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317國道最美一站,川西最美甘孜州還有被遺忘的德格

川藏317德格段, 成都出發來回全長1700多公里, 在眾多自駕遊中算是比較“冷門”的線路, 卻正是因為它的“冷”, 把草原原始的風貌, 藏民的民風民俗更好的保留下來。

當稻城亞丁成為許多人嚮往的地方時, 少為人知的川藏西部德格逐漸揭開了朦朧的面紗, 經康定, 翻越聳入雲端的雀兒山, 流連過新路海的蒼翠湖水, 跨越日漸蒼涼的阿須草原, 傾聽河流訴說格薩爾王的傳說。

儘管國道317從這裡經過, 儘管這裡是川藏北線上最美的一站, 儘管這裡藏著太多世界級美景, 但知道德格的人還是極少極少。

德格是金沙江畔一座古老的小城, 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它是“四川的小西藏”, 康巴藏文化的核心區, 更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的故里。 你或許知道德格印經院, 但你未必瞭解小城德格。

德格縣在藏區享有“雪山下的文化古城”的稱譽。 德格藏文化, 繼承和發展了藏區古代宗教文化。 歷史上境內藏文化學者雲集。

這裡的人民, 樸實而自然, 安居樂業。 若不是文明的交融, 也許他們會一直這般與世無爭的生活下去, 一代一代。

德格有57座寺廟, 每座寺廟均是一個文化景觀, 顯示著藏傳佛教的興盛繁榮。

在德格, 有座藏文化的“故宮博物院”, 叫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就坐落在德格縣城裡, 一眼望過去還不如中等規模的寺廟大;這裡既沒有大型的經堂,

也沒有自己供奉的主尊, 然而這裡卻和拉薩的布達拉宮一眼, 是藏區人們心中的聖地。

這裡是享譽藏區的藏文化寶庫。 由於氣候緣故, 德格印經院每年的印經時間只有半年, 從藏曆三月十五到九月二十。

清晨的印經院籠罩於一片神秘的光暈中, 寺廟周圍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瑪尼石,寄託著人們對平安的嚮往。虔誠的教徒早已聚集于此,手持轉經筒,口中喃喃有詞,開始了一天的朝拜。

在德格,有片媲美若爾蓋的花海草原,叫阿須草原。

說到四川的草原,廣為熟知的有若爾蓋草原、紅原,而格薩爾王的故里阿須草原卻少有人知道。

延綿八萬五千多公頃的阿須草原,山青水秀,地表坦蕩,遠處山巒環繞,著名的雅礱江穿流而過。比起其他草原,阿須草原還多了一絲傳奇色彩。

遼闊大地上隨處可見格薩爾王的印跡,藍天白雲下處處流傳著格薩爾王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這裡不僅有山有水有美景,還有故事可以聽。

在德格,有段川藏北路上最虐最險的路,叫翻越雀兒山。

雀兒山意指連雀兒都飛不過去的山峰,可見其巍峨雄偉之勢,“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險”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當你看夠了路上的塵土和白雪,一晃眼,青山綠水又映入眼簾。繼而,滿眼的繁花,滿山的翠綠慢慢消失,又是寸草不生的山脊,怪石嶙峋的陡坡。

雀兒山給人的震撼何止是險,還有讓人不由自主心生的荒寂和蒼涼,以及一種荒涼粗獷的美,美得讓你心驚肉跳。

在德格,有個不輸瀘沽湖的鏡像的天堂,叫新路海。

新路海是位於雀兒山下的一處冰蝕湖,藏語是玉龍拉措,相傳是格薩爾王的王妃一滴眼淚而化。

這裡的生態原始且完整。晶瑩的大型冰川,從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盆直瀉于湖濱草原,極為壯觀。

安靜的湖面倒影著整個山水,岸邊的瑪尼石,刻著六字真言,湖邊的經幡隨風飄蕩,承載著人們的祈福。

在德格,有條溝叫多瀑溝,媲美畢棚溝的神的後花園。

四川有很多美麗的溝,例如名震四海的九寨溝,小有名氣的畢棚溝、燕子溝,驢友圈新寵瑪嘉溝等等。都說“有溝必火”,雀兒山南面的這條多瀑溝,卻一直美得很低調。

它就像一位久居深閨中的姑娘,美麗而安靜,不爭不搶,靜看冬雪消融,春花爛漫;又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秘仙子,四季雲霧繚繞,輕紗似的雲霧在滿河谷裡隨性地變幻著。

在德格,有座寺,叫八邦寺。

八邦寺坐落于群山峻嶺之間,遠遠望去一排排白塔和金壁輝煌的寺院在陽光下顯得尤為壯觀。號稱“小布達拉宮”。?

八邦寺集康巴寺院建築特色與民俗建築特色於一體,融藏族繪畫與雕塑於一身,看上去古樸莊重,高大雄偉。寺內高僧雲集,傳道布經誦咒朝拜者絡繹不絕,整個寺院終年經聲朗朗。

在德格,有個自然生態區,叫卡松渡。

卡松渡鄉屹立于長江源頭,吸吮著長江源頭的清泉,沒有遭受任何污染和破壞,保持著她原始自然生態植被,可以稱之為“長江上游第一村”。

以卡松渡鄉為核心的卡松渡自然風景區,猶如一幅神奇的畫卷,冰川橫陳、山巒逶迤,林莽縱橫,風光旖旎。俯瞰時,一片蒼莽,波瀾起伏,就像綠色的海洋一望無際。

在德格,有一個西部小鎮,叫馬尼干戈。

馬尼干戈是川藏道班的起點,雪域高原的門戶。這座神秘而淒美的西部小鎮,從古到今都是一個驛站。

小鎮上來往的行人都是典型的康巴人,頭系紅頭繩,身佩長長的藏刀。還有更多的是騎馬來小鎮上的牧,當地藏族人很友好,甚至會主動邀請你到家中參觀、休息、喝茶。

自駕路線:

成都→48 KM→都江堰→42KM—映秀—175KM—日隆—118KM→丹巴→78KM—八美—82KM→道孚→72KM→爐霍→97KM→甘孜→93KM→馬尼干戈

寺廟周圍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瑪尼石,寄託著人們對平安的嚮往。虔誠的教徒早已聚集于此,手持轉經筒,口中喃喃有詞,開始了一天的朝拜。

在德格,有片媲美若爾蓋的花海草原,叫阿須草原。

說到四川的草原,廣為熟知的有若爾蓋草原、紅原,而格薩爾王的故里阿須草原卻少有人知道。

延綿八萬五千多公頃的阿須草原,山青水秀,地表坦蕩,遠處山巒環繞,著名的雅礱江穿流而過。比起其他草原,阿須草原還多了一絲傳奇色彩。

遼闊大地上隨處可見格薩爾王的印跡,藍天白雲下處處流傳著格薩爾王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這裡不僅有山有水有美景,還有故事可以聽。

在德格,有段川藏北路上最虐最險的路,叫翻越雀兒山。

雀兒山意指連雀兒都飛不過去的山峰,可見其巍峨雄偉之勢,“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險”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當你看夠了路上的塵土和白雪,一晃眼,青山綠水又映入眼簾。繼而,滿眼的繁花,滿山的翠綠慢慢消失,又是寸草不生的山脊,怪石嶙峋的陡坡。

雀兒山給人的震撼何止是險,還有讓人不由自主心生的荒寂和蒼涼,以及一種荒涼粗獷的美,美得讓你心驚肉跳。

在德格,有個不輸瀘沽湖的鏡像的天堂,叫新路海。

新路海是位於雀兒山下的一處冰蝕湖,藏語是玉龍拉措,相傳是格薩爾王的王妃一滴眼淚而化。

這裡的生態原始且完整。晶瑩的大型冰川,從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盆直瀉于湖濱草原,極為壯觀。

安靜的湖面倒影著整個山水,岸邊的瑪尼石,刻著六字真言,湖邊的經幡隨風飄蕩,承載著人們的祈福。

在德格,有條溝叫多瀑溝,媲美畢棚溝的神的後花園。

四川有很多美麗的溝,例如名震四海的九寨溝,小有名氣的畢棚溝、燕子溝,驢友圈新寵瑪嘉溝等等。都說“有溝必火”,雀兒山南面的這條多瀑溝,卻一直美得很低調。

它就像一位久居深閨中的姑娘,美麗而安靜,不爭不搶,靜看冬雪消融,春花爛漫;又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秘仙子,四季雲霧繚繞,輕紗似的雲霧在滿河谷裡隨性地變幻著。

在德格,有座寺,叫八邦寺。

八邦寺坐落于群山峻嶺之間,遠遠望去一排排白塔和金壁輝煌的寺院在陽光下顯得尤為壯觀。號稱“小布達拉宮”。?

八邦寺集康巴寺院建築特色與民俗建築特色於一體,融藏族繪畫與雕塑於一身,看上去古樸莊重,高大雄偉。寺內高僧雲集,傳道布經誦咒朝拜者絡繹不絕,整個寺院終年經聲朗朗。

在德格,有個自然生態區,叫卡松渡。

卡松渡鄉屹立于長江源頭,吸吮著長江源頭的清泉,沒有遭受任何污染和破壞,保持著她原始自然生態植被,可以稱之為“長江上游第一村”。

以卡松渡鄉為核心的卡松渡自然風景區,猶如一幅神奇的畫卷,冰川橫陳、山巒逶迤,林莽縱橫,風光旖旎。俯瞰時,一片蒼莽,波瀾起伏,就像綠色的海洋一望無際。

在德格,有一個西部小鎮,叫馬尼干戈。

馬尼干戈是川藏道班的起點,雪域高原的門戶。這座神秘而淒美的西部小鎮,從古到今都是一個驛站。

小鎮上來往的行人都是典型的康巴人,頭系紅頭繩,身佩長長的藏刀。還有更多的是騎馬來小鎮上的牧,當地藏族人很友好,甚至會主動邀請你到家中參觀、休息、喝茶。

自駕路線:

成都→48 KM→都江堰→42KM—映秀—175KM—日隆—118KM→丹巴→78KM—八美—82KM→道孚→72KM→爐霍→97KM→甘孜→93KM→馬尼干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