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

榆陽區位於陝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 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烏審旗以及榆林轄內的橫山、米脂、佳縣、神木相毗鄰, 總面積7053平方公里, 居全省第二。 境內以明長城為界, 沿北為風沙草灘區, 約占總面積的75%;沿南屬丘陵溝壑區, 約占25%。 榆陽區轄21個鄉鎮、10個街道(鎮)辦事處, 488個行政村、50個社區居委會, 全區戶籍人口58.48萬(2016年), 其中農業人口35.7萬(2013年), 常住人口65.37萬(2016年)。

榆陽曆史悠久、人傑地靈, 早在新石器時代, 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時魏置上郡, 距今已有2000餘年歷史;明成化年間築榆林城, 成為九邊重鎮之一。 1949年6月榆林和平解放, 建立了人民政府;1988年9月撤縣設市,

2000年6月撤市設區, 榆陽一直是榆林市的行政中心。 區境內文物遺址星羅棋佈, 自然風光迤邐奇特, 紅石峽、鎮北台、青雲寺聞名遐邇, 素有“南塔北台中古城, 六樓騎街天下名”之美譽。 陝蒙文化交融源遠流長, 信天遊、大秧歌風俗獨特, 剪紙、泥塑、石雕巧奪天工。 已普查收錄各類文物點1417處, 非物質文化遺產多達13類255項。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榆陽區

中文名稱

榆陽區

外文名稱

Yuyang District

別 名

上郡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陝西省榆林市

下轄地區

鼓樓街道, 榆陽鎮, 鎮川鎮等

政府駐地

鼓樓街道

電話區號

0912

郵政區碼

719000

地理位置

陝西省榆林市北部

面 積

7053平方千米

人 口

58.48萬

方 言

晉語-大包片-榆林話

氣候條件

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紅石峽, 榆林沙地植物園, 青雲寺

機 場

榆林榆陽機場

火車站

榆林火車站

車牌代碼

陝K

行政代碼

610802

經 度

東經108°58′-110°24′

緯 度

北緯37°49′-38°58′

高 校

榆林學院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

GDP

556.72億元(2016年)

常住人口

65.37萬(2016年)

歷史沿革

據甲骨卜辭及1982年在清澗李家崖出土文物考證,

榆林市榆陽區商代為遊牧部族——鬼方棲居地。 西周至春秋初, 境內先後為嚴狁、翟人遊牧古族佔據。 春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 晉文公發兵“攘翟”, 佔據圁水(無定河)、洛水(洛河)間地域, 榆陽區歸晉國。 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自為諸侯, 三家分晉, 榆陽區屬魏國。 周顯王八年(前361), 魏築長城, “塞固陽(今包頭市南), 自鄭(今陝西華縣)濱、洛(洛河)以北置上郡, 轄十五邑”。 上郡, 是榆陽區史乘最早的建置記載。 周顯王四十一年(前328), 秦國打敗魏國, 魏被迫將上郡15邑獻納于秦, 秦按舊置設上郡, 治所于膚施(在今榆陽區魚河附近), 榆陽區屬膚施縣轄。 周赧王十八年(前297), 趙惠文王發兵西攻秦國, 佔據上郡膚施等地。 四十五年(前270), 秦昭王反擊趙國,
複奪上郡失地, 並滅義渠, 置北地、上郡、隴西等郡, 築長城以拒翟人。 榆陽區歸秦上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秦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 榆陽區南部隸屬上郡膚施縣, 北部隸屬新秦地之九原郡, 其縣置不詳。

漢高祖元年(前206)二月, 項羽自立為楚霸王, 封秦降將董翳為翟王, 佔據上郡, 稱翟國。 二年(前205)翟王降漢, 漢再置上郡。 三年(前204), 匈奴右賢王部南下占抵上郡膚施“舊塞”(舊塞, 即秦昭襄王時築的長城)。 時榆陽區北部為匈奴佔據, 南部歸漢上郡膚施縣。 漢元朔二年(前127), 武帝北逐匈奴, 收復河套地區。 此後, 增置郡縣, 屢遷關東等地貧民于隴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 並將歸降的匈奴人、西域龜茲國人安置在這些地區, 其聚居地稱為屬國,

設屬國都尉治所, 派都尉(軍隊官員)監管。 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 榆陽區設有龜茲屬國都尉治所(史籍亦稱龜茲縣, 在今牛家梁鄉古城灘), 境南(今魚河地帶)屬重置的膚施縣、境東(今安崖地帶)屬新置的鴻門縣。 東漢初仍襲舊置。 東漢永初二年(108)羌、南匈奴人反漢, 漢廷鎮壓失敗, 五年(111), 下詔將上郡治所由膚施遷至衙縣(今陝西白水縣東), 所領膚施、龜茲等縣廢。 永建四年(129)上郡治所遷回膚施。 次年, 漢廷下詔將死罪囚犯遣戍北地、上郡等地。 永和五年(140)南匈奴聯結羌、胡人再起攻漢, 殺上郡都尉, 佔據西河、上郡等地。 上郡治所二次遷至夏陽(今陝西韓城縣南), 榆陽區被南匈奴及羌胡佔據, 無建置。

三國至西晉, 榆陽區為羌胡佔據, 未置郡、縣。 東晉大興三年(320),前趙帝劉曜(南匈奴人)出兵征服上郡氐羌人,上郡,歸前趙。鹹和三年(328),羯人石勒打敗劉曜建立後趙,統轄上郡。升平三年(359),南匈奴劉衛辰(赫連勃勃父)統部駐屯代來城(今境內巴拉素白城台),榆陽區大部屬衛辰地盤。義熙三年(407)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榆陽區屬大夏。不久築大夏國都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

南北朝時期,北魏始光四年(427),北魏擊破大夏後,設統萬鎮,榆陽區屬北魏統萬鎮。太和十一年(487),北魏將統萬鎮改置為夏州(治所設統萬城),領化政、闡熙、金明、代名4郡9縣。榆陽區北部屬代名郡,屬縣無考。南部置革融縣,屬化政郡。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化政郡改稱弘化郡,縣置仍循北魏舊制。

北周初,撤革融縣,轄地併入弘化郡岩綠縣(治所在今橫山縣)。保定三年(563),增設銀州(治所在今橫山黨岔)開光郡、開光縣(治所同在今榆陽區安崖蘆家鋪)。四年(564),夏州弘化郡下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榆陽區西南)。大象二年(580),撤開光郡,所轄開光縣隸屬於中鄉郡(郡治所在今佳縣柳樹會),屬銀州領。

隋開皇元年(581),境內建置如前。因避文帝楊忠名諱,中鄉郡改稱真鄉郡。開皇三年(583),撤郡改以州領縣,境內涉及有儒林縣(治所在今魚河地),屬銀州領;開光縣(同前);德靜縣(治所在紅石橋古城界),屬夏州領。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撤銀州,所領榆陽區儒林、開光改屬雕陰郡(治所在今綏德);夏州改為朔方郡,榆陽區所置德靜、寧朔縣仍屬之。大業十三年(617)三月,夏州朔方郡鷹揚郎將梁師都依附突厥反叛隋廷,建梁國,共12年。此期間,榆陽區屬梁國。[3]

唐代,實行道、州、縣建制。貞觀二年(628),唐滅梁師都,關內道複置銀州、綏州、夏州,涉及本境有銀州儒林縣、開光縣,夏州德靜、寧朔縣。開元二年(714),銀州撫寧縣治所遷于榆陽區(在今鎮川地)。天寶元年(742),銀州改銀川郡、夏州改朔方郡。乾元元年(758)複改為銀州、夏州。光啟二年(886),黨項羌族首領拓跋思恭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受封定難軍(今榆林及內蒙伊盟部分)節度使,領轄銀、夏、綏、宥等州,榆陽區南部歸銀州,北部歸夏州。唐末、五代至宋初,榆陽區一直為黨項定難軍割據地。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宋朝設路、府、州、軍、監建置。七年(982),黨項定難軍留後(官名)李繼捧獻銀、夏、綏、宥、靜州歸宋,隸屬于陝西路。繼捧族弟李繼遷率黨項族眾反宋,相繼攻佔銀州等地。此後他幾經降宋叛宋,長期控制銀州、夏州等地。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繼遷孫)在興慶府(今銀川市)稱帝,建西夏國。榆陽區屬西夏銀、夏州領地,元豐四年(1081),宋軍相繼攻佔羅兀(在今鎮川)、銀州、夏州等地。次年九月,西夏大軍大舉反攻,奪回銀州、羅兀等城寨。六年(1083)宋與西夏議和。元符元年(1098),宋攻佔羅兀、開光(在今安崖)等堡寨,宋崇寧四年(1105),宋軍再次攻佔銀州城,之後與夏再議和,並改羅兀城為嗣武城。

金天會六年(1128),金兵佔領境東南地區,開光、嗣武城等地屬之。正大三年(1226)置嗣武縣,次年併入米脂縣,時榆陽區東部屬佳州,南部屬米脂縣,西北地已成蒙古勢力範圍,無建置。

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建置。榆陽區長城以南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綏德州米脂縣,長城以北無建置,為蒙古遊牧地。

明洪武四年(1371),置綏德衛。九年(1376)綏德衛千戶劉寵率領軍民屯駐榆林莊(亦稱榆林寨,在今榆林城普惠泉北)戍守,設千戶所(軍事建制),統轄榆林莊附近十八軍寨。正統二年(1437),為抗禦蒙古韃靼、火篩等部南犯,延綏鎮都督王楨率領軍民始築榆林城堡,並相繼將榆林千戶所領轄的魚河、岔河兒(即後常樂堡)、水地灣寨(即後雙山堡)及響水堡、高家堡等寨堡,或改建或增建為城堡。

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衛(治所設榆林城)。九年(1473),延綏鎮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城。成化至嘉靖年間,在榆陽區先後遷建常樂堡,增建歸德、建安、保寧、鎮川堡,並在堡下設柴塘(屯集糧草的地方)。明代中葉起,榆陽區衛堡亦兼行政建置,直隸延綏鎮榆林衛、中路道雙重領轄。

清初仍沿明代舊制,境內所設衛堡及各柴塘軍屯地仍隸屬榆林衛、中路道。

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衛改置榆林府(治所設榆林城),同時設榆林、懷遠(今橫山)、靖邊、定邊4縣,歸榆林府領轄;將原榆林衛中路道保甯、常樂、雙山、歸德、魚河、鎮川堡及這些堡地所設的13柴塘地和榆林城劃歸新設榆林縣領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將葭州建安堡劃歸榆林縣。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州建置,設省、道、縣。民國二年(1913),設榆林道(治所在榆林城),榆陽區屬之。民國15年(1926),撤銷榆林道,榆陽區直隸省轄。民國22年(1933),榆陽區實行保甲制,全縣劃設6個區。24年(1935)陝西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榆陽區屬第一督察區(榆林)。26年(1937)將聯保改設為鄉、鎮。

1946年10月13日,鎮川、魚河一帶解放,10月31日建立鎮川縣(治所設鎮川堡),下設鎮川、上鹽灣、魚河、清泉(今榆陽區所轄)、響水、武鎮(今橫山縣所轄)6區42鄉。1949年4月,鎮川縣改稱榆林縣。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榆林縣、榆林市同隸屬陝甘寧邊區陝北行署榆林分區管轄。1950年4月,榆林縣、市合併為榆林縣,屬陝西省榆林專區(專署設榆城)管轄。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專區,將所轄6個縣併入榆林專區,專署所在地仍設榆林城。1958年9月撤銷區、鄉建置,榆陽區組建22個人民公社、1個城關鎮。1958年12月10日——1961年9月1日,橫山縣併入榆林縣。1984年7月,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改設為鄉(鎮)、行政村建置。

1988年9月1日,榆林縣改置為榆林市,屬榆林地區管轄。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

旅遊

1986年國務院公佈榆林為歷史文化名城,全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全區文物古跡眾多,著名的秦長城由東北向西南斜穿區境。其上的墩、台、堡、塞大多保存完好。榆林古城牆是國內保存較為完美的古城牆之一,城內密集地分佈著星明樓、萬佛樓、鐘樓、梅花樓和戴興寺等眾多的名勝古跡,顯示出塞上古城的獨特風貌;榆陽區還擁有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台”的鎮北台和紅石峽、走馬梁漢墓、南門甕城、古城牆等文化文物古跡;青雲寺、懸空寺、黑龍潭和萬佛洞等古寺廟,大多得以修復。[

榆陽區境內的斌丞圖書樓,始建於1924年,是紀念以教育救國為已任,為榆林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杜斌丞先生。元大灘戰場是彭德懷總司令率兵攻打榆林城並大敗國民黨部隊的地方,戰場區遺留下不少馬刀、炮彈殼等。桃林山莊是國民黨愛國將領鄧寶珊在抗戰時期修建的,現已建成榆林市福利院。烈士陵園始建於1951年,安葬的大多是解放榆林時犧牲的革命烈士。

東晉大興三年(320),前趙帝劉曜(南匈奴人)出兵征服上郡氐羌人,上郡,歸前趙。鹹和三年(328),羯人石勒打敗劉曜建立後趙,統轄上郡。升平三年(359),南匈奴劉衛辰(赫連勃勃父)統部駐屯代來城(今境內巴拉素白城台),榆陽區大部屬衛辰地盤。義熙三年(407)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榆陽區屬大夏。不久築大夏國都統萬城(今靖邊白城子)。

南北朝時期,北魏始光四年(427),北魏擊破大夏後,設統萬鎮,榆陽區屬北魏統萬鎮。太和十一年(487),北魏將統萬鎮改置為夏州(治所設統萬城),領化政、闡熙、金明、代名4郡9縣。榆陽區北部屬代名郡,屬縣無考。南部置革融縣,屬化政郡。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化政郡改稱弘化郡,縣置仍循北魏舊制。

北周初,撤革融縣,轄地併入弘化郡岩綠縣(治所在今橫山縣)。保定三年(563),增設銀州(治所在今橫山黨岔)開光郡、開光縣(治所同在今榆陽區安崖蘆家鋪)。四年(564),夏州弘化郡下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榆陽區西南)。大象二年(580),撤開光郡,所轄開光縣隸屬於中鄉郡(郡治所在今佳縣柳樹會),屬銀州領。

隋開皇元年(581),境內建置如前。因避文帝楊忠名諱,中鄉郡改稱真鄉郡。開皇三年(583),撤郡改以州領縣,境內涉及有儒林縣(治所在今魚河地),屬銀州領;開光縣(同前);德靜縣(治所在紅石橋古城界),屬夏州領。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撤銀州,所領榆陽區儒林、開光改屬雕陰郡(治所在今綏德);夏州改為朔方郡,榆陽區所置德靜、寧朔縣仍屬之。大業十三年(617)三月,夏州朔方郡鷹揚郎將梁師都依附突厥反叛隋廷,建梁國,共12年。此期間,榆陽區屬梁國。[3]

唐代,實行道、州、縣建制。貞觀二年(628),唐滅梁師都,關內道複置銀州、綏州、夏州,涉及本境有銀州儒林縣、開光縣,夏州德靜、寧朔縣。開元二年(714),銀州撫寧縣治所遷于榆陽區(在今鎮川地)。天寶元年(742),銀州改銀川郡、夏州改朔方郡。乾元元年(758)複改為銀州、夏州。光啟二年(886),黨項羌族首領拓跋思恭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受封定難軍(今榆林及內蒙伊盟部分)節度使,領轄銀、夏、綏、宥等州,榆陽區南部歸銀州,北部歸夏州。唐末、五代至宋初,榆陽區一直為黨項定難軍割據地。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宋朝設路、府、州、軍、監建置。七年(982),黨項定難軍留後(官名)李繼捧獻銀、夏、綏、宥、靜州歸宋,隸屬于陝西路。繼捧族弟李繼遷率黨項族眾反宋,相繼攻佔銀州等地。此後他幾經降宋叛宋,長期控制銀州、夏州等地。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繼遷孫)在興慶府(今銀川市)稱帝,建西夏國。榆陽區屬西夏銀、夏州領地,元豐四年(1081),宋軍相繼攻佔羅兀(在今鎮川)、銀州、夏州等地。次年九月,西夏大軍大舉反攻,奪回銀州、羅兀等城寨。六年(1083)宋與西夏議和。元符元年(1098),宋攻佔羅兀、開光(在今安崖)等堡寨,宋崇寧四年(1105),宋軍再次攻佔銀州城,之後與夏再議和,並改羅兀城為嗣武城。

金天會六年(1128),金兵佔領境東南地區,開光、嗣武城等地屬之。正大三年(1226)置嗣武縣,次年併入米脂縣,時榆陽區東部屬佳州,南部屬米脂縣,西北地已成蒙古勢力範圍,無建置。

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建置。榆陽區長城以南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綏德州米脂縣,長城以北無建置,為蒙古遊牧地。

明洪武四年(1371),置綏德衛。九年(1376)綏德衛千戶劉寵率領軍民屯駐榆林莊(亦稱榆林寨,在今榆林城普惠泉北)戍守,設千戶所(軍事建制),統轄榆林莊附近十八軍寨。正統二年(1437),為抗禦蒙古韃靼、火篩等部南犯,延綏鎮都督王楨率領軍民始築榆林城堡,並相繼將榆林千戶所領轄的魚河、岔河兒(即後常樂堡)、水地灣寨(即後雙山堡)及響水堡、高家堡等寨堡,或改建或增建為城堡。

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衛(治所設榆林城)。九年(1473),延綏鎮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城。成化至嘉靖年間,在榆陽區先後遷建常樂堡,增建歸德、建安、保寧、鎮川堡,並在堡下設柴塘(屯集糧草的地方)。明代中葉起,榆陽區衛堡亦兼行政建置,直隸延綏鎮榆林衛、中路道雙重領轄。

清初仍沿明代舊制,境內所設衛堡及各柴塘軍屯地仍隸屬榆林衛、中路道。

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衛改置榆林府(治所設榆林城),同時設榆林、懷遠(今橫山)、靖邊、定邊4縣,歸榆林府領轄;將原榆林衛中路道保甯、常樂、雙山、歸德、魚河、鎮川堡及這些堡地所設的13柴塘地和榆林城劃歸新設榆林縣領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將葭州建安堡劃歸榆林縣。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州建置,設省、道、縣。民國二年(1913),設榆林道(治所在榆林城),榆陽區屬之。民國15年(1926),撤銷榆林道,榆陽區直隸省轄。民國22年(1933),榆陽區實行保甲制,全縣劃設6個區。24年(1935)陝西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榆陽區屬第一督察區(榆林)。26年(1937)將聯保改設為鄉、鎮。

1946年10月13日,鎮川、魚河一帶解放,10月31日建立鎮川縣(治所設鎮川堡),下設鎮川、上鹽灣、魚河、清泉(今榆陽區所轄)、響水、武鎮(今橫山縣所轄)6區42鄉。1949年4月,鎮川縣改稱榆林縣。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榆林縣、榆林市同隸屬陝甘寧邊區陝北行署榆林分區管轄。1950年4月,榆林縣、市合併為榆林縣,屬陝西省榆林專區(專署設榆城)管轄。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專區,將所轄6個縣併入榆林專區,專署所在地仍設榆林城。1958年9月撤銷區、鄉建置,榆陽區組建22個人民公社、1個城關鎮。1958年12月10日——1961年9月1日,橫山縣併入榆林縣。1984年7月,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改設為鄉(鎮)、行政村建置。

1988年9月1日,榆林縣改置為榆林市,屬榆林地區管轄。

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區行政公署撤銷、設立地級榆林市,原縣級榆林市改為榆陽區。

旅遊

1986年國務院公佈榆林為歷史文化名城,全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全區文物古跡眾多,著名的秦長城由東北向西南斜穿區境。其上的墩、台、堡、塞大多保存完好。榆林古城牆是國內保存較為完美的古城牆之一,城內密集地分佈著星明樓、萬佛樓、鐘樓、梅花樓和戴興寺等眾多的名勝古跡,顯示出塞上古城的獨特風貌;榆陽區還擁有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台”的鎮北台和紅石峽、走馬梁漢墓、南門甕城、古城牆等文化文物古跡;青雲寺、懸空寺、黑龍潭和萬佛洞等古寺廟,大多得以修復。[

榆陽區境內的斌丞圖書樓,始建於1924年,是紀念以教育救國為已任,為榆林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杜斌丞先生。元大灘戰場是彭德懷總司令率兵攻打榆林城並大敗國民黨部隊的地方,戰場區遺留下不少馬刀、炮彈殼等。桃林山莊是國民黨愛國將領鄧寶珊在抗戰時期修建的,現已建成榆林市福利院。烈士陵園始建於1951年,安葬的大多是解放榆林時犧牲的革命烈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