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命他替人守墓,其後人堅守800多年,不為皇命,只為墓中之人

古墓中有什麼?也許放在國外, 不過就是一副死去的軀體而已, 但是在咱們中國, 特殊的墓葬習俗之下, 古墓常常會與寶藏、財富聯繫在一起, 所以有兩種職業誕生了, 一是盜墓賊, 而另一種則是站在他們對立面的守墓人(守陵人), 歷史上有很多陵墓都曾被盜墓賊光顧, 一些皇陵都沒能倖免, 可是有位將軍的墓卻800多年來都有人守著, 即便王朝的更迭, 他們也沒忘記祖訓, 只因為這墓中之人, 也因為他說過的一句話!

什麼樣的人才足以讓人自發的為其守墓呢?其實今天要說的這古墓及墓中之人, 也許很多人甚至都沒聽過他的名字,

但是他卻是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此人就是虞允文, 他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 提起抗金名將很多人也許只知道岳飛, 其實虞允文也同樣值得尊敬。

此人可以說是個文武全才, 在他7歲的時候就能夠舞文弄墨, 吟詩作對,

後來又考中了進士, 只不過和嶽飛一樣, 像他這種耿直的人肯定也是會受到排擠的, 同樣是那可惡的秦檜, 可以說他仕途的前半段都是不順利的!但好在到了公園1155年, 秦檜死了, 他終於得到了趙逵的舉薦, 他當上了秘書丞, 官至禮部郎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可是他後來卻覺得當個文臣根本挽救不了大宋的命運, 於是決定從軍, 這也是歷史上少有的, 在很多人眼中, 一書生怎麼能當武將呢?他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 他行!

當時金海陵王完顏亮進攻中原, 已經越過淮河, 宋軍根本無力招架, 虞允文作為當時的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 被派至採石監軍, 可是當時宋朝這方的主帥李顯忠卻遲遲未到, 這可把虞允文急壞了, 大敵當前, 我方卻連主帥都沒有, 這怎麼行?

於是他便自己充當了這主帥的角色, 就率領宋軍上陣殺敵了!可是宋軍只有1.8萬的軍力, 而敵軍有15萬, 他也是個半路主帥, 這仗怎麼看都是要輸, 但這世間真是有奇跡的, 他臨危不懼, 反而慷慨激揚的說了一段話:“金軍若渡江, 我們無處可逃, 但有我們坐鎮於此, 憑長江天線, 定能退敵, 我們決不能後退, 誓要共存亡!”就是這番話, 將士們都鬥志昂揚!結果還真不是以卵擊石, 一場“採石大捷”就此誕生, 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跡之一。 他也成了人們心中的民族英雄,

後來他還被封為雍國公, 不過他於西元1174年病逝於老家, 為了防止其陵墓被盜, 宋孝宗命一宋姓村民為其守陵。

他的陵墓就位於四川省仁壽縣的一個山村內, 一個看起來不太大氣的陵墓, 很多人甚至也不知道這兒埋的是一位民族英雄, 可這宋氏家族卻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其實我們知道,後來南宋亡了,宋氏家族的人完全可以不在遵守皇命,幹著這守陵的活,而他們卻因為這墓中之人,因為虞允文的那番話,一直不曾離開此地!如今為虞允文守墓的乃是宋家的第13代傳人,名為宋克成,他已年過七旬,當有人問起為何他們祖祖輩輩都在此守墓,他卻只回答:“虞允文能夠與國共存亡,我們守墓又算什麼呢?”這個家族和虞允文一樣值得被尊敬。

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英雄,若是沒有這些人的犧牲,恐怕我們就沒有如今的幸福生活,當然,並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和宋氏家族一樣去為英雄守陵,但至少,我們應該銘記歷史,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

其實我們知道,後來南宋亡了,宋氏家族的人完全可以不在遵守皇命,幹著這守陵的活,而他們卻因為這墓中之人,因為虞允文的那番話,一直不曾離開此地!如今為虞允文守墓的乃是宋家的第13代傳人,名為宋克成,他已年過七旬,當有人問起為何他們祖祖輩輩都在此守墓,他卻只回答:“虞允文能夠與國共存亡,我們守墓又算什麼呢?”這個家族和虞允文一樣值得被尊敬。

歷史上有很多民族英雄,若是沒有這些人的犧牲,恐怕我們就沒有如今的幸福生活,當然,並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和宋氏家族一樣去為英雄守陵,但至少,我們應該銘記歷史,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