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兒科專業畢業生流失三分之二 代表委員問診“兒科醫生荒”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和海佳) 近日低溫寒潮席捲全國多地,流行性感冒頻發,很多醫院兒科診室人滿為患,就診排隊時間長、“兒科醫生荒”等兒童醫療難題再次在各地兩會時間裡升溫刷屏,成為2018地方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紛紛提出改善兒科醫生薪酬待遇、增開民營兒童醫療機構等諫言良方。

“兒科醫生荒”難題凸顯 引各地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近期流感爆發,北京不少醫院兒科爆棚,人滿為患,排隊等號成為常態。 在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朱春梅表示,在今年的流感高峰季,兒研所一天接診的兒童多達約8700人,一名兒科醫生每天最多看診100余位病人。

“北京在兒科建設中還有很多空間。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王天有稱,目前北京只有兩家專門的兒童醫院,患兒看病難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北京曾提出在南、北各建一所現代化的兒童醫院,目前還沒有最終落地,希望兒童醫院和首都兒研所的擴建儘快落地。 ”

除了兒童就醫條件問題,兒科醫生短缺現象也飽受關注。 廣東省兩會時間裡,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夏慧敏表示,目前廣東省兒科醫師只占醫師總量的4.6%,工作量卻位居各科之首,每千名兒童擁有的兒科醫生僅為0.53人,距離國家的目標值至少還有2000人缺口,“可現在每年兒科專業研究生畢業人數僅為50人左右。

兒科人才流失現象也同樣存在。 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胡翊群稱,為應對兒科醫生短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6年前已率先恢復兒科專業方向招生,招了30名學生,都是五年制本科,“但是去年這批學生畢業後,真正選擇做兒科醫生的甚至還不足三分之一。 ”

 “二孩”出生數量激增 加劇兒科就醫難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雖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大規模,是2000年以來歷史的第二高值。

其中2017年全國“一孩”出生數量為724萬人,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而“二孩”出生數量已占出生人口比重超過一半,這種比重還會繼續上升,“全面兩孩”政策效果將持續顯現。

“2017年是我國‘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實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顯現的第一年。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在媒體採訪中表示,“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效果明顯,並將繼續發揮作用,“在新出生人口中‘二孩’比例占50%以上,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 ”

“‘二孩政策’落地勢必帶來更多的兒童醫療需求,所以緩解‘兒科醫生荒’的問題現在變得非常迫切。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丁潔向未來網記者表示,由於國內家庭的幼童快速增多,國內兒童醫療資源的人才和硬體缺口很大,加上國內兒科醫護隊伍不穩定,“工資待遇低,勞動負擔重,不少兒科醫生工作一段時間後便選擇轉崗或放棄職業。

兒童醫療難題怎麼破? 代表委員獻諫言良方

流感高峰兒童專科醫院急診排隊6小時,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小兒流感難接診,三甲綜合醫院兒外科數量少之又少......兩會時間裡,各地代表委員紛紛為緩解兒童醫療難題諫言獻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農林醫藥教育處處長王啟明表示,從衛生計生行業部門回饋的情況看,主要是兒科醫生工作負擔重、職業風險高、待遇低等問題難以吸引更多的醫學專業畢業生選擇從事兒科醫療工作,導致出現了“一些從醫者不當兒科醫生”的現象。

針對醫院兒科超負荷現象,北京市政協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朱春梅建議相關部門應完善兒科分級診療制度,“孩子生病都到三甲醫院的兒科看,會加重這些醫院的就診負擔,其實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可以去一些基層醫院就診。

朱春梅建議,解決兒科醫生緊缺需要從三方面入手,首先應加強兒科、全科醫生的培訓;第二通過醫聯體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水準,推進分級診療,從而實現患者分流,讓普通感冒發燒的患者到一級、二級醫療機構就診;第三要提高兒科醫生的薪酬待遇。

“各醫療單位合理確定兒科醫務人員工資水準,讓兒科醫務人員收入不低於本單位同級別醫務人員收入平均水準。 ”廣東省政協委員、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陳運彬認為,在每年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中,可將兒科醫務人員收入水準作為考核指標之一,各地在財政上給予兒科扶持政策,“條件許可時直接對兒科醫務人員予以一定補貼。 ”

上海市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外科主任鄭珊同樣認為,當前要穩定、擴大並提高兒科隊伍的質和量,關鍵要從源頭抓起,提高兒科醫師規範化培養待遇,讓醫學院畢業生們願意選擇兒科、留在兒科。

“在兒科醫生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可引入民營醫院共同發力兒科建設。”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五洲婦兒醫院總經理黃金雄稱,除了增加兒科醫生人數,完善現有兒童專科醫院的硬體設施也很必要,比如開設分院、擴大原有空間規模、增加床位數等,為應對兒童疾病高發期做好充分準備。

上海市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外科主任鄭珊同樣認為,當前要穩定、擴大並提高兒科隊伍的質和量,關鍵要從源頭抓起,提高兒科醫師規範化培養待遇,讓醫學院畢業生們願意選擇兒科、留在兒科。

“在兒科醫生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可引入民營醫院共同發力兒科建設。”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五洲婦兒醫院總經理黃金雄稱,除了增加兒科醫生人數,完善現有兒童專科醫院的硬體設施也很必要,比如開設分院、擴大原有空間規模、增加床位數等,為應對兒童疾病高發期做好充分準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