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汽車續航1000公里太費勁?這車只燒水不燒油比它牛!

今日話題

時下續航里程是電動汽車發展短板, 由此固態鋰及石墨烯等電池路線爭論不斷, 紛紛以突破1000公里續航為目標, 然而有一種車卻只燒水不燒油,

補充能源速度還快, 續航里程焦慮更是輕鬆破解;

1、 電動汽車續航1000公里?

時下最好的電動汽車莫過於特斯拉, 其最高續航里程上尚未突破600公里, 這對於電動乘用車市場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由此特斯拉宣稱到2020年將實現1000公里續航目標, 外界推測其依賴於固態鋰電池技術成熟及商用;

然而, 固態鋰電池雖然通過改變電池結構, 實現了提升電池使用安全性及電池儲能密度的目標, 對於解決電動汽車續航問題功不可沒, 但是固態鋰電池仍未改變電池材料, 其依舊面臨著電池成本高昂及稀有金屬材料缺乏危機, 無法實現特斯拉將電池成本從255美元/KWH降到100美元/KWH的目標, 電動汽車價格昂貴困境無法突破,

決定其普及依舊很難(本文屬於原創, 貓視汽車首發, 轉載請注明);

2、 燃料電池汽車前景更好?

相對特斯拉還在為600公里續航及15分鐘充電焦慮不安, 本田燃料電池汽車續航已達到了750公里, 補充能源更是3分鐘就可搞定, 同時作為同純電動汽車和太陽能汽車齊名的三大新能源汽車路線之一,

燃料電池汽車還有著三大無法比擬的優勢(本文屬於原創, 貓視汽車首發, 轉載請注明):

其一, 化學能轉化效率高, 當前利用碳氫燃料化學能轉化率為40%,若直接利用氫氣則可達到50%以上, 若發電設施與燃氣渦輪機並用, 則可超過60%, 若再將電池排放廢熱回收利用, 則燃料能量利用率可達85%;

其二, 無電力傳輸的可靠性, 燃料電池可獨立於國家電網之外, 既能提升電力覆蓋區域, 又能降低敵人癱瘓國家供電系統的風險;

其三, 燃料多樣性, 既能以氫氣為主要燃料, 又能從碳氫化合物或醇類燃料中萃取出氫元素加以使用, 同時還能利用太陽能及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電力, 將水電解成氫氣,

再供燃料電池使用, 由此實現不燒油只燒水的清潔能源技術目標;

3、 燃料電池汽車暗藏風險?

燃料電池汽車雖然在續航里程及補充能源速度上優勢明顯, 但也暗藏著三個層面風險, 首先是燃料電池製造使用的交換隔膜及鉑觸媒, 同樣也屬於貴重金屬材料,

由此拉高了燃料電池成本;其次是氫氣高度易燃易爆, 尤其是應用於汽車行業, 更像是掛著定時炸彈在出行;再者是大自然無現成氫氣可使用, 需要特定設備分解水後才能獲取氫氣, 它無法利用現有的電網體系, 需要投入巨額資金, 新建發氣裝置及充氣裝置等基礎設施;

不過, 在《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支援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準接軌的戰略, 提出三個發展階段, 首先是關鍵材料及及零部件實現國產化;其次是燃料電池及電池堆整車性能逐步提升;再者是到2020實現1000輛、2025年實現5萬輛、2030年實現1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 同時到2025年基本完善制氫及加氫基礎設施, 由此燃料電池汽車走入大眾生活已成必然(本文屬於原創, 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注明);

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注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