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揭秘二手車里程潛規則

每當打開各種網站視頻的時候, 總會有XX二手車的廣告強制植入, 這無疑反映了二手車行業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 例如在歐洲或美國等較成熟的汽車市場, 二手車絕對是大部分年輕人的一輛車。

花20萬買輛二手車, 修理時才發現, 里程表被“動過手腳”, 儀錶顯示8萬公里實際已跑了近20萬公里, 維權時才發現合同裡寫明賣家對車輛公里數“不確保”, 只能吃啞巴虧。 實際上, 買二手車被“設計”過的買家不在少數, 商家改表已是人盡皆知的潛規則。 二手車價格決定因素無非三點:里程、年限、車況, 後兩樣改著費勁又費錢, 容易影響無良車商的利潤率, 那就改里程表唄。

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些鮮為人知的二手車潛規則:

低價車多半有貓膩

低價絕對是吸引人注意的手段之一, 而低價車往往也會受到買家的猜疑。 正所謂“天上不會掉餡餅”, 相信這句話在國內可謂是婦孺皆知。 可配上影帝級的演技(車販子)和貪心的買家, 如果再加入一些“感人”的故事稍加潤色, 低價車(事故車)往往就會瞞天過海輕易脫手。

百分之九十九都會調里程

二手車市場來看, 每減少1萬公里的里程, 二手車至少得貴上小幾千。

所以, 為了提高利潤, 二手販子都會或多或少將里程數調整到“合理”的位置。 如果你遇到配置年限各方面都差不多, 零部件磨損程度也差不多的兩輛車, 其中一輛公里數明顯少於另一輛, 那麼這輛車很有可能是“調表車”。

汽車沒有“黃金里程”

對於有些老道的二手販子, 他們清楚很多人來買二手車有可能會帶上一些“懂車”的朋友, 如果遇到了較為專業的朋友, 調沒調過里程在別人那裡一看便知。 於是, 更高級的話術出現了, “這車剛跑了8萬公里, 零部件磨合得相當完美, 現在正好是它的黃金里程, 絕對值!”

儘量別買小眾車

小眾車在使用後如果想要再次出售的話, 殘值度百分之百就會大打折扣(除開部分性能車或限量車)。 從售後來講, 小眾車一旦有損壞, 尋找相應配件都是件頭疼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