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重視結腸病變早篩,合理選擇方法

結直腸病變雖有多種, 但對健康威脅最大的莫過於結直腸癌(CRC)。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的提高與飲食習慣的改變, 近年來我國CRC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年輕化的情況更引人注意。

CRC的療效取決於病變的早晚, 兩者5年存活率分別為90%和5%, 可謂天壤之別!早期病變的發現取決於早期診斷, 而早期診斷, 對疾病的高度警惕與檢查方法的科學選擇, 有如自行車的兩個輪子, 二者缺一不可。

對檢查方法常有兩種不全面的看法, 往往會誤事:一種以為收費越貴, 越“尖端”, 才最能解決問題;一種把“好受不好受”作為檢查方法的首選條件。

正確選擇檢查方法及早發現病變, 需要患者與醫生從兩方面合作:一是比較全面地認識各種檢查方法的優點與不足, 尤其是適應症;二是被檢查者(不一定是患者)對自己要有初步“定位”, 同時要明確想通過檢查達到什麼目的。

初步做到“知彼知己”,

雖不敢說“百戰不殆”, 至少可望“捷足先登”!下面先簡要介紹“彼”——常用檢查方法:

結腸鏡

優點:範圍可及全結腸, 沒有“盲區”, 可直接觀察病變部位;能同時取病理標本, 做某些內鏡下治療, 減少部分外科手術。 公認為是結直腸病變, 特別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

缺點:術前準備, 尤其是腸道清潔處理十分重要;準確性受內鏡醫師的經驗與操作技術熟練程度影響甚大;有一定比例的併發症, 主要是出血與穿孔, 少數心血管突發事件;無痛腸鏡收費增加。

接受程度:多數能接受, 有輕—中度不適, 主要為憋脹、下墜感。 無痛腸鏡雖可減少不適感, 但增加麻醉風險。

適應症:普查篩選、確診、隨訪與治療。

具體包括:腸道本身或全身疾病引起的腸道病變;結腸息肉、早期結直腸腫瘤、出血、炎症性腸病、異物等的治療;某些腸道疾病(如腸套疊)手術中的配合治療等。

乙狀結腸鏡(短腸鏡)

優點:除工作範圍限制外, 與結腸鏡相同;清潔腸道要求比較簡單。

缺點:工作範圍限於50釐米以內, 即降結腸下段、乙狀結腸與直腸,

完全可能漏掉50釐米以外的腸道病變, 而此段的重要病變並不少見。

接受程度:幾乎無不適感。

適應症:50釐米以內病變的確診、治療與隨訪。

CT(虛擬或模擬)腸鏡

優點:工作範圍可及全部結直腸, 同時能提供某些腸道外病變情況, 為此法獨有;檢查時間較短。

缺點:對設備有一定要求;是對病變形態的“間接觀察”, 不能取病理標本作診斷, 也不能用作治療;有輻射損害;費用較高。

接受程度:好, 為體質衰弱或高齡患者樂於接受。

適應症:高品質的篩選或治療後複查。

X線結腸雙重氣鋇造影

優點:可觀察全部結直腸病變的影像, 同時可瞭解腸道運動情況, 可協助少數疾病的治療, 為其強項。

缺點:受檢查者經驗水準與設備條件影響較大;無法取病理標本確診,

不能用作治療;對凹陷性及平坦性病變識別能力較差;有輻射損害。

接受度:好。

適應症:全部結腸病變的篩選普查、初步診斷與術後隨訪。

血液癌指標(CEA 、CA19-9、CA50、CA125等)

優點:取材容易;輕度創傷(抽血), 安全, 可重複檢查;某些指標的變化可反映治療效果及預後。

缺點:特異性不強, 即非腫瘤性病變、非胃腸道腫瘤、不同部位的胃腸道腫瘤都可出現陽性。

接受度:好。

適應症:篩選普查, 適用較大規模人群;某些指標可作為觀察治療效果及病情預後的參考。

大便隱(潛)血試驗

優點:取材安全、容易, 無傷害;設備要求簡單, 收費低廉;出結果快。

缺點:只提示有無出血, 但不能說明出血來源於何種病變;常規方法受食物、藥物、檢測標本次數等影響因素多, 即假陽性、假陰性多(用免疫法測定,準確性可提高)。

接受度:好。

適應症:篩選普查。

糞便基因檢測

優點:腫瘤細胞具有突變的DNA,其更新與脫落速度遠較正常細胞為快,這種細胞隨著大便排出體外,很容易取得標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可將腫瘤細胞的DNA與細菌的DNA分開,從而發現腫瘤細胞。目前已經有商業化產品供應。

缺點:由於CRC的發生與發展涉及多基因的漸變過程,因此必須多基因聯合檢測才能提高方法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有待積累更多經驗;不能準確定位;設備要求與技術條件、收費均較高。

接受度:好。

適應症:篩選普查。

上面簡要介紹了各種常用檢查方法,下面進入“知己”,也就是根據受檢查者自身的情況,想要達到的目的,來合理選擇檢查方法。

一般危險人群:無腸道疾病症狀(見連結1),無危險因素(見連結2),1-2代親屬中無癌症患者。可初步在篩選普查類中選擇數項方法,如出現陽性,應進一步選擇協助或確診類檢查方法。

中等危險人群:有或無症狀;存在一項或數項危險因素;家族史中有腺瘤性息肉、結直腸癌患者。選擇協助或確定診斷類中的檢查方法。

高危險人群:有腸道疾病症狀,個人史有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家族史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者,儘早採用確診類方法作檢查。

其他:我國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段為40~50歲,故年齡可作為附加因素加以考慮。

即假陽性、假陰性多(用免疫法測定,準確性可提高)。

接受度:好。

適應症:篩選普查。

糞便基因檢測

優點:腫瘤細胞具有突變的DNA,其更新與脫落速度遠較正常細胞為快,這種細胞隨著大便排出體外,很容易取得標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可將腫瘤細胞的DNA與細菌的DNA分開,從而發現腫瘤細胞。目前已經有商業化產品供應。

缺點:由於CRC的發生與發展涉及多基因的漸變過程,因此必須多基因聯合檢測才能提高方法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有待積累更多經驗;不能準確定位;設備要求與技術條件、收費均較高。

接受度:好。

適應症:篩選普查。

上面簡要介紹了各種常用檢查方法,下面進入“知己”,也就是根據受檢查者自身的情況,想要達到的目的,來合理選擇檢查方法。

一般危險人群:無腸道疾病症狀(見連結1),無危險因素(見連結2),1-2代親屬中無癌症患者。可初步在篩選普查類中選擇數項方法,如出現陽性,應進一步選擇協助或確診類檢查方法。

中等危險人群:有或無症狀;存在一項或數項危險因素;家族史中有腺瘤性息肉、結直腸癌患者。選擇協助或確定診斷類中的檢查方法。

高危險人群:有腸道疾病症狀,個人史有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家族史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者,儘早採用確診類方法作檢查。

其他:我國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段為40~50歲,故年齡可作為附加因素加以考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