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粟裕為什麼要發動車橋戰役?原來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日軍給逼的

(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到1944年2月, 小林的“高度清鄉”仍然無法結束, 他為此不斷哀歎:“江北不比江南”, “工作之困難不待多言”。

這邊四分區的“高度清鄉”完不了工, 那邊新四軍又借機在其它分區快速發展, 小林只好再搞噱頭, 決定著手對一、三分區實行“擴展清鄉”, 對二分區實行“強化屯墾”。

獲悉小林的計畫後, 粟裕很犯愁。

先前一師主力已跳出四分區, 第三分區被“擴展清鄉”後, 那裡的主力和機關也要轉移, 這樣, 兩股人馬就都只能向北移往二分區的三倉。 三倉適於新四軍活動, 可是它的面積很小, 東西和南北均不到百里, 在如此狹小的區域內集中這麼多的人和單位, 那正是“塘小魚大”, 萬一小林再來個“大掃蕩”, 躲都躲不開。

得開闢一個沒人打擾的新區, 這個地方, 粟裕選的是車橋。

車橋是淮安城東南的一座大鎮, 鎮前河道上有五座橋樑, 可俯瞰全鎮,

形如一個“車”字, 是以得名。 此鎮地理位置相當顯要, 日軍用以分割了一、二分區, 並對蘇中根據地和蘇北根據地進行封鎖, 堪稱敵人的心臟區域。

(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粟裕早就留意車橋了。 他曾利用去軍部駐地開會等機會, 對車橋及其附近的敵情、地形反復進行過實地勘察,

車橋有多少據點, 據點裡有多少鬼子偽軍, 周圍的水路、旱路怎麼走, 乃至於當地買賣好不好做, 都問得一清二楚, 了熟於心。

車橋鎮的週邊有灌滿水的深壕, 通過深壕之後, 裡面有許多大小圍牆, 沿著圍牆僅碉堡就有53座, 還有許多暗堡封鎖地面, 可構成綿密的交叉火力網。

新四軍進攻敵據點, 如果該據點為純偽軍把守, 相對容易攻克, 有日軍在裡面會增加許多難度, 這主要是因為日軍在防守時一般都比較頑固, 極少肯繳槍, 而在日本兵的監督下, 偽軍也不敢說投降就投降。

車橋據點除駐紮一個偽軍大隊約六百餘偽軍外, 另有一個日軍小隊約四十餘人。 此外, 車橋是駐揚州的第64師團和駐徐州的第65師團接合部,

淮安則駐有第65師團所屬的獨立步兵第60大隊, 這些日軍都可向車橋進行增援。

出於這一堆因素, 日軍一直把車橋視為已經鎖在保險箱裡的據點, 他們給進攻者出的題目實在太難了。

但是這道題沒能嚇倒粟裕。

(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五年前的官陡門奔襲戰, 用事實證明瞭一個真理, 那就是“敵人認為最安全的, 往往是最容易得手的地方”。

當然, 與官陡門相比, 車橋最大的不同, 還是內外都要與相當數量的日軍對悍。 不說倒退五年, 即使是黃橋決戰前後, 粟裕也未必能下得了這個決心。

不過事物是在不斷發展的, 幾年過去, 新四軍的力量也在突飛猛進, 早非吳下阿蒙。 截止1944年初, 全蘇中的主力部隊已達20個團, 計3萬多人, 而且集中進行過冬季練兵, 技戰術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戰神粟裕》)

實體書《戰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