,生怕老天爺的臉色有變,稍有不測,就顆粒無收。糧食不貴,貴的是我們的心理,我們心裡把農民劃了幾等,把回村種地作為最沒出息的職業,成了籠罩在心頭的陰影,我們很矛盾,一方面把農民的產品當作珍寶,一方面卻瞧不起他們;一方面大把花著農村父母的血汗錢,有時甚至感覺自己在外打拼一年卻不如父母賺得多,一方面卻不想成為他們,回村種地。因為輕視土地上的勞動,我們覺得他們的東西不應該值錢;因為不懂得農民的付出,我們隨意揮霍浪費糧食!

市場經濟的衝擊讓農民很不自信,但凡有條件能離開農村不種地,就不願守著土地,曾經田園式的美好被社會多元化沖淡得不堪一擊。據有關部門調查,在我國,耕地目前存在嚴重危機且有惡化趨勢:尤其是丘陵、山區農村地帶,棄耕地增多,荒漠化增多,災毀地增多,污染土地增多,水土流失地增多,肥力大量流失……。我們不禁要問:若干年後,到哪找宜耕之地,構築我們的生命線,誰來種地,保障糧食安全供應,那些從農村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孩子,難道個個能飛黃騰達,徹底離開土地,脫離耕作,他們的堅強踏實後盾在哪裡,他們的希望的資源在哪裡,耕地,這一人工的承載生態文明的綠色屏障在未來將走向如何?這些都需要我們共同深思,關心,不僅是為了自己,更要為了子孫後代,人類的繁衍傳承不只是後繼有人,更重要的是後繼有資源,想到了這點,人才能為人,為一個高尚有道德的人!

想起漫坡盡染的層林落葉簌簌秋季,黃土地上頓時繽紛無限,路旁熟透的莊稼如風鈴般回應,那聲音好聽似蟋蟀般天籟,又似一陣陣浪潮飛空襲卷,給人盪氣迴腸的舒心,放縱地享受滿眼的秋色忙碌繁華,滿目的滄桑老道傲氣,那一刻,才感覺自己像一個漂泊流浪兒一樣又一次回歸了土地,擁抱了自然,真正成為這裡的一分子!那一刻,心是那樣的寧靜、平和,因為土地是有力量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