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匈奴最懼怕的五大名將,最後一位威震西域,兩千年僅此一位

我們知道秦漢時期, 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頭號外患, 經常過來欺負。 匈奴盤踞在我國北方一帶的遊牧民族, 長期統治著東至朝鮮半島, 西至西域各國的遼闊疆域。 對於他們的來龍去脈, 至今我們都知之甚少, 只知道其最高首領叫單于, 以下為左賢王和右賢王, 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的王。 匈奴人善於騎射, 崇尚武力征服。

所以, 他們大肆對外擴張, 將目標瞄準了南方。 於是開啟了長達幾百年的漢匈大戰, 在漢匈大戰中湧現出了很多名將。 比如下麵這五位。

第一個是蒙恬。

蒙恬, 秦始皇嬴政的軍方高級將領, 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西元前215年, 秦始皇以蒙恬為帥, 統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 在黃河之濱, 以步兵為主的秦軍與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蒙恬率領的軍隊以銳不可當的破竹之勢, 在黃河上游, 今寧夏和內蒙古河套一帶地區, 擊敗匈奴各部大軍,

迫使匈奴望風而逃, 遠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以至於“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

隨後蒙恬統率重兵坐鎮上郡, 今天陝西榆林市, 為加強河套地區的防線, 在河套黃河以北(今內蒙古烏拉山一帶), 築亭障, 修城堡, 作為黃河防線前哨陣地。

蒙恬勇敢作戰、出奇制勝、擊敗匈奴的大戰, 是他一生征戰的最大的一次戰績。

蒙恬打敗匈奴, 拒敵千里之後, 繼續堅守邊陲。 隨後為了保衛邊境地區不受草原遊牧民族匈奴的侵擾, 隔開中國農業區和戎狄民族遊牧區, 秦始皇嬴政又讓蒙恬主持修築萬里長城。

不過大秦帝國滅亡後, 匈奴再度進犯。 剛剛建國的大漢王朝無力對抗, 只好和親卑躬屈膝, 但到漢武帝時, 他決定給匈奴以顏色, 於是他給匈奴送去了衛青、霍去病軍團。

第二個是衛青。

衛青對戰匈奴, 幾乎沒有敗績。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

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 曾七戰七捷, 收復河朔、河套地區, 擊破單于, 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西元前129年, 元光六年, 衛青首次出兵就奇襲了匈奴聖地龍城, 俘虜700人, 取得龍城大捷。

西元前127年, 元朔二年, 衛青自雲中出兵, 西經高闕, 再向西直到今天的甘肅北部, 收復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轄地, 並在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帶設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朔方郡治朔方縣(今內蒙古杭錦旗北)。

西元前124年,元朔五年,衛青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衛青官拜大將軍,漢軍所有將領歸其統轄。

西元前123年,元朔六年,衛青再出定襄,斬獲萬餘人。

西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大漢遠征軍兩路出兵,遠涉漠北,和單于兵相遇,衛青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于主力。

漠北之戰是衛青一生中傑出軍事指揮藝術的輝煌之作,也成為中國戰爭歷史上的經典範例。衛青之後,再有霍去病。

第三個是霍去病。

霍去病,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且軍功最高的天才級名將。

霍去病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疆拓土,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尤其是在漠北之戰中。

漠北一戰中,霍去病兵團出塞二千多裡,在封狼居胥(今蒙古國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把大漢的旗幟高高插在了匈奴的腹地。隨後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此戰之後,大漠以南再無匈奴的王庭。

霍去病還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第四個是陳湯。

陳湯,西漢大將。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句話是陳湯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完說出來的。全句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意思是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至今聽起來依然讓人振奮,這就是我們的大漢王朝。“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五個是班超。

班超是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一直從事文書工作,也就是坐辦公室的,現在人最喜歡的工作。然而躁動不安的他對此相當不滿,他說:“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於是氣血方剛的依然辭去了這份安逸的工作,投身沙場,建功立業。

漢明帝年間,班超跟隨竇固出戰匈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除了與北匈奴及其附庸各國連戰連勝以外,又曾經抵抗了大月氏帝國的七萬大兵。威震西域,完成一統西域的大業。

縱觀整個歷史,班超的英雄事蹟,絕不亞于衛青和霍去病,是他不借助國家的力量,以一己之力平定遠方。在他死後的兩千年裡,再也沒有出現班超這樣的人物。

以上就是讓匈奴人最懼怕的五大天才級名將。他們都是從未敗績,最後一位更是兩千年僅此一人。

朋友,歡迎關注!

西元前124年,元朔五年,衛青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衛青官拜大將軍,漢軍所有將領歸其統轄。

西元前123年,元朔六年,衛青再出定襄,斬獲萬餘人。

西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大漢遠征軍兩路出兵,遠涉漠北,和單于兵相遇,衛青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于主力。

漠北之戰是衛青一生中傑出軍事指揮藝術的輝煌之作,也成為中國戰爭歷史上的經典範例。衛青之後,再有霍去病。

第三個是霍去病。

霍去病,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且軍功最高的天才級名將。

霍去病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餘眾,開疆拓土,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尤其是在漠北之戰中。

漠北一戰中,霍去病兵團出塞二千多裡,在封狼居胥(今蒙古國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把大漢的旗幟高高插在了匈奴的腹地。隨後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此戰之後,大漠以南再無匈奴的王庭。

霍去病還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第四個是陳湯。

陳湯,西漢大將。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句話是陳湯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完說出來的。全句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意思是應該把砍下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槀街,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至今聽起來依然讓人振奮,這就是我們的大漢王朝。“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五個是班超。

班超是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一直從事文書工作,也就是坐辦公室的,現在人最喜歡的工作。然而躁動不安的他對此相當不滿,他說:“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於是氣血方剛的依然辭去了這份安逸的工作,投身沙場,建功立業。

漢明帝年間,班超跟隨竇固出戰匈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除了與北匈奴及其附庸各國連戰連勝以外,又曾經抵抗了大月氏帝國的七萬大兵。威震西域,完成一統西域的大業。

縱觀整個歷史,班超的英雄事蹟,絕不亞于衛青和霍去病,是他不借助國家的力量,以一己之力平定遠方。在他死後的兩千年裡,再也沒有出現班超這樣的人物。

以上就是讓匈奴人最懼怕的五大天才級名將。他們都是從未敗績,最後一位更是兩千年僅此一人。

朋友,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