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蹀血而進”,倆蠢貨把到手的勝利搞成了一場災難

西元22年(莽新地皇三年), 南方的綠林軍、北方的赤眉軍此起彼伏, 鬧得不亦樂乎。 特別是前漢皇族劉玄被綠林軍擁立為更始帝后, 王莽如梗在喉, 坐臥不安, 一心想除之而後快。

為次他下了血本。 在他的親自部署下, 各州郡挑選精兵, 由州郡長官(州牧)親自統率, 連同輜重糧草一齊向洛陽集結。 到這年五月, 集中到洛陽的各地精兵達到42萬人, 號稱百萬, 其餘未至者仍然從四面趕來, 旌旗輜重千里不絕。

為讓這支軍隊看起來更加完美, 重度強迫症患者王莽從全國徵召了63位軍事理論專家擔任各軍參謀(“征諸明兵法六十三家以備軍吏”),

並弄來一批虎豹、犀牛、大象等猛獸, 編組了一支野獸軍團以壯聲色。 更亮眼的是, 還隆重推出了一位重量級人物——巨毋霸。

大象軍隊作戰圖

這位巨毋霸“長丈, 大十圍, 軺車不能載, 三馬不能勝。 臥則枕鼓, 以鐵箸食……京師門戶不容者,

開高大之。 ”換算成今天的尺寸, 得有三米多高, 京城的大門不夠高, 為方便他進出, 特意拆了重建。

王莽將如此豪華的陣容託付給了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 讓他們帶著浩浩蕩蕩南出潁川, 計畫先收拾掉膽敢稱帝的綠林軍。

綠林軍長年鑽在山溝裡, 哪裡見過這麼大場面, “皆反走, 惶怖”, 嚇得跑回昆陽城裡商量著分家散夥。 所謂時勢造英雄, 這時一位以忠厚謹慎聞名的青年站了出來, 大聲斥責:

敵強我弱, 齊心協力尚且難以成功, 如果各自散去, 丟了昆陽, “一日之間, 諸部亦滅矣!”

這位青年, 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光武帝劉秀。 但那時, 他與哥哥劉演正棲身綠林軍中, 任職一名小小的偏將。

劉秀的影視劇造型

偏將痛斥大將, 這讓綠林軍諸將很沒面子, 他們惱羞成怒, 氣得大吼:劉將軍你怎敢如此放肆!

劉秀眼見惹惱了眾人, 沒再吱聲, “笑而起”。

這個舉動很特別, 劉秀的厚道和溫順沒讓局面失控, 充分展示出他遠超眾人的情商和智商。 後來, 當他的哥哥被更始帝冤殺時, 他的冷靜和理智表現得更加可怕。

說話間, 王邑王尋帶領的大軍已經逼近昆陽北門。 “軍陣數百里, 不見其後。 ”剛才還氣得蹦高的綠林諸將一時全沒了主意, 大眼瞪小眼一陣發呆後, 只好再派人去請劉秀回來議事。

劉秀並不計較剛才的爭吵, 他只提了一個要求:不許跑路, 拚死堅守。 看到眾人都答應了, 他做出了具體的作戰部署:以王鳳、王常帶領全部八千人堅守昆陽, 他趁夜與李秩等十三騎從南門突圍, 去外地聯絡救兵。

沒人懷疑劉秀這是借機逃跑, 因為當時趕到城下的新莽軍隊已經有十萬之眾, 而且四面圍定。 困守城池遠比突圍求援更保險。 事實上, 劉秀等人的突圍也純屬僥倖, “秀等幾不得出”。

此時, 新莽軍隊內部對於作戰部署也有了分歧。

嚴尤建議:昆陽城小, 但挺堅固, 而且這不是綠林軍的要害。 稱帝的劉玄正在攻打宛城, 不如我們留下部分兵力圍困昆陽, 主力進軍宛城, 消滅綠林主力後昆陽可不戰而下。

這個建議是否高明, 歷史沒有假設。 但王邑拒絕的理由過於搞笑:我們百萬之眾遇城而不能攻下, 怎麼向天下示威?必須先屠滅此城, 然後“蹀血而進, 前歌後舞, 顧不快邪!”

王邑沉浸在自己勾勒的這幅頗具浪漫色彩的圖畫中。 隨著後續部隊到來, 他下令將昆陽圍了數十層, 將全軍分為一百多個營壘, 採取挖地道、撞沖車等方式攻城。 “積弩亂髮, 矢下如雨, 城中負戶而汲。 ”城裡人連到井邊取水都得背扇門板, 不然就可能被亂箭射殺。

王鳳害怕了, 派人出城乞降。王邑王尋的回答是:不許投降,接著打!

嚴尤又向王邑獻計:兵法上有“圍城遺闕”之說,不如留個缺口,動搖敵人堅守的決心,讓他們逃竄,然後半路截擊。

王邑根本不聽:眼看城池就打下來了,費那勁兒幹嘛?

這邊王鳳想投降,人家不許,只能硬著頭皮死扛。那邊劉秀跑到郾城、定陵等地,徵發各營兵馬。當地義軍將領捨不得搶來的財物,想分出部分兵力留下看家護院,又惹得劉秀一頓痛駡:打垮了王莽,獲得的珍寶豈止萬倍;打了敗仗,各位的腦袋搬家,還要什麼財物!

即使將這兩地的義軍全部集結起來,也不過數千人,但劉秀已經沒有更多時間了。他親自帶領一千多人作先鋒返回昆陽,距離新莽大軍營壘四五裡列陣。

昆陽之戰示意圖

王邑王尋對背後出現的這股小部隊並不在意,只是懶洋洋地派出幾千人來迎戰。而一向謹慎小心的劉秀,小宇宙此時完全爆發,一馬當先向敵人沖去,“斬首數十級”。他的這副拚命三郎的架勢看傻了綠林軍諸將,互相議論說:

劉秀這傢伙平日膽小怕事,今天面臨大敵卻如此英勇,真是邪門!

搞笑的是,這幫綠林軍將領向劉秀提條件:你要是還敢沖在最前面,我們就跟著你幹!

劉秀二話不說,再次率先衝鋒。敵人稍稍退卻,綠林諸將乘機大舉進攻,大敗敵軍。

接連的勝利,讓原先膽寒肝顫的義軍來了精氣神,“諸將膽氣益壯,無不一當百。”劉秀打了半天,發現了敵軍的中軍大營,本著“擒賊先擒王”的戰術,組織敢死隊三千人從城西向王邑王尋所在的中軍發起猛攻。

面對這幫亡命徒的搏殺,王邑和王尋卻犯下了致命的大錯。他倆根本沒把這數千人放在眼裡,唯一擔心的是這幫人把原本井井有條的圍城營壘給攪亂。於是他倆親自帶領一萬餘精兵出陣迎擊劉秀,嚴令各營壘將士只准作壁上觀看熱鬧,不准離開營壘幫忙。

不准幫忙,倆主帥還同時上陣,二王真是昏了頭。但即使如此,按正常邏輯,一萬人對三千人,似乎怎麼都不至於輸,更不至於主帥被殺。但奇跡就這樣發生了。一方面王邑王尋自信得過了頭,犯了大錯;另一方面在劉秀的鼓舞下,三千人的敢死隊已經變身三千隻猛虎,將敵人沖得七零八落。新莽各營將士礙於軍令,眼睜睜看著這支軍隊陣勢大亂卻不敢擅自救援,呆呆地瞅著王尋被砍下馬來。

新莽軍守規矩,綠林軍卻不管不顧。城內已經絕望了的義軍眼見敵軍大亂,立即“鼓噪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

王尋被殺,另一名主帥王邑情況也好不到哪裡,自顧不暇,根本無法行使指揮權。數十萬新莽軍隊沒了指揮中樞,象沒頭蒼蠅一樣四下潰散。正值此時,老天爺對王尋王邑的蠢豬式指揮也看不下去了,雷鳴電閃、狂風大作,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河溢渠滿。那些還沒派上用場的虎豹犀象嚇得亂沖亂撞,再加上士卒自相踐踏,淹死數以萬計,“水為之不流。”

王邑逃跑技術還不錯,帶著輕騎兵數人渡水逃去,而他的軍隊完全潰滅,伏屍百餘裡,逃出來的士兵也不再集結,直接各回各家。發了大財的綠林軍繳獲的輜重一連數月都搬不完,乾脆將剩餘的一把火給燒了。

昆陽之戰並非主力決戰,事實上,正在攻打宛城的綠林軍主力都沒顧上回援。但誰也沒想到,因為劉秀的橫空出世,此役竟然敲響了新莽王朝的喪鐘。原先對中央政策不滿的各地豪傑,覺得王莽氣數已盡,旬月之間紛紛殺掉牧守,自稱將軍,恢復使用漢朝的年號,等著接受更始帝劉玄的冊封。

而劉秀這位忠厚卻胸懷天下的奇男子,此戰過後,信心爆棚,聲譽鵲起,少年時代“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殷麗華”的人生小目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的志向。

派人出城乞降。王邑王尋的回答是:不許投降,接著打!

嚴尤又向王邑獻計:兵法上有“圍城遺闕”之說,不如留個缺口,動搖敵人堅守的決心,讓他們逃竄,然後半路截擊。

王邑根本不聽:眼看城池就打下來了,費那勁兒幹嘛?

這邊王鳳想投降,人家不許,只能硬著頭皮死扛。那邊劉秀跑到郾城、定陵等地,徵發各營兵馬。當地義軍將領捨不得搶來的財物,想分出部分兵力留下看家護院,又惹得劉秀一頓痛駡:打垮了王莽,獲得的珍寶豈止萬倍;打了敗仗,各位的腦袋搬家,還要什麼財物!

即使將這兩地的義軍全部集結起來,也不過數千人,但劉秀已經沒有更多時間了。他親自帶領一千多人作先鋒返回昆陽,距離新莽大軍營壘四五裡列陣。

昆陽之戰示意圖

王邑王尋對背後出現的這股小部隊並不在意,只是懶洋洋地派出幾千人來迎戰。而一向謹慎小心的劉秀,小宇宙此時完全爆發,一馬當先向敵人沖去,“斬首數十級”。他的這副拚命三郎的架勢看傻了綠林軍諸將,互相議論說:

劉秀這傢伙平日膽小怕事,今天面臨大敵卻如此英勇,真是邪門!

搞笑的是,這幫綠林軍將領向劉秀提條件:你要是還敢沖在最前面,我們就跟著你幹!

劉秀二話不說,再次率先衝鋒。敵人稍稍退卻,綠林諸將乘機大舉進攻,大敗敵軍。

接連的勝利,讓原先膽寒肝顫的義軍來了精氣神,“諸將膽氣益壯,無不一當百。”劉秀打了半天,發現了敵軍的中軍大營,本著“擒賊先擒王”的戰術,組織敢死隊三千人從城西向王邑王尋所在的中軍發起猛攻。

面對這幫亡命徒的搏殺,王邑和王尋卻犯下了致命的大錯。他倆根本沒把這數千人放在眼裡,唯一擔心的是這幫人把原本井井有條的圍城營壘給攪亂。於是他倆親自帶領一萬餘精兵出陣迎擊劉秀,嚴令各營壘將士只准作壁上觀看熱鬧,不准離開營壘幫忙。

不准幫忙,倆主帥還同時上陣,二王真是昏了頭。但即使如此,按正常邏輯,一萬人對三千人,似乎怎麼都不至於輸,更不至於主帥被殺。但奇跡就這樣發生了。一方面王邑王尋自信得過了頭,犯了大錯;另一方面在劉秀的鼓舞下,三千人的敢死隊已經變身三千隻猛虎,將敵人沖得七零八落。新莽各營將士礙於軍令,眼睜睜看著這支軍隊陣勢大亂卻不敢擅自救援,呆呆地瞅著王尋被砍下馬來。

新莽軍守規矩,綠林軍卻不管不顧。城內已經絕望了的義軍眼見敵軍大亂,立即“鼓噪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

王尋被殺,另一名主帥王邑情況也好不到哪裡,自顧不暇,根本無法行使指揮權。數十萬新莽軍隊沒了指揮中樞,象沒頭蒼蠅一樣四下潰散。正值此時,老天爺對王尋王邑的蠢豬式指揮也看不下去了,雷鳴電閃、狂風大作,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河溢渠滿。那些還沒派上用場的虎豹犀象嚇得亂沖亂撞,再加上士卒自相踐踏,淹死數以萬計,“水為之不流。”

王邑逃跑技術還不錯,帶著輕騎兵數人渡水逃去,而他的軍隊完全潰滅,伏屍百餘裡,逃出來的士兵也不再集結,直接各回各家。發了大財的綠林軍繳獲的輜重一連數月都搬不完,乾脆將剩餘的一把火給燒了。

昆陽之戰並非主力決戰,事實上,正在攻打宛城的綠林軍主力都沒顧上回援。但誰也沒想到,因為劉秀的橫空出世,此役竟然敲響了新莽王朝的喪鐘。原先對中央政策不滿的各地豪傑,覺得王莽氣數已盡,旬月之間紛紛殺掉牧守,自稱將軍,恢復使用漢朝的年號,等著接受更始帝劉玄的冊封。

而劉秀這位忠厚卻胸懷天下的奇男子,此戰過後,信心爆棚,聲譽鵲起,少年時代“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殷麗華”的人生小目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的志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