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土耳其出兵南下,為什麼可以不和敘利亞打招呼?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土耳其與敘利亞

NO.407-土耳其與敘利亞

作者:重光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土耳其總(Su)統(Dan)埃爾多安於1月20日發起了對與土接壤的敘利亞阿勒頗省阿夫林地區的軍事行動。

行動對外宣稱的目的, 正是清除邊境地區的“恐怖分子”。

隨之, 在土耳其炮火支持下, 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自由軍”從土一側進入阿夫林地區展開軍事行動。 該地處於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控制之下, 雙方很快爆發衝突。

自2011年內戰爆發起, 土耳其就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支援, 而到2016年8月後, 土耳其更是在未經敘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越境與其支援的敘反對派並肩作戰, 共同打擊庫爾德武裝與極端組織, 並取得了一定戰果。

敘利亞最危急的時刻, 土耳其在北方等待機會, 摩拳擦掌

作為敘利亞的鄰居, 土耳其積極斡旋敘利亞危機, 調解爭端本無可厚非, 但其多次不經“主人”(敘政府)同意, 擅自闖進鄰居家打擊對手, 似乎太過火了。

土耳其為何要以如此大的力度, 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涉呢?土耳其與敘利亞在哪些方面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呢?

敘利亞土庫曼人

舊帝國的遺民

早在塞爾柱王朝與馬穆魯克王朝時期, 就有突厥人移居埃及、敘利亞與伊拉克等地。 1516年奧斯曼帝國征服敘利亞後, 移居敘利亞的突厥人逐漸以土耳其人為主。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土耳其的突厥人亦在各地獲得了超凡地位

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生息, 至一戰爆發前, 以土耳其人為主的突厥人成了奧斯曼帝國治下敘利亞境內重要的少數族裔。 他們被稱為敘利亞土庫曼人, 不僅在阿勒頗、大馬士革、哈馬與霍姆斯、拉塔基亞等大城市都有其聚居區, 而且他們在敘利亞北部部分地區是多數族裔。

在敘利亞土庫曼人身後

站著強壯的土耳其“祖國”?

1919年一戰結束, 奧斯曼帝國戰敗解體, 其在西亞的大片領土被英法以“委任統治”的形式瓜分, 敘利亞與黎巴嫩成了法國殖民地, 伊拉克與約旦成了英國殖民地。

此後在帝國的廢墟上重生的土耳其共和國則忙於擊退希臘與亞美尼亞的“入侵”, 廢止舊帝國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的《色佛爾條約》,保住小亞細亞的大部,無暇顧及舊帝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失地”。

1920年最後一屆奧斯曼帝國議會提出的構建土耳其民族國家的“國家誓言”(土耳其語:Misak-ı Millî)簡圖,可見在敘利亞北部與伊拉克北部的帝國領土上有數量可觀的土耳其人居住。

新生的共和國認為土耳其只是土耳其人此單一民族的國家,以土耳其民族主義代替了泛伊斯蘭主義與泛突厥主義為國家意識形態,以強烈的土耳其民族主義作為凝聚國民與鞏固政權的手段。

這對捍衛新政權合法性是至關重要的,但其也有明顯的弊端:從此土耳其失去了重新干涉包括阿拉伯在內的西亞事務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此外,力主“脫亞入歐”的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其姓氏Atatürk在土耳其語中意為土耳其之父)也認為進行擴張弊大於利,暫時對恢復舊帝國的遺產沒有興趣。奧斯曼時代風光無限的敘利亞與伊拉克等國的土耳其人就這樣成了“遺民”。

領土爭端

亞歷山大勒塔省

取代《色佛爾條約》的《洛桑條約》雖基本確定了現代土耳其的邊界,但一些土耳其人口數量眾多的地區仍被劃在土耳其之外。其中就有土耳其與敘利亞爭議至今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土耳其稱其為哈塔伊省),其被劃為法國託管的敘利亞領土。

土耳其臨近敘利亞的

哈塔伊省(亞歷山大勒塔省)

亞歷山大勒塔省位於安納托利亞與新月沃地的交界處,古城安條克(今安塔基亞)與良港亞歷山大勒塔(今伊斯肯德倫)均在此省。在1936年的人口普查中,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分別占到總人口的接近40%,是兩大主要人口。

1936年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哈塔伊省)

及周邊民族與宗教分佈圖,

可見阿拉伯人與土耳其人在此地勢均力敵。

根據1921年的法土《安卡拉條約》,亞歷山大勒塔省境內將“建立特殊的行政系統”以實施自治,此地的土耳其人將“享有發展自身文化的便利”,其母語——土耳其語“將被認可為官方語言”。

在1923年法國擊敗謀求獨立的敘利亞王國後,為了瓦解敘利亞各族群對新國家的認同感,遂將敘利亞與黎巴嫩託管地拆分為五個國家。

其中亞歷山大勒塔省被納入阿勒頗國(Dawlaẗ Ḥalab)行政區劃中,延續其在1921年起的自治省地位。即使後來五國陸續合併,重新統合為敘利亞,亞歷山大勒塔省卻仍維持其特殊地位。

1922年法屬敘利亞與黎巴嫩

託管地下屬五個“國”

(圖中不包括德魯茲山國)

亞歷山大勒塔省位於阿勒頗國沿海地帶

由於亞歷山大勒塔省境內土耳其人眾多,且該地戰略意義重大,土耳其方面拒絕承認其為法屬敘利亞託管地的一部分。

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在1923年的一次演講中說:“哈塔伊省是土耳其人四千年的家園,她決不能成為敵人手中的俘虜。”但實際上,土耳其人是11世紀塞爾柱王朝興起後才來到此地的,不僅比阿拉伯人要晚得多,更無法和赫梯人比。

土耳其政界拿亞歷山大勒塔大做文章,看准的是1935年法國對敘利亞的委任統治行將結束,到時候就可借機讓亞歷山大勒塔省“重歸”土耳其。居住在此地的土耳其人也裡應外合,仿效凱末爾推行改革,組建各類組織與機構,鼓吹亞歷山大勒塔省與土耳其統一。

為了一己私利而出爾反爾

1936年法國對敘利亞的委任統治期滿,與敘利亞協商獨立條約。但此時國際局勢的變化給準備獨立的敘利亞澆上了一盆冷水。

法國對隔壁崛起的納粹德國心懷擔憂,害怕放棄其在中東的殖民地可能會使其在與德國的戰爭中處於劣勢。而且如果將有爭議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劃給敘利亞,還會引起土耳其的不滿,使得本來就與德國關係曖昧的土耳其徹底倒向軸心國,對戰局更為不利。

因而法國出爾反爾,拒絕批准已經協商完成的法敘獨立條約,暫緩讓敘利亞獨立,並決定與土耳其一同決定亞歷山大勒塔省的歸屬問題。

敘利亞民眾自然對此極為不滿,敘總統雜湊姆·阿塔西(Hāshim al-‘Atāsiy)辭職以示對法國的抗議,騷亂在敘利亞各地爆發。再加上1936年亞歷山大勒塔省內選舉使得兩位支持敘利亞從法國獨立的兩位議員上任,這更加劇了省內阿拉伯人與土耳其人的族群對立與衝突。

雜湊姆·阿塔西(中央演講者)

土耳其政府趁此“良機”,將“哈塔伊問題”遞交給國際聯盟處理。來自英國、荷蘭、比利時與土耳其的代表以國聯的名義,為亞歷山大勒塔省準備了一份“憲法”,其中規定“亞歷山大勒塔省在外交層面上是敘利亞內不同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其國防事務與法國和土耳其有關”,1937年11月生效。

其後一年不到的1938年9月2日,亞歷山大勒塔省議會在法國與土耳其默許下宣佈獨立,成立哈塔伊國(Dawlaẗ Khaṭāy),並由法國與土耳其聯合軍事管理。法土兩國還炮製了一場“公投”,以決定哈塔伊國是否要加入土耳其。

1938年,土軍開進亞歷山大勒塔省

為了成功讓哈塔伊國“回歸祖國”,土耳其派一萬多名國民進入亞歷山大勒塔,假裝註冊為哈塔伊國選民投票,讓原本只占選民46%的土耳其人投出了哈塔伊國與土耳其統一的結果。

法國通過出賣敘利亞的利益,讓土耳其“合法地”吞併了亞歷山大勒塔省,以換取土耳其保持中立,不參加軸心國。

從此,敘利亞的西北海岸

就被土耳其封堵住了

敘利亞的亞歷山大勒塔省搖身一變成了土耳其的哈塔伊省後,土耳其自然要對其施行“土耳其化”政策。居住在當地的阿拉伯人與亞美尼亞人四散奔逃,大量遷居敘利亞,亞美尼亞人更是擔心會被牽連進第二次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

1939年,大馬士革女性舉行遊行

抗議土耳其吞併亞歷山大勒塔省

其中一幅標語的內容為

我們的血為敘利亞的阿拉伯省份而流

敘利亞自然不承認所謂的“獨立公投”結果,認定公投無效,一直將亞歷山大勒塔省視為敘利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佔據河流上游的土耳其占了不少便宜

下圖仿佛有一條無形的邊界

2011年2月,兩國達成共同建設哈塔伊省邊境上的水利設施的協議,沿奧龍特斯河(al-’Āṣiy)分治,以此作為解決爭議的方案。但當動工儀式在哈塔伊與伊德利蔔舉行完沒多久,敘利亞內戰就爆發了。

支持反對派的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關係迅速破裂,象徵兩國友好和解的水壩停止了建設,亞歷山大勒塔省的爭議也就這樣懸而難決。

敘利亞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土耳其在北方等待著機會

土耳其與敘利亞的領土爭端既源於族群分佈與歷史認知方面的衝突,更是域外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干涉乃至國際形勢變化多重作用的結果。

為了限制納粹崛起,法國出賣了敘利亞的利益,讓原本正當歸屬敘利亞的亞歷山大勒塔省變成了一塊爭議領土。其境內的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終日不得安寧,海岸線本就極短的敘利亞更是受困於難於出海的窘境。

丟掉作為大敘利亞一部分的黎巴嫩

使得敘利亞的海岸線變短了不少

南部出海要繞道至拉塔基亞

而沒了亞歷山大勒塔

敘利亞北部的出海也變得極為不便

也正是這個懸而未決的領土爭端,讓敘土兩國始終難以維持和平友好的關係,以至於頻頻發生衝突。土耳其近日對敘利亞的無端出兵,也正是這場爭端的一個尖銳爆發。

域外勢力埋下雷,只等當地勢力來引爆,坐看鷸蚌相爭,自己漁翁得利。

END

廢止舊帝國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的《色佛爾條約》,保住小亞細亞的大部,無暇顧及舊帝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失地”。

1920年最後一屆奧斯曼帝國議會提出的構建土耳其民族國家的“國家誓言”(土耳其語:Misak-ı Millî)簡圖,可見在敘利亞北部與伊拉克北部的帝國領土上有數量可觀的土耳其人居住。

新生的共和國認為土耳其只是土耳其人此單一民族的國家,以土耳其民族主義代替了泛伊斯蘭主義與泛突厥主義為國家意識形態,以強烈的土耳其民族主義作為凝聚國民與鞏固政權的手段。

這對捍衛新政權合法性是至關重要的,但其也有明顯的弊端:從此土耳其失去了重新干涉包括阿拉伯在內的西亞事務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此外,力主“脫亞入歐”的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其姓氏Atatürk在土耳其語中意為土耳其之父)也認為進行擴張弊大於利,暫時對恢復舊帝國的遺產沒有興趣。奧斯曼時代風光無限的敘利亞與伊拉克等國的土耳其人就這樣成了“遺民”。

領土爭端

亞歷山大勒塔省

取代《色佛爾條約》的《洛桑條約》雖基本確定了現代土耳其的邊界,但一些土耳其人口數量眾多的地區仍被劃在土耳其之外。其中就有土耳其與敘利亞爭議至今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土耳其稱其為哈塔伊省),其被劃為法國託管的敘利亞領土。

土耳其臨近敘利亞的

哈塔伊省(亞歷山大勒塔省)

亞歷山大勒塔省位於安納托利亞與新月沃地的交界處,古城安條克(今安塔基亞)與良港亞歷山大勒塔(今伊斯肯德倫)均在此省。在1936年的人口普查中,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分別占到總人口的接近40%,是兩大主要人口。

1936年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哈塔伊省)

及周邊民族與宗教分佈圖,

可見阿拉伯人與土耳其人在此地勢均力敵。

根據1921年的法土《安卡拉條約》,亞歷山大勒塔省境內將“建立特殊的行政系統”以實施自治,此地的土耳其人將“享有發展自身文化的便利”,其母語——土耳其語“將被認可為官方語言”。

在1923年法國擊敗謀求獨立的敘利亞王國後,為了瓦解敘利亞各族群對新國家的認同感,遂將敘利亞與黎巴嫩託管地拆分為五個國家。

其中亞歷山大勒塔省被納入阿勒頗國(Dawlaẗ Ḥalab)行政區劃中,延續其在1921年起的自治省地位。即使後來五國陸續合併,重新統合為敘利亞,亞歷山大勒塔省卻仍維持其特殊地位。

1922年法屬敘利亞與黎巴嫩

託管地下屬五個“國”

(圖中不包括德魯茲山國)

亞歷山大勒塔省位於阿勒頗國沿海地帶

由於亞歷山大勒塔省境內土耳其人眾多,且該地戰略意義重大,土耳其方面拒絕承認其為法屬敘利亞託管地的一部分。

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在1923年的一次演講中說:“哈塔伊省是土耳其人四千年的家園,她決不能成為敵人手中的俘虜。”但實際上,土耳其人是11世紀塞爾柱王朝興起後才來到此地的,不僅比阿拉伯人要晚得多,更無法和赫梯人比。

土耳其政界拿亞歷山大勒塔大做文章,看准的是1935年法國對敘利亞的委任統治行將結束,到時候就可借機讓亞歷山大勒塔省“重歸”土耳其。居住在此地的土耳其人也裡應外合,仿效凱末爾推行改革,組建各類組織與機構,鼓吹亞歷山大勒塔省與土耳其統一。

為了一己私利而出爾反爾

1936年法國對敘利亞的委任統治期滿,與敘利亞協商獨立條約。但此時國際局勢的變化給準備獨立的敘利亞澆上了一盆冷水。

法國對隔壁崛起的納粹德國心懷擔憂,害怕放棄其在中東的殖民地可能會使其在與德國的戰爭中處於劣勢。而且如果將有爭議的亞歷山大勒塔省劃給敘利亞,還會引起土耳其的不滿,使得本來就與德國關係曖昧的土耳其徹底倒向軸心國,對戰局更為不利。

因而法國出爾反爾,拒絕批准已經協商完成的法敘獨立條約,暫緩讓敘利亞獨立,並決定與土耳其一同決定亞歷山大勒塔省的歸屬問題。

敘利亞民眾自然對此極為不滿,敘總統雜湊姆·阿塔西(Hāshim al-‘Atāsiy)辭職以示對法國的抗議,騷亂在敘利亞各地爆發。再加上1936年亞歷山大勒塔省內選舉使得兩位支持敘利亞從法國獨立的兩位議員上任,這更加劇了省內阿拉伯人與土耳其人的族群對立與衝突。

雜湊姆·阿塔西(中央演講者)

土耳其政府趁此“良機”,將“哈塔伊問題”遞交給國際聯盟處理。來自英國、荷蘭、比利時與土耳其的代表以國聯的名義,為亞歷山大勒塔省準備了一份“憲法”,其中規定“亞歷山大勒塔省在外交層面上是敘利亞內不同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其國防事務與法國和土耳其有關”,1937年11月生效。

其後一年不到的1938年9月2日,亞歷山大勒塔省議會在法國與土耳其默許下宣佈獨立,成立哈塔伊國(Dawlaẗ Khaṭāy),並由法國與土耳其聯合軍事管理。法土兩國還炮製了一場“公投”,以決定哈塔伊國是否要加入土耳其。

1938年,土軍開進亞歷山大勒塔省

為了成功讓哈塔伊國“回歸祖國”,土耳其派一萬多名國民進入亞歷山大勒塔,假裝註冊為哈塔伊國選民投票,讓原本只占選民46%的土耳其人投出了哈塔伊國與土耳其統一的結果。

法國通過出賣敘利亞的利益,讓土耳其“合法地”吞併了亞歷山大勒塔省,以換取土耳其保持中立,不參加軸心國。

從此,敘利亞的西北海岸

就被土耳其封堵住了

敘利亞的亞歷山大勒塔省搖身一變成了土耳其的哈塔伊省後,土耳其自然要對其施行“土耳其化”政策。居住在當地的阿拉伯人與亞美尼亞人四散奔逃,大量遷居敘利亞,亞美尼亞人更是擔心會被牽連進第二次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

1939年,大馬士革女性舉行遊行

抗議土耳其吞併亞歷山大勒塔省

其中一幅標語的內容為

我們的血為敘利亞的阿拉伯省份而流

敘利亞自然不承認所謂的“獨立公投”結果,認定公投無效,一直將亞歷山大勒塔省視為敘利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佔據河流上游的土耳其占了不少便宜

下圖仿佛有一條無形的邊界

2011年2月,兩國達成共同建設哈塔伊省邊境上的水利設施的協議,沿奧龍特斯河(al-’Āṣiy)分治,以此作為解決爭議的方案。但當動工儀式在哈塔伊與伊德利蔔舉行完沒多久,敘利亞內戰就爆發了。

支持反對派的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關係迅速破裂,象徵兩國友好和解的水壩停止了建設,亞歷山大勒塔省的爭議也就這樣懸而難決。

敘利亞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土耳其在北方等待著機會

土耳其與敘利亞的領土爭端既源於族群分佈與歷史認知方面的衝突,更是域外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干涉乃至國際形勢變化多重作用的結果。

為了限制納粹崛起,法國出賣了敘利亞的利益,讓原本正當歸屬敘利亞的亞歷山大勒塔省變成了一塊爭議領土。其境內的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終日不得安寧,海岸線本就極短的敘利亞更是受困於難於出海的窘境。

丟掉作為大敘利亞一部分的黎巴嫩

使得敘利亞的海岸線變短了不少

南部出海要繞道至拉塔基亞

而沒了亞歷山大勒塔

敘利亞北部的出海也變得極為不便

也正是這個懸而未決的領土爭端,讓敘土兩國始終難以維持和平友好的關係,以至於頻頻發生衝突。土耳其近日對敘利亞的無端出兵,也正是這場爭端的一個尖銳爆發。

域外勢力埋下雷,只等當地勢力來引爆,坐看鷸蚌相爭,自己漁翁得利。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