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煬帝本是一代雄主,因一致命弱點,最終成為亡國之君

提起隋煬帝楊廣, 人們首先會想到“亡國暴君”的形象, 諸如“驕奢淫欲”、“好大喜功”等詞就會映入眼簾。 誠然, 這位兄台用了十四年不到, 便將一個無比強盛的大隋帝國給生生整垮, 最後身死國滅, 把自己都搭進去, 堪稱是“亡國之君”的典範樣本。 但如果以此就認為隋煬帝是昏庸無能之輩, 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 登基之初的楊廣不僅具有一代英主的潛質, 若只看其所做所為, 用“雄才大略”來形容也一點不誇張。

楊廣自幼才華橫溢、文武雙全, 初登皇位時年方三十有六, 這正是一個銳意進取的好年齡, 為此, 他給自己挑選了年號——“大業”, 意在創立偉大功業。 楊廣是這樣想的, 也是這樣做的, 在登基後的幾年時間裡, 他做了如下幾件大事。

大業元年(605年), 營建東都洛陽, 從此政令暢通無阻, 達于四方。 同時開挖大運河“通濟渠”, 使南北互通有無, 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

大業三年(607年), 詔開進士科, 打破了士族門閥對選官制度的壟斷, 給平民以上升階梯。

大業四年(608年), 開挖大運河“永濟渠”, 南北大運河全線貫通, 對此後一千多年的中原王朝影響深遠。 並出塞北巡, 下令興修長城。

大業五年(609年), 西巡張掖, 率軍攻滅吐谷渾, 設置西域四郡, “絲綢之路”再一次被打通。

以上幾件大事, 隨便挑一件做到都足以彪炳史冊, 讓後世膜拜不已, 但隋煬帝卻在短短五年時間裡全部完成, 可見其建功立業的迫切心理。 此時的楊廣意氣勃發, 自恃天縱英才, 對一般的功業已經不太感興趣了, 他想要成就的是“千古一帝”的遠大抱負, 是足以比肩“秦皇漢武”的宏圖霸業。

大業八年(612年), 隋煬帝親率113萬大軍東征高句麗, 出兵規模之大, 曠古絕今。 需要說明的是, 此次出征並不是楊廣閑得蛋疼, 實際上早在隋文帝時期, 高句麗就屢屢犯邊, 大肆劫掠遼西, 這次東征可謂是名正言順的“正義之舉”。 但結果卻慘不忍睹, 百萬大軍死傷過半, 慘敗而回。

直到此時, 隋煬帝如果及時收手,

開始與民休息, 那他依然不失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好皇帝, 但性格決定命運。

經過先前各項“偉大功業”的完成, 此時, 楊廣已經從一個自信的熱血青年, 直接昇華為了極端自負的皇帝, 在他眼裡, 自己可是要成為“千古一帝”的男人, 怎麼能被一個小小的高句麗所打敗, 傳出去還怎麼比肩“秦皇漢武”?這種自負的性格, 讓楊廣不顧一切的要挽回面子。

一年後, 楊廣再次率大軍討伐高句麗, 大敗。 又過了一年, 楊廣捲土重來, 這次沒有失敗, 高句麗也臣服了, 但隋朝的天下卻再也撐不住了, 頃刻間分崩離析。

隋煬帝一心建立功業的惡果開始顯現, 那些動輒調用數百萬人的“偉大工程”本就耗費民力, 但隋煬帝卻年年幹, 月月幹, 完全不管百姓死活, 他的功業倒是上來了, 老百姓的生活卻也過不下去了。 既然大家都活不下去, 那你乾脆也別活了, 隋末農民起義瞬間席捲全國。

轉眼天下大亂, 隋煬帝極端自負的性格卻再一次發揮作用。 要知道, 強如漢武大帝也曾下《輪台罪己詔》, 與民休息,反思自己的過錯。但隋煬帝不一樣,他的性格導致他不可能認錯,即使局勢已經岌岌可危,他依然認為“老子天下第一”。而這種極端自負的性格在遭受重大挫折時,就容易變成極端自卑,很不幸,隋煬帝完成了這個轉變。

眼看局勢已無法挽回,這位先前還“雄才大略”的隋煬帝,此刻卻心灰意冷,直接跑到江都躲了起來,他這一躲,讓局勢徹底失控。兩年後,隋煬帝在江都被亂軍縊死,隋朝二世而亡,一代雄心壯志的帝王,最終定格成了“亡國之君”。

與民休息,反思自己的過錯。但隋煬帝不一樣,他的性格導致他不可能認錯,即使局勢已經岌岌可危,他依然認為“老子天下第一”。而這種極端自負的性格在遭受重大挫折時,就容易變成極端自卑,很不幸,隋煬帝完成了這個轉變。

眼看局勢已無法挽回,這位先前還“雄才大略”的隋煬帝,此刻卻心灰意冷,直接跑到江都躲了起來,他這一躲,讓局勢徹底失控。兩年後,隋煬帝在江都被亂軍縊死,隋朝二世而亡,一代雄心壯志的帝王,最終定格成了“亡國之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